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教论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教论衡》出自宋代文学家洪迈的《容斋三笔》卷十四。《容斋三笔》是洪迈编著的一部史料笔记。

《容斋随笔》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书未成而作者过世,故《五笔》仅为十卷。这部书内容范围颇广,资料甚富,包括经史百家、文学艺术、宋代掌故及人物评价诸方面内容。它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1]推它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

原文

唐德宗以诞日岁岁诏佛、老者大论麟德殿,并召给事中徐岱及赵需、许孟容、韦渠牟讲说。始三家若矛盾,然卒而同归于善,帝大悦,赍予有差。此《新书》列传所载也。白乐天集有《三教论衡》一篇云:“太和元年十月,皇帝降诞日,奉敕召入麟德殿内道场对御三教谈论,略录大端。第一座:秘书监白居易,安国寺引驾沙门义林,太清官道士杨弘元。”其序曰:“谈论之先,多陈三教,赞扬演说,以启谈端。臣学浅才微,狠登讲座。窃以义林法师明大小乘,通内外学,于大众中能师子吼。臣稽先王典籍,假陛下威灵,发问既来,敢不响答。”然予观义林所问,首以《毛诗》①称六义,《论语》列四科。请备陈名数罢了。居易对以孔门之徒三千,其贤者列为四科,《毛诗》之篇三百,其要者分为六义。然后言六义之数,四科之目,十哲之名。复引佛法比方,以六义可比十二部经书,四科可比六度,以十哲可以比十大弟子。僧难云:“曾参至孝,百行之先,何故不列于四科?”居易又为辨析,乃曰:“儒书奥义,既已讨论,释典微言,亦宜发问。”然所问者不过芥子纳须弥山一节罢了。后问道士《余庭经》中养气存神长生久视之道,道士却问敬一人而千万人悦。观其问答旨意,初非幽深微妙,不可测知,唐帝岁以此为诞日上仪,殊为可省。国朝命僧升座祝圣,盖本于此。

注释

①《毛诗》:《毛诗》最早是孔子和其弟子子夏所作。

译文

唐德宗在每年诞辰日的时候,都要诏佛教徒、道家在麟德殿展开辩论,并召来给事中徐岱以及赵需、许孟容、韦渠牟一干人等参加。开始时三家有些矛盾,但最终而同归和好,皇帝十分高兴,赏赐各异。见于《新唐书》列传中的记载。在白居易文集中有一篇文章叫《三教论衡》,内容说:“唐文宗太和元年(827)十月,皇帝生日,奉皇帝旨意召入麟德殿内道场对着皇帝三教进行辩论。这里大记其略。第一座秘书监白居易、安国寺引驾沙门义林,太清宫道士杨弘元。”这篇文章在序中说:“在谈论之前,先陈述三教,赞扬阐述,用来启发谈话开始。白居易我才疏学浅,不自量地登上讲座。我自认为义林法师能阐明大小乘,精通内外学,在大众中能发出像狮子吼一样的声音震惊世界。于是,我就考证先王典籍,借助于陛下的威灵,面对提出的问题,认真回答。”然而我观察义林提出的问题,开始从《毛诗》里引出六义,又从《论语》列出四科,让对方把它们一一陈述出来。白居易回答是孔门有学生三千,其中的贤者可分为四科;《毛诗》有三百篇,其中主要的分为六义。接着说六义都是什么,四科都是什么,还有各个哲人的名字。然后又引用佛法做比方,说六义可比为十二部经书,四科可比为六度,十哲可相当于十大弟子。老僧又发难说:“孔子的学生曾参最孝顺,各种品行也最优,为何却没有列入四科之中?”白居易又进行了辨析。他说:“儒家著作的深刻意义,已经讨论过了,佛学经典的一些精微地方,也可以提出问题。”然而所问的不过是芥子纳须弥山一节罢了。后来又问道士《余庭经》中养气存神的长生久视之道如何?道士问起《孝经》中尊敬一人就会使千万人高兴。综观他们问答的情况,原本不在幽深微妙,不可测知,唐德宗皇帝每年把这当做诞辰庆典上的重要仪式之一,特别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本朝皇上生日时让僧人上朝祝圣颂安,大概也是由此而来的。

作者简介

洪迈(1123~1202年),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南宋著名文学家[2]。主要作品有《容斋随笔》《夷坚志》[3]

视频

三教论衡 相关视频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等古籍发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