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三分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屯区

图片来自beitun

三分埔,原写为三份埔,是台湾台中市北屯区的一个传统地域名称,位于该区中西部,地名来自当地最大姓氏赖姓对土地的划分方式。相较于今日行政区,其范围大致包括旧社里三信桥西北侧地区、松勇里、松茂里、松强里不含西北端、松安里、松和里、松竹里不含西北端及最西部凸出部分、仁和里东南端。

历史

该地名来自当地最大姓氏赖姓对土地的划分方式。清治雍正乾隆年间赖姓先祖由福建省漳州府平和县心田乡渡海来台,其第十五世赖云从定居于三十张犁(今北屯区)以垦荒维生,家业兴旺。后赖家将尚未开垦之荒地依三比二的比例划分为两个庄,分别称为三分埔及二分埔[1]

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三分埔地区为一街庄,称为“三份埔庄”,隶属于捒东下堡。该庄西北与四张犁街为邻,东北与头家厝庄为邻,东与旧社庄为邻,南边为二份埔庄,西边为水湳庄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废县厅改设二十厅,该庄隶属于台中厅。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该庄编入“二份埔区”,隶属于台中厅。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并二十厅为十二厅,该庄改编入“四张犁区”,仍隶属于台中厅。1920年(大正九年),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废十二厅改设五州二厅,该庄改制并雅化为“三分埔”大字,隶属于台中州大屯郡北屯庄

战后北屯庄改制为北屯乡,隶属于台中县,大字亦改制为村。1947年(民国36年)2月,北屯乡并入台中市改称北屯区,村亦改制为里。1950年(民国39年)10月,中、彰、投分治,北屯区仍隶属台中市。2010年(民国99年)12月,台中县市合并为直辖台中市,北屯区隶属不变。

随著行政区域变更,三分埔的地名逐渐消失,地方也改以信仰中心松竹寺做为命名依据,产生松竹里松竹路等地名。为纪念先人开发,曾当选北屯区好人好事代表的赖明聪发起设置纪念碑,并经台中北屯扶轮社、政府部门支持,2003年(民国92年)设置于松竹路与昌平路路口的小公园内。

聚落

本地区发展较早的聚落有三份埔、马路下、马路上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图上已有记载。

交通

台铁山线大致以北偏东-南偏西走向经过三分埔地区东端。境内未设站,北侧最近的是潭子车站,属三等站,仅停靠区间车及区间快车;南侧最近的是太原车站,属乙种简易站,仅停靠区间车。由此等可前往台铁沿线各站。

省道台3线(北屯路)俗称“内山公路”,是台北至屏东的干道,大致以北偏东—南偏西走向经过本地区东端,并位于铁路西侧。由该道路向北偏东转北可前往潭子、丰原、石冈、东势等地,向南偏西转南可前往北屯市区、台中市区、大里、雾峰等地。

学校

宗教场所

参考文献

  1. 李锡璋. 台中北屯三分埔石碑 追念先民垦荒辛劳. 中央社. 2008-09-23 [2017-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Chinese (Taiwan)). 
  2. 杨士贤. 地名趣谭 台中市的数字庄名. 《联合报》. 1997-10-18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