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七连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七连屿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七连屿

别名: 七连岛

所属地区: 海南省三沙市

地理位置: 西沙群岛里宣德群岛

七连屿位于中国西沙群岛里宣德群岛东北部,是赵述岛等岛洲所在大礁盘的整体名称。

狭义的(早期含义的)七连屿指赵述岛、北岛中岛南岛北沙洲中沙洲南沙洲这七个相连的岛洲。广义的七连屿就是赵述岛等岛洲所在大礁盘的整体名称,还包括西沙洲、赵述门、东新沙洲西新沙洲及其附近礁盘。[1]

历史沿革

范围变更

七连屿,是群体名称。范围有过两次变化。

1)渔民的称呼,原指南沙洲、中沙洲、北沙洲、南岛、中岛和北岛等小岛,海南渔民向称七连岛(可能还包括赵述岛,一共七个)。

2)1983年命名时,把基于同一礁盘的1972年由台风形成的东新沙洲和西新沙洲归属七连屿,并确定七连屿为标准名称。

3)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赵述岛和西沙洲也归属七连屿。

因此,广义的七连屿是指赵述岛所在大礁盘的整体名称,是整个七连屿礁盘及其发育的西沙洲、赵述岛、北岛、中岛、三峙仔、南岛、北沙洲、中沙洲、南沙洲、西新沙洲十座小岛。狭义的七连屿一般是指:赵述岛、北岛、中岛、南岛、北沙洲、中沙洲、南沙洲这七个小岛洲。

设市后

三沙市七连屿管理委员会驻地在赵述岛。

2007年10月,七连屿的赵述岛上成立村委会,经过岛上60多户,200多名渔民的选举,梁峰出任首届村主任。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于2013年5月19日发行《美丽中国》普通邮票1套6枚,其中一枚为"三沙七连屿"。

2014年5月10日,三沙市领导班子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设计人员一起登上七连屿的中岛,实地调研七连屿中三座相连的岛屿北岛、中岛和南岛三岛连接线的设计方案。

2014年7月24日,三沙市七连屿工作委员会、七连屿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负责管辖七连屿所有岛礁及其海域,同时设置三沙市公安局七连屿工作站、三沙公安边防支队七连屿警务工作站、三沙市综合执法支队七连屿工作站、三沙市七连屿民兵指挥中心、三沙市七连屿医疗救助中心等5个单位,由七连屿工委、七连屿管委会统一领导。

2015年3月,三沙市公安边防支队干警正式进驻赵述岛,担负七连屿的主权维护和治安管辖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016年2月19日,三沙市国土资源与环境保护局西沙风貌考察小组来到七连屿,考察岛礁风貌设计工作。

主要岛洲

西沙洲

西沙洲位于赵述岛西部约3海里,是一座正在扩大中的沙洲,呈椭圆形, 其上白沙一片。

西沙洲由于沙层较厚、有利于淡水保存,因此,掘此岛可得清泉,又因面向西北,海岸水流甚急。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400米,面积0.2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约2米,是宣德群岛中的第三大岛。

洁白的珊瑚沙遍布岛上,四周礁盘较为宽广,沙洲上厚厚的沙层内含有极其丰富的淡水,历来是渔民补给淡水的地方。

附近海域水产资源甚丰,出产海龟、海参、砗磲、马蹄螺等海产品,是海龟繁衍后代的基地之一,也是海南渔民到西沙捕鱼的第一站。沙洲东部礁盘上有一水深3-6米的礁塘,遍布着艳丽多姿的各种鹿角珊瑚丛,颇具旅游观赏价值。

赵述岛

赵述岛位于永兴岛的北面,1947年为纪念明代赵述奉命出使三佛齐而命名为赵述岛。岛呈琵琶状,椭圆形连一条170米长的沙嘴,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450米,面积约0.22平方公里,海拔4.4米,东、北、南三面发育了海滩岩。

岛上遍布草海桐等植物,绿树葱茏,利于海鸟栖息,故形成了淡褐色的鸟粪土和成片的硬盘磷质石灰土。中西部建有灯塔、瓦房和积蓄天然雨水的水池,海南渔民早就在岛上长期定居和季节性留居。四周有沙堤包绕。

北岛

北岛又名长峙,位于永兴岛北面,西北距赵述岛约2海里。

岛形狭长,作西北-东南走向,长1500多米,宽约290米,面积约0.4平方公里。高3-4米,四周有沙堤包绕,岛中部为干涸的潟湖,面积占全岛面积的一半。

岛上有灌木丛生,亦有鸟粪层,故淡水不可饮用。有临时房屋建筑,并有石砌小庙一座。

岛东北面礁盘因受强劲的东北风影响,使海水中含氧量较多,珊瑚礁生长较好,比西南面礁盘为高,低潮时可露出海面,成为水产丰富的地区,它是七连屿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岛屿。

西北部较高,达海拔3-4米;东南部地势低,常为海潮所淹没。北岛为沙堤环绕,堤宽80米上下,由珊瑚贝壳沙屑组成。沙堤之外为礁坪,之内有潟湖干涸所成的洼地,生长着以草海桐为主的灌木丛,是海鸟群栖的乐园。岛西北、西南和南岸均有缺口,是海龟进入本岛的通道,称为"龟门",北岛是南海海龟的主产地之一。

中岛

中岛位于北岛的东南面0.5海里,因介于北岛与南岛之间而得名,海南渔民称为"石峙"。

呈椭圆形,长约700米,宽250米,面积约0.2平方公里;岛高海拔约6米,地形周高中低,周围有沙堤环绕,中部潟湖已干枯。沙堤宽约60米,高4米,堤外有礁滩岩发育,中部为潟湖干涸而成的低地;植被以草海桐为主的茂密灌木丛,海鸟群栖,鸟粪堆积层薄,饮用淡水缺乏,为海龟产卵之地。

南岛

南岛位于中岛东南0.5海里。

岛呈长条形,由西北向东南延长,长达1200米,最宽处260多米,面积为0.17平方公里。

岛上灌木茂盛,有薄层鸟类,缺饮用淡水、岛东北有一小湾,水深1.5米,小船可驶入,岛南有沙滩伸展。岛上四周有沙堤包围,堤高4~5米,中部低洼为小湖,已干涸。

植被及海产与中岛略同。

北沙洲

北沙洲在南岛东南1公里处,接近南岛。

北宽南窄,长约300米,最宽处80米,面积约0.02平方公里,海拔约3米,地势低平,大潮时易淹没。

洲上有几条沙脊发育,沙体两端在季风影响下顺风向移动,夏季因盛行西南风而伸向东北,冬季则相反。由于沙洲还在成陆阶段,受波浪经常性冲刷,因而地面植被较少,杂草稀疏。白沙耀眼,远处可见。附近礁盘水产丰富。东北面有小海湾。

本沙洲有古代小庙保存。

中沙洲

中沙洲在南岛以南,因位于北沙洲与南沙洲之间,故名。

沙洲形状不规则,长约300米,最宽处约80米,面积约0.05平方公里,海拔约2米,在大风浪影响下形态多变,且易被海浪淹没。

面积时大时小,约有52000平方米。

北岸海滩岩发育较为稳定。洲上植被稀疏。

南沙洲

南沙洲位置最南,为一边长300米的等边三角形的沙洲。

洲呈圆形,长约500米,宽约300米,面积约0.06平方公里,海拔4.1米,四周略高,中部略低,东北岸及南岸有沙嘴发育呈三角形,顶端向海延伸。

北岸和东南岸有海滩岩生成,沙洲上潜育磷质石灰土,生长茂密的草丛和灌丛。

西新沙洲

西新沙洲位于南沙洲以南约500米附近。

呈弯钩形,面积2000多平方米,海拔1.9米,是1972年第20号台风中由于波浪冲刷和洋流搬运而形成的小沙洲。

1975年版海图已注西新沙洲。1983年命名时确定西新沙洲为标准名称。

东新沙洲

东新沙洲位于南沙洲以南约500米、西新沙洲东面数百米处。

呈弯钩形,面积4000多平方米,海拔2.1米;与西新沙洲并列如"孪生兄弟",也是在1972年第20号台风中形成并同时命名的小沙洲。

现今东新沙洲已消失,在中岛和南岛之间、靠近南岛(即三峙)的位置新增一个较大的沙洲三峙仔。

旅游指南

到了西沙不到七连屿的话,还不算真正领略到珊瑚礁的风韵。七连屿诸小岛上热带植被茂盛,自然风光独具一格,岛上还居住着大量的海鸟,海边珊瑚沙上有很多的海鸟蛋,随手都可以拾到。

这里的海水如绸缎般细腻,碧波荡漾,发出诱人的美色,轻盈、曼妙的浪花在海面绽放,一朵朵如蓝色水晶。海水像块蓝宝石晶莹剔透,在梦里都难得一见,人间最灵巧的画工、最天然的染料,也都调不出它的颜色。

海浪优雅的曲线,跌宕起伏,一直飘到对面的海岛,最后消失在洁白的海滩上。洁白、细腻的珊瑚沙遍布七连屿各岛洲,海水十分清澈、纯净,加上明媚灿烂的阳光,肉眼可见的海水透明度就达到了30米之远。

这里的海水晶莹透明,沙滩绵白细洁,是最佳的潜水地,是世界上最适宜潜水观光的海底公园。海底会呈现大片的礁盘和错落的礁石,美丽的珊瑚、海葵遍洒其间,海星、海胆还有不知名的贝壳星罗棋布。一簇簇的珊瑚像盛开的鲜花一样美丽,有金黄色的鹿角珊瑚、雪白的葵花珊瑚和鲜艳的红珊瑚。五光十色的鱼儿成群结队地游来有去,景象很奇异。龙虾、海参、海胆、海星、马蹄螺等种类繁多,数不胜数。此外,七连屿海底还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库氏车磲贝、鹦鹉螺等,以及二类保护动物玳瑁、海龟、海豚等。

七连屿可谓藏在天边的圣地,在蔚蓝的天空下,端坐于洁白绵绵的沙滩,凭海临风,会让人忘却都市的烦恼,溶进这静谧安详的大自然氛围中,恍惚置身于世外桃源。

在小岛上观看日落,更能撩起游人的情趣:红彤彤的晚霞铺满半边天,海水鲜红闪亮,归巢鸟儿的鸣叫声和着轻轻拍岸的涛声传入耳中,汇成美丽的风景画,令人不禁浮想联翩,流连忘返。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