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歌·人间一叶梧桐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七夕歌·人间一叶梧桐飘》是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张耒的作品。
张耒(1054~1114),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1]之一。 《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他游学于陈州,得到当时在陈为学宫的苏辙的厚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2],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3]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 |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神官召集役灵鹊,直渡银河云作桥。 河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纤成云雾紫星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与牵牛夫。自从嫁得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理来时路。但令一岁一相见,七月七日桥边渡。 别长会少知奈何,却悔从来欢爱多。匆匆万事说不尽,烛龙已驾随羲和。 河边灵官催晓发,令严不管轻离别。空将泪作雨滂沱,泪痕有尽愁无歇。 我言织女君莫叹,天地无穷会相见。犹胜姮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 |
” |
— [北宋]张耒 |
诗风
《宋史》本传也说他至晚年,诗风益务平淡,效白居易体,乐府效张籍。诗歌取材广泛,在很多诗篇中反映了当时下层百姓的生活,像《仓前村民输麦行》、《劳歌》[4]、《和晁应之悯农》诸篇,无论是题材,还是表现风格,都与唐代新乐府诗极为相近。
《劳歌》通过作者自己的切身体验,反映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全诗取材贴近现实,出语平易晓畅,不用一个典故,也没有一个怪字,字里行间充溢着对下层劳工的同情和怜悯。
《劳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首先是因为诗人对劳动者有很深的感情,其次是因为成功地运用了多种描写技巧,刻意经营,发挥了艺术独创性。
张耒诗以平易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苏轼称赞他"气韵雄拔,疏通秀明"(《曲洧旧闻》[5]卷五引),晁补之亦谓"君诗容易不著意,忽似春风花自开"(《题文潜诗册后》)。他作诗喜欢学习唐人,在集中有很多模仿杜甫、李白、韦应物[6]的篇章,开北宋诗人学习唐调风气之先。他注重炼句,吕本中《童蒙诗训》云:"文潜诗自然奇逸,非他人可及,如'秋明树外天','客灯青映壁,城角冷吟霜','浅山塞带水,旱日白吹风','川坞半夜雨,卧冷五更秋'之类,迥出时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一)。此类佳句可谓俯拾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