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七叉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七叉镇位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东南部,距县城24公里,是昌江县最大的黎、苗族少数民族聚居地。2014年海南十大之美小镇之一;全镇土地面积104.91平方千米,辖有9个村委会,32个自然村,总人口19154人(2017年),镇政府所在地为重合村。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80元。

中文名称 : 七叉镇

外文名称  : Qicha

别 名  : 红卫

行政区类别  : 镇

所属地区  :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

电话区号  : 0898

邮政区码  : 572700

地理位置  : 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东南部

面 积  : 104.91平方千米

人 口  : 19154人(2017年)

方 言  : 黎语

气候条件  : 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 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七叉温泉、昌化江畔木棉景观区

机 场  : 儋州机场

车牌代码  : 琼·D

基本概况

镇情简介

七叉镇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东南部,距县城24公里,是昌江县最大的黎、苗族少数民族聚居地。全镇土地面积104.91平方千米,辖有9个村委会,32个自然村,总人口19154人(2017年),镇政府所在地为重合村。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80元。该镇境内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发展热带高效经济作物。芒果、木棉为全县之冠,素称“芒果之乡”。七叉镇正以建设风情旅游小镇为目标,全力加快橡胶产业、林下经济、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抓紧实施“五之乡”战略,把七叉打造成为“木棉之乡芒果之乡花梨之乡沉香之乡芭蕉之乡”。[1]

领导分工

卢 维 : 镇委书记 。 主持党委全面工作

刘克胜 : 镇委副书记、镇长 。 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刘其文  : 镇委副书记、纪检书记 。 协助镇委书记工作,主持镇纪委全面工作,分管政工、政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公文处理、党政办、政务服务中心等工作。

郭玉斌  : 镇委委员、副镇长 。 协助镇长工作,分管农业(农、林、水、牧、副、渔)、森林防火、扶贫、统计、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农业服务中心等工作。

庄恒川 : 镇委委员、组织委员 。 协助镇委书记工作,分管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文教、卫生、分管宣传、信息、计划生育等工作。

邓永彪 : 镇委委员、武装部长 。 协助镇委书记工作,分管统战、武装、新农保、合作医疗等工作。

郭宏升 : 镇委委员、派出所所长 。 分管社会治安工作。

符宗光 : 人大副主席 。 协助镇人大主席工作,分管国土、调解等工作。 。 李壮 : 副镇长 。 协助镇长工作,分管民政、危房改造、劳务输出、安全生产等工作。

经济发展

主要经济作物有芒果、甘蔗、橡胶、龙眼、香蕉(本地蕉)等,芒果和甘蔗是七叉镇的传统支柱产业,其中,芒果种植面积5000多亩,甘蔗种植面积2.9万亩,橡胶是七叉镇培育的新兴支柱产业,是该镇增加群众经济收入的一个亮点,种植面积3.2万亩。

资源概况

自然资源丰富,有多种珍贵动物和植物,土特产有白藤、花梨格、砂仁等。石灰岩储藏量大,品位高,是制特级水泥的原料,燕窝岭、芸红岭分别为华盛水泥厂和华润水泥厂提供充足的制水泥原料。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七叉温泉、燕窝岭、母娘洞(革命洞)、雅加大瀑布,列为国家级的坝王岭黑冠长臂猿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及雅加山庄等。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花生、番薯等。[2]

区划沿革

  • 1961年建七差公社
  • 1983年设区
  • 1987年置七差乡
  • 1997年,面积255.4平方千米,人口1.4万,以黎族为主,辖乙劳、大章、重合、乙洞、红峰、七差、尼下、大仍、乙在9个村委会。辖13个行政村:红峰村、乙洞村、尼下村、乙在村、乙劳村、大仍村、大章村、重合村、七叉村、三派村、钱铁村、洪水村、大炎村。
  • 2002年,七差乡、王下乡合并,设立七叉镇。之后又恢复王下乡。共有13个基层党组织(其中9个农村党支部,4个机关党支部),党员人数有472人。
  • 2011年,七叉镇不断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注重将健康向上的娱乐文化生活融入农民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中,让群众走下酒桌,走出庭院,走进广场,在全镇推广掀起了广场舞蹈热,每年一度的春节男女篮球赛、和谐七叉歌唱比赛等大型文体活动也成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精品舞台。[3]
  • 2012年12月,七叉镇在重合村和谐广场隆重举行“迎新年第二届和谐七叉歌咏比赛

村镇建设

2007年至2008年,完成了乙洞村、只萼村、白石村、大章村、保山村、机保村、红峰新村等14个村1428户的民房改造,全面实现全镇民房改造住房。2007至2009年硬化七叉、乙在村、重合村等村道路共30公里,达到全镇行政村之间已互通公路,各村建立起戏台、篮球场、文化长廊、休闲广场等,完成沼气池建设294个。2009年七叉镇投入120多万元兴建干部、职工宿舍楼一栋;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对政府大院部分地面平整和绿化,对镇区街道两旁人行道铺设彩砖及植树绿化,新增街道路灯,在中心市场新建停车棚一个,规范来往车辆的停放,在政府大院内、街道各小商店及重合村装置果皮垃圾箱35个,购置垃圾手推车15部和环卫清洁拖拉机1辆,并聘用12名村环境卫生保洁员,负责各村的卫生保洁工作。[4]

农业产业=

七叉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四中全会精神,走在历史的前沿,积极开辟“三农”认识新境界,立足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加快海南西部建设新形势。把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作为目标,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断改善农民生活,坚定不移的加快七叉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七叉镇引进橡胶业成为本镇主要支柱产业,成为该镇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新亮点,2007年至2009年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调运65万株橡胶苗成立以重合村为主的万亩橡胶示范基地,并为各村配备橡胶肥35吨。至今,该镇家家户户都拥有橡胶林地,全镇已种植橡胶达3.77万亩,人均达2亩多。此外,七叉镇还根据农民橡胶管理技术落后的特点,积极与县科协、扶贫办联系到现场进行橡胶技术培训,参加培训人次达1000人。[5]

七叉镇利用甘蔗下水田补贴优惠政策,大力引导群众扩大甘蔗下水田,惠及蔗农2900户。几年来甘蔗种植面积达2.9万亩,产量突破25.3万吨,总产值达90060万元。同时,七叉镇在“特”字上大做文章,2008和2009年分别争取县林业局供给花梨木苗71050和170000株,在各个村庄种上了花梨树,进一步实现“花梨之乡”的目标。在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该镇主要是将花梨树种植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将七叉镇打造成为花梨之乡。[6]

水利工程

七叉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生产用水。2007年下半年,七叉镇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对南弄水库、王化水库、南雅水库、大章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投入资金862万元,对大仍村抗头坡进行田洋整治。整个开发面积2937.6亩,新增灌溉面积2409.75亩;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08年投入300多万元,兴建七叉水厂,解决七叉村、镇政府机关、重合村、乙洞村、大仍村共计6000人饮水难问题。[7]

特色小镇

七叉镇是昌江县最大的黎族聚居的山区镇,这里山峰环绕、青山绿水、资源丰富民风淳朴。在这块神奇迷人的土地上,有原始广袤的霸王岭,风光秀丽的昌化江、别具一格的信冲洞、层层碧绿的梯田,而点缀其间的是一棵棵苍劲冲天的木棉树,每到木棉花期,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花的红艳映着风情万种的绿色田园风光,好一派迷人景色,每年都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

纯朴山水养育了黎苗同胞热情好客的天性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一杯情意重、二杯成双对、三杯大团结满心满意”这是黎族同胞热情劝酒的一段顺口溜,伴着顺口溜黎家人陪着到访的来客饮下三杯自酿的山兰酒糯米酒。不论在任何的喜庆场合,有席必有酒,喝酒必有祝酒歌,黎家人都以祝酒歌对来客劝酒,宴席上即兴而歌,劝酒把怀以此表达热烈欢迎及美好祝福。任何祝福及黎苗人民日常生活和劳作时的场景,都融入到歌词当中,用他们不经修饰的歌喉,唱出了黎腔苗韵,更唱出了黎苗同胞的心声。反复地唱,唱得你激情飞扬,豪气顿生,酒量大增,酒席气氛活跃,感情融洽

每逢三月三节,在质朴的舞台上,伴着热情奔放的民族音乐,由各村黎苗族妹子组成的民间表演队伍身着绚丽的黎族苗族服饰纵情欢舞走秀,不断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土土的民族风扑面而来,浓浓的民间情亲切动人。

目前昌江县宝山木棉观景台处的木棉花几乎已经完全盛开,游客可自行前往观看。此外,昌化江畔及七叉镇景区的木棉花也已经零星盛开,剩下未开的也已含苞待放。而作为热门观赏点的叉河镇排岸观景区,目前开放的木棉还较少,预计将在下周迎来最佳观赏期。游客如果想看到随处可见的漫山遍野的木棉,下周起就可到昌江去感受这盛世美景了。

据昌江市旅游局局长黄玉宁介绍,2015年昌江投入资金完善了木棉景区的观景台等基础设施,除了在山上修建燕窝山木棉观景台、宝山梯田木棉观景台、白石岭木棉观景台外,还修建了昌化江畔木棉红观景台,拓宽道路,修建公厕、停车场、候车亭,设置道路交通标识,2016年的昌江赏木棉活动将以全新景象,迎接八方来客。

此外,2016大年初四至今,昌江还在昌化江畔新开了游船码头,游客可乘着游船在烟雾缭绕的江边欣赏岸旁的木棉花盛开场景,比步行和乘车观看更添了一抹山水田园的意味。此外,在七叉镇苗村到霸王岭的路上,于1月31日完工的一条近一公里长的“苗村沿河栈道”,能让置身其中的游客在步行中恍若置身仙境,与花同行,如梦似画。

养蜂专业

林下经济养蜂业,是七叉镇发展农村经济的新亮点。该镇积极与海南卓津蜂业公司联系,举办养蜂培训班3期,培训共7天,参与培训人数共有1000人。另外,七叉镇还争取省联手扶贫三家单位的资金支持,投入8万元,引进蜂种200箱,组建养蜂专业合作社进行饲养,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七叉村、乙劳村、苗圃村、红峰村的专业户也投入资金购买蜂种进行饲养。[8]

全镇养蜂业发展到1295箱,估计年产值达129.5万元。七叉镇将积极引导更多的村民发展养蜂业,有效增加村民的年收入。

文明生态村

昂托村是尼下村委会下辖的一个自然村,现有人口420人,总户数78户,劳力204个,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芒果、橡胶,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木薯、香蕉等,其中甘蔗面积892亩,水旱田面积205.6亩,芒果面积166亩,橡胶840亩,2005年人均纯收入1245元。

昂托村2004年9月被定为民房改造的重点村之一,全村共拆除茅草房74间,规划建设78间平顶房,户均建房面积约75平方米。昂托村是县政协民房改造包点村庄,在县政协主席钟文秋积极动员下,政协办、检察院、工商局、粮食局、林业局、爱卫办、商业总、纪检会、宣传部、发展和改革局、广电局、发展银行、卫生局、药监局、烟草专卖局、电讯局、建行、人保、农业局等19个驻点单位筹集资金,补助每户3000元(其中县民宗局每户补助2000元),不足部分由农产自筹,县政府还投入30多万元完善排水沟等基础设施。2004年完成“一池三改”户数78个,2005年硬化村庄道路3.2公里,并种上了道路绿化树,初步建成镇级文明生态村。[9]

普法教育

七叉镇是昌江县最大的黎苗族集居地,地处山区,经济落后,农民的法律知识淡薄。该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成立指导小组,深入各村、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抓住春节期间和农忙季节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及时组织即将外出打工的农民进行培训;免费向农民工发放法律书籍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普法教育。[10]

2008年以来,在全镇开展“3.15”宣传活动中挂横额10条;在开展“6.24”宣传活动中挂横额10条;在开展“12.4”宣传活动中挂横额9条;在综治宣传活动中挂横额15条;张贴宣传标语1万册;发放普法教材1.5万册;制作宣传栏10个;举办法制讲座17场;播放法制专题片9场;出动宣传车25次;举办村级调解员业务培训2期;发放综治宣传资料9千份;发放宣传手册7百册,让全镇群众人人参与其中,做到家喻户晓。

视频

昌江县 七叉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