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角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一角鲸

中文名: 一角鲸
学名 :Monodon monoceros
体长:体长一般在4到5米(不包括长牙)
原产地:加拿大、格陵兰岛、俄罗斯
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

一角鲸(学名:Monodon monoceros)体长一般在4到5米(不包括长牙),雄性略长于雌性。成年鲸平均体重800~1600公斤。一角鲸没有背鳍,它们的脖子和椎骨的连接方式更像其他哺乳动物,与海豚鲸鱼反而不一样。腹部呈白色,背部有许多深褐色或黑色的斑点。一角鲸出生时皮肤颜色很深,随着年龄增长,皮肤变得越来越白,至性成熟时,腹部出现许多白色斑块,年龄较长的一角鲸体色又几乎呈白色,所以可能与白鲸混淆。一角鲸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它们脑袋上伸出的长牙,那是从左上颚突出唇外的犬齿,长度可达2~3米,呈螺旋状,因为长得像角,故而得名。牙齿平时除了打斗之外,还是它在家族当中地位的一种象征,独角鲸的牙齿越长、越粗,代表它在鲸群中的地位越高。

一角鲸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和北冰洋海域,大多数集中在加拿大北部和格陵兰岛西部的海湾和水湾。它们是深层潜水者,会在海洋各层深度觅食,冬天捕食底栖生物,特别是生活在厚厚冰层下的比目鱼,夏天的主要食物是北极鳕鱼、比目鱼以及一些其他鱼类。[1]

形态特征

一角鲸的头部小而圆,嘴喙不明显,额隆凸出,在嘴部前方呈小幅度上翘。颈部活动自如,带有少许颈部皱摺的痕迹。胸鳍呈暗灰色,小而宽阔,但长度较短,胸鳍末端往上弯(末端随着年龄会愈往上弯)。无背鳍,但在背的后半部有低矮的肉质隆起。背部与体侧花纹斑驳。腹部颜色较淡或呈白色。尾鳍中央缺刻明显;尾鳍前缘随年龄愈加向内凹,后缘随年龄愈加向外突出。

一角鲸的体色会随着年龄显著地变化,初生者呈斑污灰色或棕灰色。1至2岁为均一的紫灰色;青春期会出现白色斑块;成鲸则在灰色的底色上带有黑或暗棕色的斑块;老鲸则几乎通体全白。
成体长牙末端雪白,通常磨得很光滑。长牙大部分都是中空的,颇脆弱。成体一角鲸有两种长牙形式:

双长牙
上颚长着两颗牙齿。当雄鲸一岁时,左侧的牙齿就会突出,变成长牙;但雄鲸两颗牙齿都突出的几率有2‰,形成双长牙。只有少数人曾在野外见过“双长牙一角鲸”。当前只发观过一只雌鲸长有双长牙。所有雄鲸的左侧都有长牙,额外长出的右侧长牙通常比左侧的短,两根长牙的螺旋都呈逆时针方向(从根部看)。
单长牙
长牙穿出上唇,呈逆时针螺旋(从根部看)。几乎大多长牙都从上颚左侧的牙齿长出,平均长度为2米,最长可达3米。长牙基部的圆周可达30厘米,重量可达10公斤。约有3%的雌鲸会长出一根纤细的长角,长度很少超过1.2米。
大小量度:成体头至尾长4~5米;重800~1600公斤。雄性牙长150~267厘米。

栖息环境

传统观点认为一角鲸是深水鲸种,实际上它们在靠近北极浮冰带的海洋各层深度觅食。

生活习性

摄食行动没有规律,浮现海面的时间极短,潜水时间通常为7~20分钟;迁徙时,游速极快,并浮游在海面或近海面处;捕猎时,会兜圈子或缓慢移动。群队的所有成员可能同时浮升或下潜。可能在海面休息长达10分钟,露出部分背部或一只胸鳍;海况不佳时倾向待在深处休息。长牙可能扬升出水。浮窥、鲸尾击浪与胸鳍拍水相当常见。很少跃身击浪,但偶尔会在海面冲刺。喷气微弱,经常不明显。
雄一角鲸会以长牙互相较量,不论在水中或海面上;发出的声音就像两根木棍互击。年轻的雄鲸经常嬉戏打斗,但很少刺戳对方;较年长的雄鲸在激烈打斗之后,经常伤痕累累。可能会有两只以上的一角鲸参与打斗,有时有第三只(或雄或雌)担任“观察员”。相信打斗是用来建立社会阶级的支配权,并通过长牙比试的仪式来维持。最强壮的雄鲸,通常也是长牙最长、最粗者,可能会与较多的雌鲸交配。

通常1~25只组群,也有数百甚或数千只同游的情况。“小群”由各种动物混合组成,但是一 般都具有年龄与性别隔离的特性。雌鲸与仔鲸经常组成群队,而仔鲸或雄成鲸也时常形成个别的组织。数百个小群可能聚集一起同游,此时可能数千头一角鲸广布数平方公里;秋季迁徙时节,在大群队中的性别隔离最为明显。当雄鲸浮至海面呼吸时,偶尔可见到长牙,但一般都会在水面以下;一角鲸的社会地位与其长牙的长度有关。成群的大型雄鲸大都停留在比雌鲸或仔鲸距离岸边较远的外海。

分布范围

所有鲸豚类中分布最北者。不连续地分布于北极附近,大都在北极圈以北,以及冰帽的边缘;很少越过北纬70度以南。
原产地(海域):加拿大、格陵兰岛、俄罗斯、斯瓦尔巴群岛扬马延岛
漫游地(海域):德国、冰岛、荷兰、挪威、英国、美国。

參考來源

  1. 一角鲸概述(附图),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