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剪梅题泛碧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觅知网 的图片

一剪梅题泛碧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谏官邓肃的作品之一。

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李纲见而奇之,相倡和,为忘年交,入太学。时东南贡花石纲,肃作陈东,布衣欧阳澈等为保李纲被斩首。邓肃并未因此而退却,他义无反顾,于当月二十一日再上《论留李纲疏》,明言“纲学虽正而术疏,谋虽深而机浅”,所以,既不足以副高宗“眷注之诚”,又无法周旋于高宗左右的宠臣之间。奏折中还引用宋高宗起用李纲时说“李纲真以身殉国者”的话,含蓄地批评高宗出尔反尔的行为,强调“李纲于此亦不可谓无一日之长也[1]”。

一剪梅题泛碧斋

作者轶事

邓肃 (1091~1132年)。 字志宏,号栟榈,沙县八都邓墩人,唐末崇安镇将邓光布将军后裔。父邓谷,母罗氏。肃自幼聪明好学,26岁入太学[2],深得杨时的器重。

徽宗当政时,在开封建艮岳,令各地进贡奇花怪石放置其中供赏玩,宋宣和末(1124年),邓肃呈《花石诗十一章并序》批评那些借献“花石纲”以营私利的阿谀奉承之徒是“饱食官吏不深思,务求新巧日孳孳”。诗中还写道“但愿君王安百姓,圃中无日不东风”。当朝权臣见诗大怒,将邓肃逐出太学,贬回故里。邓肃义无反顾,挥笔写下“填海我如精卫,挡车人笑螳螂。六合群黎有补,一身万段何妨”的诗句,表现了崇高的气节。

靖康元年(1126年),在复职后的李纲的举荐下,宋钦宗于便殴召见邓肃,赐以进士出身,补承务郎,并授以鸿胪寺主簿之职。同年十二月,邓肃奉命押送金兵勒索的道释版籍前往金营,被扣为人质,在金营的50余天,邓肃毫无奴颜媚骨,镇定自如,借机察看敌营,了解军情。

视频

一剪梅题泛碧斋 相关视频

北宋转瞬即逝的崛起,宋哲宗赵煦绚烂的一生,鄜延路之战!
古代诗词鉴赏-如何读懂诗歌

参考文献

  1. 邓肃简介,快学网
  2. 太学始创于什么朝代_秦汉历史,谋历史,202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