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风马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风马牛》是鲁迅写的一篇散文。   

风马牛①

主张“顺而不信”译法的大将赵景深先生,近来却并没有译什么大作,他大抵只在《小说月报》上,将“国外文坛消息”②来介绍给我们。这自然是很可感谢的。那些消息,是译来的呢,还是介绍者自去打听来,研究来的?我们无从捉摸。即使是译来的罢,但大抵没有说明出处,我们也无从考查。自然,在主张“顺而不信”译法的赵先生,这是都不必注意的,如果有些“不信”,倒正是贯彻了宗旨。(此段是对赵景深的看法和评价,幽默的语言中蕴含着讽刺,赵景深在翻译方面提倡“顺而不信”,也就是只求通顺,至于是否准确可信不予考虑,作者认为赵景深鼓吹“顺而不信”,自己却没有什么译作,只是介绍一些“国外文坛消息”,然而这些消息并未明确来源,所以无从考查,然而这也正是“顺而不信”的特点。作者后文开始列举赵景深介绍“国外文坛消息”中“顺而不信”实例。)

然而,疑难之处,我却还是遇到的。(承上启下,引出后文实例。)

在二月号的《小说月报》里,赵先生将“新群众作家近讯”告诉我们,其一道:“格罗泼已将马戏的图画故事《A layOop》③脱稿。”这是极“顺”的,但待到看见了这本图画,却不尽是马戏。借得英文字典来,将书名下面注着的两行英文“Life and Love Among the Acrobats Told Entirely in Pictures”④查了一通,才知道原来并不是“马戏”的故事,而是“做马戏的戏子们”的故事。这么一说,自然,有些“不顺”了。但内容既然是这样的,另外也没有法子想。必须是“马戏子”,这才会有“Love⑤”。(实例一,赵景深将“马戏演员的故事”翻译成“马戏的故事”引起作者嘲讽,翻译确实够“顺”然而一为人一为动物,其中可谓天差地远,所以作者说只有“‘马戏子’,这才会有‘Love’”。)

《小说月报》到了十一月号,赵先生又告诉了我们“塞意斯完成四部曲⑥”,而且“连最后的一册《半人半牛怪》(DerZentaur)也已于今年出版”了。这一下“Der”,就令人眼睛发白,因为这是茄门话⑦,就是想查字典,除了同济学校⑧也几乎无处可借,那里还敢发生什么贰心。然而那下面的一个名词,却不写尚可,一写倒成了疑难杂症。这字大约是源于希腊的,英文字典上也就有,我们还常常看见用它做画材的图画,上半身是人,下半身却是马,不是牛。牛马同是哺乳动物,为了要“顺”,固然混用一回也不关紧要,但究竟马是奇蹄类,牛是偶蹄类,有些不同,还是分别了好,不必“出到最后的一册”的时候,偏来“牛”一下子的。(实例二,赵景深将“DerZentaur”翻译成“半人半牛怪”,因“Der”为德语,几乎无人能懂,所以无从质疑,但作者知道“Zentaur”是希腊神话中半人半马怪,所以作者讽刺道:牛马虽同属哺乳动物,但还是有区别的,岂能牛马不分,混为一谈。)

“牛”了一下之后,使我联想起赵先生的有名的“牛奶路”⑨来了。这很像是直译或“硬译”,其实却不然,也是无缘无故的“牛”了进去的。这故事无须查字典,在图画上也能看见。却说希腊神话里的大神宙斯是一位很有些喜欢女人的神,他有一回到人间去,和某女士生了一个男孩子。物必有偶,宙斯太太却偏又是一个很有些嫉妒心的女神。她一知道,拍桌打凳的(?)大怒了一通之后,便将那孩子取到天上,要看机会将他害死。然而孩子是天真的,他满不知道,有一回,碰着了宙太太的乳头,便一吸,太太大吃一惊,将他一推,跌落到人间,不但没有被害,后来还成了英雄。但宙太太的乳汁,却因此一吸,喷了出来,飞散天空,成为银河,也就是“牛奶路”,──不,其实是“神奶路”。但白种人是一切“奶”都叫“Milk”的,我们看惯了罐头牛奶上的文字,有时就不免于误译,是的,这也是无足怪的事。(实例三,赵景深将“MilkyWay”翻译成“牛奶路”引起作者嘲笑,从希腊神话中的银河的来源来说明“MilkyWay”的确是“奶”,翻译成“人奶”“神奶”都行,但恰恰不能认为是“牛奶”)

但以对于翻译大有主张的名人,而遇马发昏,爱牛成性,有些“牛头不对马嘴”的翻译,却也可当作一点谈助。──不过当作别人的一点谈助,并且借此知道一点希腊神话而已,于赵先生的“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的格言,却还是毫无损害的。这叫作“乱译万岁!” (最后总结全文,以反讽的语言点出了赵景深翻译的错误,进而点明了赵景深提倡的“顺而不信”的观点的荒诞。并点明题目,题目中“风马牛”即“风马牛不相及”的意思,在本文中有“牛”和“马”差别很大不可混为一谈之意,而题目又包含“牛”和“马”字眼,含义深远,蕴意无穷。)

【注释】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北斗》第一卷第四期,署名长庚。风马牛,语出《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意思是齐楚两国相距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后来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②“国外文坛消息”:《小说月报》自一九三一年一月第二十二卷第一期起设立的专栏。赵景深是主要撰稿人。

③格罗泼(W.Gropper,1897—1977):犹太血统的美国画家,“Alay Oop”是吆喝的声音,格罗泼以此作为画册的名字。

④英语:“马戏演员的生活和恋爱的图画故事”。

⑤“Love”:英语“爱”或“爱情”。

⑥塞意斯(F.Thiess):应译提斯,德国作家。赵景深介绍他的四部曲为:《离开了乐园》《世界之门》、《健身》和《半人半牛怪》。按这四部书总称为“青年四部曲”,其中《健身》应译为《魔鬼》,《半人半牛怪》应译为《半人半马怪》。这些书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三一年陆续出版。

⑦茄门话:即德语。茄门,German的音译,通译日耳曼。Der是德语阳性名词的冠词。

⑧同济学校:一九〇七年德国人在上海设立同济德文医学校,一九一七年由中国政府接办,改为同济德文医工大学,一九二七年改为同济大学。

⑨“牛奶路”:这是赵景深在一九二二年翻译契诃夫的小说《樊凯》,(通译《万卡》)时,对英语 MilkyWay(银河)的误译。[1]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