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

(重新導向自 《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

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的圖書

目錄

作者簡介

左東嶺:1956~,生於河南省許昌市,文學博士,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系任教著有《李贄與晚明文學思想》、《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等[1]

內容提要

本書是對陽明心學與中晚明士人精神生態及其行為方式關係的全面深入研究。本書採取文、史、哲打通的研究方式,具體考察陽明心學在歷史的實際運行過程中對士人心態的影響方式與影響結果。其主要研究途徑為,探討陽明心學產生的歷史前提與發生契機,指出陽明心學的實質特徵與對陽明本人人生存在的意義,梳理出陽明心學在中晚明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對士人精神生態所造成的實際影響。其主旨在於,揭示陽明心學為了解決明代士人的生存困境,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學主張,它由內在超越的個體自適與萬物一體的社會關懷兩方面的內涵構成,目的是要解決自我生命的安頓與挽救時代的危機,而在歷史的實際運行中,它卻逐漸地向着個體的自適而傾斜,從而變成一種士人自我解脫的學說。本書所要取得的效果是,力爭將明代的歷史、哲學、文學諸文化要素融會貫通起來,使陽明心學與士人心態的研究變成一種立體系統的研究。其意義在於,不僅弄清陽明心學與士人心態之間的實質聯繫與真實面貌,並為明代的歷史、哲學與文學研究提供一種合適的詮釋角度[2]

全書共分為四章:

第一章、明前期的歷史境遇與士人人格心態的流變。本章意在梳理明代前期的歷史,以弄清陽明心學發生的歷史前提。共分三節:

第一節、道與勢之糾纏––明代士人境遇的尷尬。本節通過對方孝孺之死、成祖朱棣的政治策略、仁、宣時期的台閣體與于謙之死等歷史狀況的研究,意在突出明代帝王專制的日益加強導致了士人人格的漸趨萎縮,形成了其清慎柔弱的心態,從而造成了濟世責任與自我保護的矛盾尷尬狀態。

第二節、理學、八股與明代前期士風。本節通過對明代八股科舉制度形成過程及其性質的考察,指出它主要是由固定的八股形式與程朱理學的內容這兩方面構成的。就其八股選士的目的而言,是為士人入仕並獲得個人與家族的利益所提供的有效途徑;就其程朱理學的內容言,則是要求存理去欲並最終成就自我的聖人品格。這種手段與目的的顛倒,勢必對士人的人格心態造成兩方面的扭曲,或視手段為目的,造成口言聖學而心存私利的道德虛偽,或對複雜的現實狀況心存恐懼而只求自我道德完善,造成封閉僵硬的人格心態。

第三節、白沙心學與明代士人人格心態的變異。本節通過對陳獻章江門心學的研究,指出自白沙開始,明代的哲學開始轉向對士人個體自我存在的關注,其學術宗旨也將儒學與佛、道相結合,追求一種內在超越而自樂自適的自我完善精神。當然,在追求這些的過程中,其內心始終是存在着自我受用與社會責任之間的矛盾的。可以說,陽明心學正是為了解決士人如何在專制政體中保持自我人格的獨立與如何克服道德的虛偽而創立的,它理應是對明前期歷史發展中士人們所存在的人生困惑的回應,而白沙心學則是其產生的序曲。

第二章、王陽明的心學品格與弘治、正德士人心態。本章共分為三節:

第一節、弘治、正德的士人心態與陽明心學發生的心理動機。本節通過對弘治、正德二朝政治狀況的分析,指出了本段歷史存在着一個巨大的歷史落差,即由孝宗朝的弘治中興到武宗朝的荒唐混亂。在此一歷史過程中,士人的心態也從原來以李東陽為代表的從容和順轉變為以李夢陽為代表的前七子的憤激悲涼。王陽明不僅感受了時代的氣息,同時其本身便是其中的一員。從此一角度看,其心學發生的動機便由弘治時的求為聖人與龍場悟道時的解決個體生命存在這兩個側面而構成。

第二節、良知說所體現的陽明心學境界。本節通過對王陽明心學體系中致良知學說與晚年四句教中「無善無噁心之體」內涵的考察,以及此二者之間關係的辨析,指出陽明心學的核心由無善無惡的超然境界與萬物一體之仁的儒家廓然大公境界而構成,同時指出此種心學境界的產生是由於陽明身經正德末期的人生危難的結果,並由此形成了其「用之則行舍即休」的人生態度與現實行為。

第三節、王陽明的求樂自適意識及其審情趣。本節通過對王陽明求樂自適的人生價值觀的研究,指出它主要是原始儒家顏、曾之樂尤其是曾點之樂的延續,並融合了莊子的超然忘我與禪宗的隨緣任運而構成的。同時對王陽明的審美情趣進行了具體的辨析,指出它主要由豐富飽滿的情感、對自然山水的特殊愛好與瞬間感受美並將其表現出來的能力所構成,從而形成了他意蘊深厚而又超越功利的高級審美品格,並與其主觀良知的理論結合起來,融會成其以表現自我性靈為主的文學思想,為明代性靈說的文學理論提供了哲學與美學基礎。最後指出,王陽明的心學理論提出的目的,是要解決士人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如何安頓自我生命並始終保持用世熱情的現實人生問題,他的內在超越屬性與離朝廷講學求道以陶鑄士人的獨特歸隱方式,極大地拓展了明代士人的生存空間

視頻

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 相關視頻

【史圖館】中華風雲五千年14 中晚明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