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死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死僧》是蒲松龄写的一篇文言小说,出自聊斋志异。   

原文

某道士,云游日暮[1],投止野寺[2]。见僧房扃闭,遂藉蒲团[3],跌坐 廊下[4]。夜既静,闻启阖声[5]。旋见一僧来,浑身血污,目中若不见道士, 道士亦若不见之。僧直入殿,登佛座,抱佛头而笑,久之乃去。及明,视室, 门扃如故。怪之,入村道所见。众如寺,发扃验之,则僧杀死在地,室中席 箧掀腾,知为盗劫。疑鬼笑有因;共验佛首,见脑后有微痕,刓之[6],内藏 三十余金。遂用以葬之。

异史氏曰:“谚有之:‘财连于命。’不虚哉!夫人俭啬封殖[7],以予 所不知谁何之人,亦已痴矣;况僧并不知谁何之人而无之哉!生不肯享,死 犹顾而笑之,财奴之可叹如此。佛云:‘一文将不去,惟有孽随身[8]。’其 僧之谓夫!”

[1]云游:本谓行踪无定。见《后汉书·杜笃传》。此指僧道四处漫游。

[2]野寺,犹言荒寺。

[3]蒲团:僧人用以坐禅及跪拜的一种蒲编圆垫。

[4]趺坐:结跏跌坐的省词。佛教徒修掸坐法,俗称盘腿打坐。详《耳中 人》注。

[5]启阖(hé盒):开门。阖,门扇。

[6]刓(wán 完):剜,用利刃抠(kōu)出。[7]封殖,聚敛货利。殖, 生利息。[8]孽:佛教名词,罪业,恶因;恶因得恶报。

聊斋志异《死僧》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死僧》翻译

  有一个道土,外出云游,天已很晚,投宿到荒野的一个寺院里。他见僧人住的房子紧紧地关闭着,就垫下蒲团,盘腿坐在廊下。夜已经深了,周围很静,他听到开门与关门的声音。转眼间,他见走来一个僧人,浑身上下都沾满血污。僧人好像没见到道士,道士也装着没看见他。僧人径直进入大殿,登上佛座,抱着佛像的头着了魔似地大笑,很长时间才离去了。

  第二天,道士看看房舍,门关得好好的。他感到奇怪,到村子中,便告诉大家他晚上所见到的事。大家一块来到寺院,开门查验,看见僧人被杀死在地上。寝室中的席子和箱子都被掀翻了。大家知道这是被盗贼抢劫了。可是僧鬼还笑,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一块查看佛像的头,发现佛像头后有微小的痕迹,便用刀挖开,里面藏着三十多两银子。大家就用这些钱,把死僧埋葬了。

  异史氏说:“有句谚语的:‘财富与命相连’。不错啊!人聚敛钱财以待获利,连我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人,也已经痴呆了;况且这个僧人都不知道成什么样的人了!活着的时候不肯分享,死了还回头笑,守财奴的可以感叹如此。佛说:‘一文将不离开,只有业随身。’说的就是这个和尚!”

  聊斋志异《死僧》赏析

  古今电外的文学作品,不知写过多少守财奴的故事,不过多半是俗世之人,而这却是个和尚。剃发之人,本应弃绝酒、色、财、气等一切人欲,不以享受为乐,亦不应以聚敛为乐。况且和尚无后,生前既未纵人欲,死后又留给谁?正如。异史氏日”中所引佛言所云:“一文将不去,惟有孽随生”,和尚的聚敛财富,唯一的结果,就是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奇的是,杀了和尚,却没找着银子,而这和尚居然作鬼还来抱着菩萨脑袋笑,似乎他和强盗的这一场战斗,自己倒是胜利者!守财奴之愚顽,竟可以达到这种地步!又让人想起一句俗言:“和尚也是人做的”,凡夫俗子中有人做得出来的愚蠢事,和尚中也不乏人同样做得出来。蒲松龄笔下这个和尚守财奴.虽只寥寥几笔,而已生动活现,应该列入文学世界中守财奴、吝啬鬼形象的艺术长廊而能独具特色。[1]

一、关于作者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

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蒲家号称“累代书香”,祖上虽然没有出过显赫人物,在当地却是大族,但在明末清初的动乱中衰微下来。蒲松龄的父亲蒲槃原是读书人,由于家境困难,不得不弃儒经商。

蒲松龄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他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文名颇高。此后,他与同乡学友砥砺学问更勤,曾与李希梅等人结成“郢中诗社”,常“以风雅道义相劘切”(张元《柳泉蒲先生墓表》)。他在李希梅家中读书时,“请订一籍,日诵一文焉书之,阅一经焉书之,作一艺、仿一帖焉书之。每晨兴而为之标日焉。庶使一日无功,则愧、则警、则汗涔涔下也”(蒲松龄《醒轩日课序》)。康熙九年(1670)至康熙十年间,他应做县令的友人邀请,先后到宝应和高邮做过幕宾。这是他一生中惟一的一次远游。幕宾生活使他对于官场和世情有了更多的认识。回家乡后,长期在乡间作塾师。他设馆的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他不但研究经史、哲理和文学,而且对于天文、农桑、医药等等也有很大的兴趣。

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

二、思想内容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收作品将近500篇。故事的来源非常广泛,或者出于作者的亲身见闻,或者是借鉴过去的故事,或者采自民间传说,或者是作者的虚构。虽然有些故事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但因为加入了作者丰富的想像和创作理念,所以能够旧瓶装新酒,传达出独特的意蕴。

《聊斋志异》的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这是《聊斋志异》中很有思想价值的部分。

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3.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聊斋志异》里众多的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也多是蒲松龄在落寞的生活处境中生发出的幻影。

4.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理的作品。

除此之外,《聊斋志异》中还有其他一些篇章,有的颂扬了女子超人的智慧,如《颜氏》《狐谐》《仙人岛》;有的描写了儿童的胆量和计谋,如《贾儿》《牧竖》等;有的则纯是描述奇闻异事,如《偷桃》《口技》《海市》等;有的则是通过一些奇闻异事,表达一定的哲理和思考,比如《骂鸭》《狼三则》《螳螂捕蛇》等。[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