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中一个夏夜》林徽因诗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山中一个夏夜》

作品名称: 山中一个夏夜

文学体裁: 诗歌

创作年代: 近代

作者: 林徽因

《山中一个夏夜》近代诗人林徽因创作的一首诗歌。

诗歌原文

山中一个夏夜,深得象没有底一样;

黑影,松林密密的;

周围没有点光亮。

对山闪着只一盏灯———两盏象夜的眼,夜的眼在看!

满山的风全蹑着脚象是走路一样;

躲过了各处的枝叶各处的草,不响。

单是流水,不断的在山谷上石头的心,石头的口在唱。

均匀的一片静,罩下象张软垂的幔帐。

疑问不见了,四角里模糊,是梦在窥探?

夜象在祈祷,无声的在期望幽郁的虔诚在无声里布漫。

1931年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原名林徽音,出生于浙江杭州,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领导小组成员,梁思成妻子。林徽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主要设计者,主要文学作品有《你是人间四月天》《九十九度中》等。1955年4月1日,林徽因逝世。[1]

文学创作

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余,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1年4月,她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以“徽音”为笔名,发表于《诗刊》第二期。以后几年中,又在《诗刊》《新月》《北斗》、天津《大公报》《文学杂志》等,先后发表了几十篇作品。大部分是诗歌,也有散文、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她的诗多数是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受到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赞赏,奠定了她作为诗人的地位。当时,她曾被聘为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讲授《英国文学》课程,负责编辑《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还担任《文学杂志》的编委。她经常参加北平文学界读诗会等活动。1936年,平津各大学及文化界发表《平津文化界对时局宣言》,向国民政府提出抗日救亡的八项要求,林徽因是文艺界的发起人之一。[2]

人物贡献

建筑 东北大学校徽设计

20世纪20年代末期,时任东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的林徽因参加了由张学良出资发起的征集东北大学校徽图案大奖赛,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一举夺魁,拿下本次比赛的最高奖金。

保护奈良古建 1945年二战行将结束时,时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的林徽因受美军邀请,在即将执行的奈良轰炸图上为其标出了著名的文化古迹位置,以免被炸。值得一提的是林徽因一家在1937年11月与1939年1月两次险些于日军的轰炸中丧命,三弟林恒也于1941年在对日战争中阵亡。

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 八宝山革命公墓创建于1949年1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遵照周恩来建立革命烈士墓地、教育人民群众的指示,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晗受命建设革命公墓。在吴晗的领导下,北京市迅速成立了公墓筹备组,吴晗亲自率人勘察,最终选址在八宝山的护国寺兴建公墓。195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将八宝山的护国寺改建为公墓,并遵照周恩来的意见,将公墓定名为“北京市革命公墓”,作为革命烈士的安葬之处。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由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徽因设计,分为墓区和骨灰堂两部分。公墓内遍植苍松翠柏,庄严肃穆,是很多革命先烈最后的安栖之所。走在公墓里,吊唁那些于民族于国家立下大功的英魂,犹如在和历史对话,感叹沧海桑田,体会人间正道。

论文著作

林徽因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初步实现了他们在学生时代就怀有的心愿。应解放军的请求,编写《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1949年9月到1950年6月,还与梁思成合作写了《城市规划大纲》、《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等学术论文。为《新观察》等刊物撰写了10几篇介绍中国古建筑的通俗读物。

她发表有关建筑的论文主要有《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与梁思成合著)、《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的鉴别问题》(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国建筑史》(辽、宋部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梁思成、莫宗江合著)。

文学 在当时,知识分子是社会少数、精神贵族,像林徽因这样受过良好教育才貌出众的女子,更是凤毛麟角。她承认自己是受双文化教育长大的,英语对于她是一种内在思维和表达方式、一种灵感、一个完整的文化世界。中西文化融合造就了一个“文化林徽因”。她是诗人,一生写过几十首诗,在诗歌创作上受徐志摩影响很明显,但又有自己的特点。[3]

在文学方面,林徽因著述甚多,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代表作有《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林徽因诗集》(1985年)等。1931年3月,林徽因到香山双清别墅附近平房养病。先后发表诗《那一晚》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个夏夜》《笑》《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及短篇小说《窘》,《一天》《激昂》《昼梦》《瞑想》等诗篇几十首;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另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等。 [4]

参考资料

  1. [1],林徽因简介 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爱情故事如何! 趣历史,2013-05-11
  2. [2],林徽因的经典散文, 百分网 ,2018-06-16
  3. [3],浅析林徽因的文学创作是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继承的 , 搜狐网 ,2020-06-08
  4. [4],林徽因,这个被世人误解的绝世佳人 ,简书,201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