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贫乐道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安贫乐道法》是鲁迅写的一篇文章。    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世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别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首先点明自己的观点,即别人所教导的为人处世之道,虽然看似合情合理冠冕堂皇,但其实并不适用于自己。】

劝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开过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没有十全大补的功效。因此新方子也开不完,新近就看见了两种,但我想:恐怕都不大妥当。【此段由上文进一步引出他人所教导的为人处世之道之一——劝人安贫乐道,后文对此种教导的两个具体表现进行分析和驳斥。】

原文及解析

一种是教人对于职业要发生兴趣,一有兴趣,就无论什么事,都乐此不倦了。当然,言之成理的,但到底须是轻松一点的职业。且不说掘煤,挑粪那些事,就是上海工厂里做工至少每天十点的工人,到晚快边就一定筋疲力倦,受伤的事情是大抵出在那时候的。“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体之中”②,连自己的身体也顾不转了,怎么还会有兴趣?──除非他爱兴趣比性命还利害。倘若问他们自己罢,我想,一定说是减少工作的时间,做梦也想不到发生兴趣法的。【这是劝人安贫乐道的第一个实例,即“教人对于职业要发生兴趣”,看似合情合理,但实际情况是底层民众正遭受着残酷的剥削,所谓的“职业”都是极端艰苦和劳累的,如此条件下怎能对其“发生兴趣”?】

还有一种是极其彻底的:说是大热天气,阔人还忙于应酬,汗流浃背,穷人却挟了一条破席,铺在路上,脱衣服,浴凉风,其乐无穷,这叫作“席卷天下”。这也是一张少见的富有诗趣的药方,不过也有煞风景在后面。快要秋凉了,一早到马路上去走走,看见手捧肚子,口吐黄水的就是那些“席卷天下”的前任活神仙。大约眼前有福,偏不去享的大愚人,世上究竟是不多的,如果精穷真是这么有趣,现在的阔人一定首先躺在马路上,而现在的穷人的席子也没有地方铺开来了。【这是劝人安贫乐道的第一个实例,也就是穷人能够“席卷天下”,比富人还要逍遥自得,实际上那是无奈之举,而且“席卷天下”也只能在夏天好过些,若是冬天严寒,定然凄惨无比。】

上海中学会考的优良成绩发表了,有《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论》③,其中,有一段——

“……若德业已立,则虽饔飧不继,捉襟肘见,而其名德足传于后,精神生活,将充分发展,又何患物质生活之不足耶?人生真谛,固在彼而不在此也。……”(由《新语林》第三期转录)【以上引用会考中作文的原文。】

这比题旨更进了一步,说是连不能“充腹”也不要紧的。但中学生所开的良方,对于大学生就不适用,同时还是出现了要求职业的一大群。【此段是对上文所引用原文的议论和评价,原文要求只重视“精神生活和道德修养”不必重视“物质生活”,作者指出但看当时大学生毕业后积极谋求职业就知道原文所述不过是空话、套话、假话,也就是后文所谓的“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有这么的彰明较著,其实,据我的愚见,是大可以不必再玩“之乎者也”了──横竖永远是没有用的。【此段总结前文,进一步点明自己的观点,即不要再用冠冕堂皇的空话劝人安贫乐道了,在现实面前,如此做是毫无作用的。】

【注释】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八月十六日《申报·自由谈》。

②“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体之中”:西洋古格言,见罗马讽刺诗人朱味那尔的《讽刺诗》第十篇。

③《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论》:是一九三四年上海中学会考的作文试题。《新语林》第三期(一九三四年八月五日)载埜容《拥护会考》一文中,曾根据《上海中学会考特刊》引录了试卷中的这段文字。《新语林》,文艺半月刊,原徐懋庸主编,第五期起改为“新语林社”编辑,一九三四年七月在上海创刊,同年十月停刊。[1]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