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地雷战》焦晓雨执导电视剧(第44集)

《地雷战》是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山东卫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抗战剧,由焦晓雨执导,吴樾何翯郭昊伦张立于海董姝主演。该剧讲述了赵化龙等爱国人士在日军侵华时灵活巧妙地运用地雷战术抵制日本侵略者的传奇历史故事。该剧于2015年8月3日福建综合频道首播。[1]

目录

剧情简介

1943年抗日战争期间,胶东半岛海阳地区人民配合八路军展开敌后作战。村民赵化龙阴差阳错地毁掉了日军少佐小泉设计的阴谋,救出了根据地派来发展敌后游击队的李国强。赵化龙优异的表现使他被派到军区专门学习造雷技术。学习归来的赵化龙如虎添翼,根据每一次的战斗总结经验,在不同的战斗中研究发明不同的地雷,制造出一个个神出鬼没的地雷战场,炸得敌人胆战心惊,赵化龙也在战争的磨砺中成长和强大。小泉煞费苦心地请来排雷专家井上和赵化龙斗法;军区派来了化学专家汪霞协助赵化龙对付井上。日军几次击退游击队,赵化龙总结教训,在汪霞的帮助下,不断改进地雷技术,使井上无计可施。解放海阳城的战斗终于打响了,赵化龙带领游击队为攻城的八路军主力扫清障碍,小泉守城部队战败,被炸死在地雷阵中。赵化龙和他的部队又开赴新的战场。

角色介绍

赵化龙 演员 吴樾

海阳村民,阴差阳错下毁掉日军少佐小泉设计的阴谋,救出了根据地派来发展敌后游击队的李国强。后因自身优异突出的表现被派到军区专门学习造雷技术。学成归来后的他从各种战斗中总结经验,制造出一个个叫敌人胆战心惊的地雷战场。

汪缜 演员 董姝

汪缜,指导员,受军区指派,协助赵化龙对付日军的化学专家。后被日本鬼子抓住,严刑拷打下仍是不屈服。

赵二壮 演员 柯伯龙

赵化龙发小,从小一起长大,性格憨厚、为人率直,有着叫人心酸的坎坷经历。

幕后花絮

  • 《地雷战》中,吴樾首次出演农民。
  • 吴樾透露,为了追求逼真的效果,片场几乎全是真的炸点,而所有炸点他都亲自去完成,不用替身。
  • 该剧拍摄时正值严冬,可谓顶风冒雪,条件极其艰苦。不仅如此,由于剧情需要和导演对艺术的追求,大量危险爆炸戏和武打枪战戏很多,虽然各部门尽力避免事故,但还是难免受伤。
  • 吴樾自从进组后,两个多月期间一天未休,每天拍戏都在12小时候以上。期间因为意外被炸伤后依然坚持拍摄。
  • 《地雷战》一部剧下来用了近千斤炸药,单单“攻陷海阳”一场戏就用了60多公斤炸药。

剧集评价

电视剧版《地雷战》不论从情节内容还是人物情感上对这段传奇历史都有了更丰富的描述和扩充,剧中角色个性鲜明。(南报网评)

相对于经典的电影版《地雷战》,电视剧版《地雷战》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再现了抗战时期胶东人民用智慧、勇敢谱写的神奇历史。不只向经典致敬,更打造了一种情怀,进一步让年轻人体味抗战的艰辛,感受民间智慧的重量。(腾讯娱乐评)

该剧凭借“不雷人不做作”的真实抗战,巧妙的情节设计,鲜活的小人物塑造,细腻的感情线与豪放的兄弟情交错融合,勾起了中老年群体对红色经典作品的怀旧感情,同时凭借巧妙的感情设置又非常符合年轻群体的需求,将红色作品与当下创作环境进行巧妙的结合。(网易娱乐评)

第44集介绍

燕云飞被吉田带到操场上,戏园班子的乐手们全部到位,每个人拉奏不同的乐曲,助燕云飞表演戏曲。

赵化龙到团部找姜团长,商量造反起义,两人在团部秘密谈话,被二孬偷听。

日军在基地内存放大量毒气弹,用于对付中国军民,赵化龙一直未能查到存放毒气弹的地点,汪缜情急之下决定与姜团长假结婚,借机探查日方的毒气弹。

燕云飞唱了一天的戏,累得趴在地上无力再唱,吉田拿出一把手枪,逼迫燕云飞继续唱戏,燕云飞筋疲力尽已经站不起来,吉田开枪打死坐在布帘后面的一个乐手,转身离去继续观看燕云飞唱戏。

三炮只身一人闯入操场,握着两把手枪对着迎面冲来的日军士兵开枪,七八个日军士兵中弹身亡,余下的日军士兵与三炮肉博,三炮功夫高强,杀光操场内的所有日军士兵。

吉田立于操场外,拉奏二胡,面带微笑为燕云飞伴奏,三炮顿时怒起,大步流星向吉田冲过去。

藏在旁边的机枪手射出一窜子弹,准确无误打在三炮身上,燕云飞目睹三炮中弹倒地,悲愤交加向吉田冲过去。机枪手再次射出一窜子弹,燕云飞中弹倒在地上,用尽全力向三炮爬去。夜色变得沉重肃穆,在为一对不幸的恋人默哀,天地亦为之黯然失色。人活一世,能与所爱之人死在一起,此生无憾。

赵化龙与二壮出城,偶然抬头看到悬呆在城头上的三炮首级,三炮是赵化龙的师弟,赵化龙眼噙泪水悲愤交加,引起守卫注意,二壮索性出手杀掉守卫,与赵化龙迅速逃走。

二孬向行天顺提供情报,称偷听到姜团长准备造反,行天顺听完二孬的话吃惊不小,上门找到姜团长,得知女儿汪缜即将与姜团长结婚。

潘老七见吉田,欲将汪缜的真实身份说出来,行天顺及时赶到,开口与吉田说话,不给潘老七擦嘴的机会,文晓博趁机让潘老七先离去,帮助行天顺应付吉田提出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