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地雷战》焦晓雨执导电视剧(第4集)

《地雷战》是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山东卫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抗战剧,由焦晓雨执导,吴樾何翯郭昊伦张立于海董姝主演。该剧讲述了赵化龙等爱国人士在日军侵华时灵活巧妙地运用地雷战术抵制日本侵略者的传奇历史故事。该剧于2015年8月3日福建综合频道首播。[1]

目录

剧情简介

1943年抗日战争期间,胶东半岛海阳地区人民配合八路军展开敌后作战。村民赵化龙阴差阳错地毁掉了日军少佐小泉设计的阴谋,救出了根据地派来发展敌后游击队的李国强。赵化龙优异的表现使他被派到军区专门学习造雷技术。学习归来的赵化龙如虎添翼,根据每一次的战斗总结经验,在不同的战斗中研究发明不同的地雷,制造出一个个神出鬼没的地雷战场,炸得敌人胆战心惊,赵化龙也在战争的磨砺中成长和强大。小泉煞费苦心地请来排雷专家井上和赵化龙斗法;军区派来了化学专家汪霞协助赵化龙对付井上。日军几次击退游击队,赵化龙总结教训,在汪霞的帮助下,不断改进地雷技术,使井上无计可施。解放海阳城的战斗终于打响了,赵化龙带领游击队为攻城的八路军主力扫清障碍,小泉守城部队战败,被炸死在地雷阵中。赵化龙和他的部队又开赴新的战场。

角色介绍

赵化龙 演员 吴樾

海阳村民,阴差阳错下毁掉日军少佐小泉设计的阴谋,救出了根据地派来发展敌后游击队的李国强。后因自身优异突出的表现被派到军区专门学习造雷技术。学成归来后的他从各种战斗中总结经验,制造出一个个叫敌人胆战心惊的地雷战场。

汪缜 演员 董姝

汪缜,指导员,受军区指派,协助赵化龙对付日军的化学专家。后被日本鬼子抓住,严刑拷打下仍是不屈服。

赵二壮 演员 柯伯龙

赵化龙发小,从小一起长大,性格憨厚、为人率直,有着叫人心酸的坎坷经历。

幕后花絮

  • 《地雷战》中,吴樾首次出演农民。
  • 吴樾透露,为了追求逼真的效果,片场几乎全是真的炸点,而所有炸点他都亲自去完成,不用替身。
  • 该剧拍摄时正值严冬,可谓顶风冒雪,条件极其艰苦。不仅如此,由于剧情需要和导演对艺术的追求,大量危险爆炸戏和武打枪战戏很多,虽然各部门尽力避免事故,但还是难免受伤。
  • 吴樾自从进组后,两个多月期间一天未休,每天拍戏都在12小时候以上。期间因为意外被炸伤后依然坚持拍摄。
  • 《地雷战》一部剧下来用了近千斤炸药,单单“攻陷海阳”一场戏就用了60多公斤炸药。

剧集评价

电视剧版《地雷战》不论从情节内容还是人物情感上对这段传奇历史都有了更丰富的描述和扩充,剧中角色个性鲜明。(南报网评)

相对于经典的电影版《地雷战》,电视剧版《地雷战》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再现了抗战时期胶东人民用智慧、勇敢谱写的神奇历史。不只向经典致敬,更打造了一种情怀,进一步让年轻人体味抗战的艰辛,感受民间智慧的重量。(腾讯娱乐评)

该剧凭借“不雷人不做作”的真实抗战,巧妙的情节设计,鲜活的小人物塑造,细腻的感情线与豪放的兄弟情交错融合,勾起了中老年群体对红色经典作品的怀旧感情,同时凭借巧妙的感情设置又非常符合年轻群体的需求,将红色作品与当下创作环境进行巧妙的结合。(网易娱乐评)

第4集介绍

八路军队长李国强返回赵家庄,带回一支武功队,协助众人营救即将被日军轮船运走的落难村民。

高桥对行志远心怀不满,带兵到保安团找行志远的麻烦,行志远担心手下人被杀害,愿意从高桥胯下爬过,高桥命令手下人教训了行志远一顿,心满意足离去。

行志远无法忍受被高桥羞辱,当天晚上穿上夜行衣,蒙面杀害两名日军士兵。

高桥猜到是行志远所为,向吉田请战,吉田允许高桥率兵攻打保安团。

行志远带领手下逃出保安团,与高桥为首的日军发生激烈枪战。

日军人多势众,装备先进。行志远与几个手下趴在土堆后面应敌,已经没有进攻之力只能勉强招架。

一个副手奋不顾身冲出土堆,与日军士兵拼命,行志远在副手的掩护下逃走,往赵家庄方向跑去。

赵化龙听到枪声,在二丫一行人的协助下,在庄外的道路上埋下制好的地雷,高桥带兵追赶行志远,目睹手下被地雷炸得四脚朝天。

行志远甩掉了日军,向赵化龙辞行,保安团已经全军覆没,行志远决定寻找国军部队,继续从军与日方抗争到底。

人各有志,何况行志远的目的是抗日,赵化龙依依不舍送走了行志远,晚上溜到日军三队基地外面埋下地雷,实验地雷的爆炸力量。

吉田将行志远押到海边,行志远无视高桥手中的军刀,跪在地上面无表情。随他一起的潘老七早已吓得面如土灰,连声不迭向吉田求饶。

赵化龙向文晓裳借羊,打算利用羊群踩雷,奇袭驻守在海边的日军。文晓裳虽然心疼从小养到大的羊群,但还是将所有羊全部借给了赵化龙。

儿子行志远背叛日军逃之夭夭,行天顺意识到自己求饶也不管用,于是一心求死。

吉田并非有勇无谋之辈,心知日军入侵中国还需伪军协助,命令高桥在行志远的协助下镇守行家村,切断海阳城到青岛的交通路线,以防八路军与村民们结为统一战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