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修女安魂曲》威廉·福克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修女安魂曲》威廉·福克納

圖片來源

《修女安魂曲》威廉·福克納

《修女安魂曲》是威廉·福克納的一部長篇小說,但實際上是一部三幕劇。這也是福克納唯一的戲劇作品。

1956年9月20日,由阿爾貝·加繆執導《修女安魂曲》(Requiem for a Nun, 1951)的主要部分極具挑戰性地以戲劇形式呈現[1]

作者簡介

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 1897年9月25日-1962年7月6日),美國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意識流文學 在美國的代表人物,1949年 諾貝爾文學獎 得主,獲獎原因為“因為他對當代美國小說做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

他一生共寫了19部長篇小說與120多篇短篇小說,其中15部長篇與絕大多數短篇的故事都發生在 約克納帕塔法縣 ,稱為“ 約克納帕塔法世系 ”。其主要脈絡是這個縣杰弗生鎮及其郊區的屬于不同社會階層的若干個家族的幾代人的故事,時間從 1800年 起直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以后。世系中共600多個有名 有姓 的人物在各個長篇、短篇小說中穿插交替出現。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喧嘩與騷動》。[2]

194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3]

內容簡介

故事的主角是曾於《聖殿》中出現的譚波爾,這時已嫁給葛文·史蒂文斯。她被舊日情人的弟弟手持往日的情書敲詐,違願與其私奔。黑人女僕南茜不讓譚波爾離開,殺死了她的孩子。譚波爾覺得錯全在自己,向州長祈求赦免南茜的死罪,卻終於失敗。[4]

戲劇

1956年9月20日,《修女安魂曲》由阿爾貝·加繆執導,在馬圖蘭-馬塞爾·埃朗劇院首次公演。 [5]

目錄

第一部分 第一场景

第一部分 第二场景

第一部分 第三场景

第二部分 第四场景

第二部分 第五场景

第二部分 第六场景

第二部分 第七场景

加缪答记者问(摘要) 一

加缪答记者问(摘要) 二

加缪答记者问(摘要) 三

加缪答记者问(摘要) 三

問:阿爾貝·加繆和威廉·福克納相會,能向我們提供第一部現代悲劇嗎?

答:這個背景已經告訴我們,一種有力的偵探因素進入這齣悲劇。況且,所有悲劇都包含這種因素。瞧瞧《厄勒克特拉》或者《哈姆雷特》吧。福克納深知這一點,便從報上刊登的社會新聞中尋找他作品中的人物,而且樂此不疲。

因此,要有一個秘密,還有一種衝突。這種衝突使人物與他們的命運相對立,並且在他們接受這種命運的結局中得到解決。這就是古典悲劇的鑰匙。福克納運用這種鑰匙,打開了現代悲劇的道路。他這部作品,雖然不是為舞台創作的,卻完全具有戲劇的那種緊張氣氛。在我看來,是最接近某種悲劇理想的一部作品。

問:現代悲劇這個問題,我認為一直令您感興趣。正是由於這種原因,您才同意將這部《安魂曲》搬上舞台嗎?

答:是這個原因。還有我對我認為美國最偉大的小說顯而易見的讚賞。要知道,我們生活在一個高度悲劇性的時期,而這個時期還沒有戲劇。福克納讓人隱約看到,我們時代的悲劇性,終於到了能孕育出悲劇的時候了。

問:全部困難不是恰恰在於,讓現代人講一種悲劇語言嗎?

答:當然了,不過,但願我已經克服了這種困難。福克納的急促喘息的語言風格,正是痛苦的特點……

問:痛苦,他的整個宗教的基礎……

答:對呀!奇特的宗教,在他最後一部作品《寓言》中表達得更清楚,其像徵讓人隱約看到,通過痛苦和屈辱有望贖罪。在這裡,他把傳遞他這信息的任務,交給了殺人兇手和娼妓南茜·曼尼戈,這並不是偶然的。

問:他這書名“修女安魂曲”的含義,他向您解釋了嗎?

答:他?怎麼可能。我只見了他十分鐘,他連三句話都沒有對我講,沒有解釋。一旦了解妓院和監獄在他的世界所起的作用,這書名的全部含義也就不言自明了。南茜和坦普爾就是兩位修女,進入卑鄙和贖罪的修道院。

問:福克納的信仰無論怎樣模糊,不是同您本人的不可知論相衝突嗎?

答:不錯,我不相信上帝。然而,這不等於我是無神論者。我甚至可以同意邦雅曼·貢斯當的觀點,認為不信教是某種庸俗的……對,過時的東西。

問:可否把這視為您的思想某種變化的信號呢?而且對福克納的這種興趣,不是預示可能轉而贊成教會的精神,即或不是讚成教會的信條嗎?《墮落》的一些讀者不禁抱有這種希望。

答:其實他們這樣看沒有任何依據。我那位法官——懺悔者不是說得明明白白,他是西西里人或爪哇人嗎?連基督徒的一點兒影子也沒有。同他一樣,我對他們當中的任何一人都非常友好。我讚賞他生活的方式、死的方式。我缺乏想像力,不能追隨他多遠。順便提一句,這是我同那個讓-巴普梯斯特·克拉芒斯的唯一共同點,而有人硬要把我和他等同起來。這本書,我真希望把它取名為“我們時代的英雄”。起初它僅僅是一部長中篇,收進明年一月要出版的名為“流放與王國”的集子裡。不過,我談起話來就收不住了:繪一幅肖像,一個小先知的肖像,如同今天到處碰到的那種人。他們什麼也沒有預言,僅僅在自責的同時指責別人。摘自《世界報》(1956年8月31日)[6] [7]

《修女安魂曲》經典語錄

過去從未過去,過去尚未結束。[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