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梁」記事(明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學堂梁」記事》是中國當代作家明白的散文。
作品欣賞
「學堂梁」記事
若是提及「宇泰山」的名字來可能無人問津。筆者無奈便同「天蓬山寨」景區蹭個「臉熟」,要想得知「天蓬山寨」景區的話只需上網「百度」准能了如指掌。
古老的「天蓬山寨遺址」和宇泰山背靠背,宇泰山鄰靠在天蓬山寨的南邊,宇泰山方圓約四五公里,海拔近千米。毫無名氣的一座山介紹起來很是費勁,聽聞者也深感乏味吧!
宇泰山的半山腰間繁衍生息着七十多戶人家,基本上是由「後院子」、「前院子」和「坪地院子」三個大院落圍繞構成一個村民小組,上世紀叫做「生產隊」,每個院子居住着近二十多戶人家。「學堂梁」恰恰地處在這三個大院子環繞的中心點上,地勢凸起的一個小山丘而已。
如今的學堂梁已經名不符實了,與宇泰山七零後這代人記憶中的學堂梁可謂是面目全非:既不見了曾經的「學堂」,開挖新修的通村水泥路也讓這道「梁」變得平坦許多,不變的是一粱兩邊依然是肥沃厚重的黃土地,養育着一代代宇泰山人。但「學堂梁」留給七零後這代人的回憶和故事卻依然記憶猶新,如在夢前的昨天裡一般,講起來如數家珍……
學堂是學校的舊稱。唐代韓愈有《秋懷》詩:「學堂日無事,驅馬適所願。」 清朝趙翼《己未元旦》詩:「青紅省記兒童事,七十年前上學堂。」
記憶中,宇泰山的「學堂梁」是有一所學堂高高在上的,標準的坐北向南矗立着土木結構的一排青灰大瓦房加一大操場構成。大瓦房西頭是一間老師辦公兼休息的房子,中間緊連着三間房大的一通間教室,東頭是一間儲放雜物的房子,其外面鑲嵌着一個吊樓式廁所,學堂屋檐下一排粗壯黝黑的木柱見證着她的歷史悠久了。據閱歷豐富、年歲最高的老人講:宇泰山的學堂始建於舊社會裡,起初是一所私塾。新中國成立後「學堂梁」的學堂幾經修繕後既是孩子們上初小的學校,也是村組集會辦公的地點,條件所限只能二合一了。於是學堂的操場常常也成了全村人集會的大會場,是宇泰山的中心點也是重點地帶,發生過大大小小數不盡的故事:批鬥會,「賽詩場」;選舉會,「鬧社火」……成為宇泰山一代代的人生閱歷和時代的紀念。
「學堂梁」曾是七零後的童年樂園,在還是「小孩兒盼過年」的年齡里,每到大年三十晚上,一粱三院的孩子們匆匆吃過團圓飯,穿着一新,急急忙忙提着心儀的花燈籠成群結隊飛一般趕往「學堂梁」的大操場上。別小看那些花燈籠,都是孩子們臘月底就早早纏着大人給準備材料,有孩子為此年年哭鼻子。手巧的孩子會親自動手做成心儀的燈籠框架,用攢下的各色彩紙剪出各種圖案,又親自一塊兒一塊兒糊貼在稱心的燈籠架上晾乾才算大功告成。然後期待年三十晚上,吃過年夜飯之後,大人才發給每人一支嶄新的紅蠟燭,小心翼翼的點燃安放在花燈籠里。興高采烈的相聚在學堂梁操場上,孩子們別提有多高興,個個手裡提着大大小小的花燈籠,閃閃燈光映着一個個笑臉,在花花綠綠的衣服間竄來竄去,年長的招呼着年幼的,同院子的互相吆喝着,大呼小叫的來來回回在學堂梁唯一寬闊的操場上瘋跑着、嬉戲着,相互指指點點攀比着誰的燈籠最好看?誰的燈籠最亮堂?時而夾雜着哭了鼻子的爭吵聲,時而又聽見一起歡唱着兒歌,歡聲笑語迴蕩在宇泰山的漫山遍野中,響徹在學堂梁的記憶里……
「學堂梁」也曾是七零後接受啟蒙教育的「伊甸園」。設施簡陋的學堂里曾來來去去好多位可敬的師者:難忘運志老師的正直無私、認真規矩;儀銀老師的踏實沉穩、心細嚴謹;一生嫁在宇泰山的白玉老師愛生如子、積勞成疾等等。他們雖已去世多年,但永遠活在七零後一代的心中,感恩他們當年安貧樂道而無私的師愛……
「學堂梁」,一個烙在遊子魂牽夢繞中的傳奇;一方大地上崛起的平凡小丘;一段宇泰山人刻骨銘心的記憶;一座筆者初心不忘的紀念碑!
「學堂梁」值得記起的事兒太多太多,拙筆只是在這裡 「冰山一角」的贅述一點點兒罷了。 [1]
作者簡介
毛加明,筆名明白,陝西商洛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陝西省詩詞學會與散曲學會會員,商洛市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