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射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β射線 | |
---|---|
β射線實際上是高速運動的電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質量很小,為α粒子的17360。β粒子通過物質會與物質發生電離、激發、散射和韌致輻射三種作用。
天然放射系列的核素放出的β粒子的能量從0~4(MeV)。但鑑於β粒子的性質,一般情況β射線的穿透能力比α射線大約大100倍左右,能穿透幾毫米厚的鋁片。[1]
中文名稱 : β射線
來 源 : 放射性原子核發射電子和中微子
輻射防護 : 時間,距離,屏蔽
速 度 : 光速的99%
危 害 : 引起病變、導致死亡
別 名 : β粒子流、貝塔射線
目錄
簡介
高速運動的電子流0/-1e,貫穿能力很強,電離作用弱,本來物理世界裡沒有左右之分的,但貝塔射線卻有左右之分。貝塔粒子即β粒子,是指當放射性物質發生β衰變,所釋出的高能量電子,其速度可達至光速的99%。在β衰變過程當中,放射性原子核通過發射電子和中微子轉變為另一種核,產物中的電子就被稱為β粒子。在正β衰變中,原子核內一個質子轉變為一個中子,同時釋放一個正電子,在「負β衰變」中,原子核內一個中子轉變為一個質子,同時釋放一個電子,即β粒子。[2]
發現歷史
1896年貝克勒爾發現天然放射性之後,居里夫婦從瀝青中提取出了天然放射性單質元素釙和鐳,用信服的實驗結果證實了自然界中確實存在放射性元素,從此拉開了放射性研究的序幕。為了進一步了解所謂的「放射性」究竟是什麼物質,英國的物理學家盧瑟福開展了幾個關鍵性物理實驗,並由此建立起了物理學的一個新的分支——原子物理學。
1897到1899年間,劍橋大學的盧瑟福在貝克勒爾的發現基礎上,針對放射元素鈾的發出的射線做了深入的研究。我們知道天然射線穿透能力很強,可以使厚紙包裹的底片感光。為了研究天然射線究竟能穿透什麼材料,盧瑟福試着用層層鋁箔把鈾鹽包裹起來。他發現天然射線實際上存在兩種,一種可以很輕易地用紙或單層鋁箔就可以擋住,而另一種需要多層鋁箔才能包住。於是盧瑟福用希臘字母把前者命名為α射線,後者命名為β(貝塔)射線。不久,法國物理學家維拉爾從鈾鹽中又發現了一種穿透力更強的射線,稱為γ射線。[3]
相互作用
電離和激發
電離:β粒子的比電離值比相同能量的α粒子小很多,帶電粒子通過物質時,在徑跡上將產生很多離子對,射線在單位路程上產生的離子對數目被稱為比電離或電離密度。對於單能快速電子,在空氣中的比電離值與電子的速度有關,速度越大,比電離值越小,(-dE/dx)也越小,穿透本領也越強。
物質原子電離(內層電子電離後外層電子補空位)後發射特徵X射線:快速電子將殼層電子擊出原子之外,該殼層就產生了空位,當外層電子向內層躍遷時,將兩殼層間的能量差以X射線的形式發射出來,這種X射線具有確定的能量。
激發:物質原子激發(內層電子受激躍遷後退激)後發出可見光和紫外線:快速電子與物質相互作用時,還會將物質中的原子的價電子激發至更高的能級,而他們返回基態時,會發出可見光和紫外線,這些次級輻射總稱為熒光。
散射和吸收
散射:β粒子與靶物質原子核庫侖場作用時,只改變運動方向,而不輻射能量,這種過程稱為彈性散射。由於電子的質量小,因而散射角度可以很大(與α粒子相比,β粒子的散射要大得多),而且會發生多次散射,最後偏離原來的運動方向。同時,入射電子能量越低,及靶物質的原子序數越大,散射也就越厲害。β粒子在物質中經過多次散射其最後的散射角可以大於90°,這種散射成為反散射。
吸收:β粒子在一些束縛能比較大的靶材上穿過時,由於能量有限,當能量耗盡時還未穿出,就有可能被靶材原子所束縛,從而被吸收,稱為介質原子核外電子的一員。其穿透距離(通常稱為射程,記為R)與入射粒子能量大小有關。
電磁輻射
軔致輻射:當電子經過原子核附近時受庫倫場的加速會輻射電磁波,稱為軔致輻射。輻射損失率與原子序數的平方成正比,即電子打到重元素中,容易發生軔致輻射。重帶電粒子穿透介質時也有類似的輻射能量損失,只是因為質量較大而被忽略。
切倫科夫輻射:電子穿過介質時會使原子發生暫時極化,原子退極化時會發射波長在可見光範圍內的電磁波,稱為切倫科夫輻射。(盧希庭教授解釋)
另解:當電子在介質中運動速度v超過電磁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時,即v>c/n(n為介質折射率),會在某一特定方向發射電磁波,稱為切倫科夫輻射。(楊福家院士解釋)
正負電子
除負電子能發生的一系列作用外,正電子被慢化至靜止狀態時還會發生正負電子的湮沒(annihilation),向相反方向發射兩個湮沒光子,兩個光子的能量均為0.511Mev。
β射線的危害
β射線是一種帶電荷的、高速運行、從核素放射性衰變中釋放出的粒子。人類受到來源於人造或自然界(氚,C-14等)β射線的照射,β射線比α射線更具有穿透力,但在穿過同樣距離,其引起的損傷更小。一些β射線能穿透皮膚,引起發射性傷害。但是它一旦進入體內引起的危害更大。β粒子能被體外衣服消減、阻擋或一張幾毫米厚的鋁箔完全阻擋。
電離輻射是一種有足夠能量使電子離開原子所產生的輻射。以下簡稱為輻射。一種輻射來源於一些不穩定的原子,這些放射性的原子(指的是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同位素)為了變得更穩定,原子核釋放出次級和高能光量子(γ射線)。上述過程稱為放射性衰變。例如,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核素鐳,氡,鈾,釷。此外,存在於人類活動(例如在核反應堆中的原子裂變)和自然界活動,同樣它們也釋放出電離輻射。在衰變過程中,輻射的主要產物有α,β和γ射線。X射線是另一種由原子核外層電子引起的輻射。
電離輻射能引起細胞化學平衡的改變,某些改變會引起癌變。電離輻射能引起體內細胞中遺傳物質DNA的損傷,這種影響甚至可能傳到下一代,導致新生一代畸形,先天白血病…在大量輻射的照射下,能在幾小時或幾天內引起病變,或是導致死亡。[4]
輻射防護
針對輻射的來源,輻射的危害。我們如何保護自己免受過量照射,在輻射防護中有三個主要因素:[[時間]、,距離、屏蔽。
1、時間
當你在輻射源附近時,你必須近可能留駐較短的時間,以減少輻射的照射。我們試想假設我們去海濱度假,例如你花費大量時間在在海濱上,如此你將暴露在太陽下,最後被太陽灼傷。如果你花費較少的時間在太陽下,而更多的時間在陰影處,你不至於被太陽灼傷。
2、距離
越是遠離輻射源,你將受到越少的照射。我們試想一場室外音樂會,你可能坐在表演者面前,或是坐在離舞台50碼的距離,或是坐在穿過街道的公園的草地上,你的耳朵將受到不同的刺激。你坐在表演者面前,你的耳朵將受到損傷。50碼處,你將接受平均水平。如果是坐在遠處的草坪上,你也許根本聽不見所舉行的音樂會。輻射暴露如同上述列子,越是靠近源,你受到損傷的幾率越大,越是遠離,照射越低。β粒子一般具有很強的穿透力能力,它在空氣中能走幾百厘米的路程,也就是說它們可以穿過幾毫米厚的鋁片。
3、屏蔽
如果你在輻射源周圍增加屏蔽,你將減少照射。這如同在雨天,你沒有傘的保護,將被淋濕。但是在傘的庇護下,一切照舊。
用途
醫療作用
貝塔射線放射源有很廣泛的用途,尤其在醫療診斷、成像和治療領域。
1、碘-131用於甲狀腺疾病的治療,例如甲狀腺癌和突眼性甲狀腺腫(甲狀腺亢進的一種)。
2、磷-32用於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研究。
3、鍶-90常作為放射性示蹤劑應用於醫學和農業研究。
4、氚用於生命科學和藥物代謝研究以保證新藥物的安全性。氘還用於發光的飛機、商業出口指示牌、發光的鐘面、計量器和腕錶。
5、碳-14是用於判斷30000年內的有機物年歲的可靠工具。
工業監測
貝塔射線放射源還廣泛應用於工業儀器,如工業測厚儀,這主要是利用貝塔射線微弱的穿透能力來測量很薄的物質厚度。
β射線揚塵監測系統主要是針對揚塵進行檢測,揚塵污染不僅會污染環境,也會對人體造成危害。降低揚塵污染首先要進行檢測,貝塔射線揚塵監測系統可自動測量和記錄濃度,採用的是貝塔射線吸收法的工作原理,將C-14作為發射源,其發射恆定的高能量電子,樣品空氣通過切割器以恆定的流量經過進樣管,顆粒物截留在濾膜上。[5]
β射線通過濾膜時,能量發生衰減,通過對衰減量的測定計算出顆粒物的質量,根據採樣流量、採樣時間和濾膜面積來計算實際狀態下環境空氣中顆粒物的濃度。該設備適用於建築工地、道路施工、工廠廠界等顆粒物的在線監測。
β射線揚塵監測系統主要監測哪些地方:
1、工地揚塵監測
2、工廠顆粒物監測
3、道路揚塵監測
4、礦山揚塵監測
相關視頻
貝塔射線測厚儀工作原理
參考來源
- ↑ 什麼是α射線、β射線、γ射線 ,搜狐網,2018-05-09
- ↑ β射線的危害,道客巴巴網
- ↑ 1899年 盧瑟福發現α射線和β射線,個人圖書館網,2020-01-25
- ↑ β射線的危害,道客巴巴網
- ↑ β射線揚塵監測系統功能介紹,儀表網,201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