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腸題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腸題湊是中國春秋時期至漢朝時的墓葬型制,和玉衣、梓宮、便房、外藏槨同為帝王規格陵墓的組成部分,使用者主要是皇帝及其妻妾、寵臣及諸侯國國王與王后,但經朝廷特賜,一些勛臣貴戚也可使用。比如,《漢書》「霍光傳」記載,漢宣帝曾賜霍光黃腸題湊入葬。

黃腸題湊中的「黃腸」指黃心的柏木,「題」指題頭,即木材接近根部的一端,「湊」指向內聚合。黃腸題湊就是用黃心柏木在棺槨外壘疊起來,全部題頭向內。代表作是西漢廣陵王劉胥墓葬,雖無類似馬王堆漢墓之葬品(已被盜多次),葬制本身十分考究。

到了東漢,黃腸石逐漸取代黃腸木,黃腸題湊逐漸絕跡[1]

簡介

「黃腸題湊」,是帝王一級使用的槨室,等級最高。即槨室為四周用柏木枋(即方形木)堆成的框型結構。

所謂「黃腸」, 顏師古注引蘇林的說法即黃心的柏木,就是去皮後的柏木,即堆壘槨室所用的柏木枋木心色黃。因題湊用的木材都是剝去樹皮的柏木枋(椽),以木色淡黃而得名。

墓葬中的「題湊」結構,據文獻記載,至遲在戰國時期已經出現,但缺乏實物的證據。從已有的漢代考古材料可知:「題湊」在結構上的基本特點,一是層層平鋪、疊壘,一般不用榫卯;二是「木頭皆內向」,即題湊四壁所壘築的枋木(或木條)全與同側槨室壁板呈垂直方向,若從內側看,四壁都只見枋木的端頭,題湊的名稱便是由這種特定的方式衍生出來的。

「黃腸題湊」皆發現於豎穴 木槨墓中。例如,長沙象鼻嘴1號墓、北京大葆台1號墓等都使用了黃腸題湊。「黃腸題湊」指西漢 帝王陵寢槨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壘成的框形結構。棺槨周圍用木頭壘起一圈牆,上面蓋上頂板,就像一間房子似的,外面還有便房。天子以下的諸侯大夫、士也可用題湊。但一般不能用柏木,而用松木及雜木等。但經天子特許,諸侯王和重臣死後也可用黃腸題湊,如漢 霍光死,漢宣帝「賜給 梓宮、 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

詳細介紹

黃腸題湊 是流行於秦漢時期的一種特殊葬制,其使用者主要是帝王及其妻妾,還有皇帝特許的寵臣。三國時魏人蘇林在注釋《 漢書· 霍光傳》中釋該詞時說: 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木頭皆內向,故曰題湊。 即黃腸是指墓葬的材料和顏色(柏木黃心), 題湊是指墓葬的形式和結構(木頭皆內向)。 黃腸題湊是西漢中期才出現的名稱,而在此之前,則稱為題湊。黃腸題湊葬制在史書中有這樣一些記載:《漢舊儀》 武帝墳高二十丈,明中高一丈七尺,四周二丈,用梓棺黃腸題湊。 《漢書·霍光傳》: 光薨,上及 皇太后親臨光喪……賜……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臧槨十五具。 《漢書·董賢傳》: (帝)令將作為賢起冢塋陵旁,內為便房,剛柏題湊。 《續漢書·禮儀志》: 治黃腸題湊,便房如禮[2]。 《鹽鐵論·散不足》: 今富者繡牆題湊,中者梓棺楩槨。 目前最早的黃腸題湊墓發現於 河北石家莊市 小沿村,墓主身份屬諸侯王,時代約當西漢早期。題湊木與槨壁板呈垂直方向壘砌於槨室四周,木頭皆內向,題湊前壁略呈方形,長寬各約4米,直達墓道盡頭,因墓在歷史上被盜挖而燒毀,詳細情況不得而知。

在長沙湘江西岸咸家湖畔發現的象鼻嘴一號墓和陡壁山一號墓為了解 黃腸題湊 葬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這兩座墓都是帶斜坡 墓道的岩坑豎穴墓,研究者們認為可能分屬於西漢某位長沙王和他的妻子。象鼻嘴一號墓坑口長20米,寬18米,坑深7.9米,底部置木結構的 甬道、題湊、前室、後室、兩層迴廊以及兩重木槨和三重套棺。題湊由908根柏木壘成,圍在外槨四周,並略低於外槨,平面呈凸字形,前、後壁寬13.2米,兩側壁長14.1米。題湊木寬25米,厚0.3米,長度在1.5~1.7米左右。題湊內的外槨空間分前室、內槨和 迴廊三部分,內槨內設後室,中央置放三重套棺,左右和後方三面有內迴廊,分為七室, 外槨迴廊也分十二室,各小室分別放置陶器、漆器絲織物、冥錢等隨葬品。陡壁山一號墓的黃腸題湊是在外槨壁板四周用179根粗大的黃心柏木壘成,其中,東邊壘三層,每層東西方向鋪15根,共45根;南北兩邊各壘三層,每層南北方向鋪18根,共54根;西邊通墓道只壘二層,每層東西方向鋪13根,共26根。四邊高度都低於槨室外壁板。南北兩邊最下層的第四、十、十六三根木枋都是平鋪壘疊,沒有榫卯扣接。現存最長的黃腸木為1.17米,最短的(有被盜掘者砍斷的痕跡)為0。27米,多數殘長0.7~0.9米,均為0.4米左右的見方。槨頂和題湊外圍填塞木炭和白膏泥,起防潮和密封的作用。

視頻

黃腸題湊 相關視頻

「黃腸題湊」究竟有何講究?為何說它是漢墓頂配?
古代帝王墓中的「黃腸題湊」,到底是什麼?為何讓盜賊懼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