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

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
圖片來自Twittear

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1] ,(簡稱鹽糖),是一家以砂糖產銷為本業的日本製糖企業。

目录

簡介

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於1903年12月創立於日治時期臺灣塩水港庁下岸内庄。

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是台灣日治時期四大製糖會社中規模最小者。

台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的原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總社辦公室為日治時期明治41年(1908年)仿歐洲古典式建築之技術與藝術建造,做為其當時事務所及會議室之用;二戰後為台灣糖業公司第四區分公司辦公室,內有工務、農務、運輸組及實驗改良場,後為業務課辦公室,最後為物料股辦公室。

歷史沿革

二戰

1903年(明治36年),(舊)鹽水港製糖會社日治時期臺灣鹽水港廳岸內庄正式創立。

1907年3月(明治40年),社名更名為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並於東京證券市場公開上市,本社位於臺南州新營街。同年,荒井泰治新成立臺東拓殖株式會社。

1909年5月20日 (明治42年),台湾最初的糖業旅客鐵路開始營業(新営庄-塩水港間)。

1910年(明治43年),合併高砂製糖

1914年8月(大正3年),合併臺東拓殖株式會社,更名為鹽水港製糖拓殖株式會社

1920年,鹽水港製糖拓殖株式會社再次更名為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並增資至2500萬日圓,使鹽水港製糖成為當時臺灣東部地區最大的企業機構。

1921年,鹽水港製糖於花蓮港鳳林馬太鞍設立花蓮港製糖所大和工場,每日壓榨甘蔗量為1,000公噸,並以鳳林的北清水溪為原料採集區界線;因大和工場設置初期原料供應不穩定,其與花蓮港製糖所壽工場經常相互支援。隨著製糖重心逐漸南移,1929年大和工場的產量開始超過壽工場,成為鹽水港製糖在花東地區的生產主力。

1927年2月(昭和2年),合併林本源製糖

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後,1945年11月(昭和20年),鹽水港製糖在臺灣的資產被國民政府接收,同大日本製糖臺灣製糖明治製糖的在臺資產皆併入臺灣糖業公司

其中,位於花蓮的大和工場則被更名為花蓮港糖廠,隸屬於臺灣糖業公司第四分公司;因壽工場受損較嚴重且產量小於大和工場,故臺糖決定將其廢棄。另外,在日本內地的資產則成為塩水港精糖株式會社延續至今。

製糖工場


文化資產

原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總社辦公室

原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總社辦公室,為建於1908年的仿歐洲古典式建築,作為當時的事務所及會議室使用。戰後為台灣糖業公司第四區分公司辦公室,內有工務、農務、運輸組及實驗改良場,後為業務課辦公室,最後為物料股辦公室,目前閒置中。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 《臺灣會社年鑑》
  • 《日本鐵道旅行地圖帳 朝鮮・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