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陳美汀 | |
---|---|
陳美汀 台灣石虎(豹貓 學名:Prionailurus bengalensis)保育人士、學者,成大歷史系學士、德州農工分校農場與野生動物管理碩士、屏科大生物資源研究所博士。台灣第一個投入石虎研究的人,因研究石虎超過二十年之久,有「石虎媽媽」之稱,現任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理事長。曾任職台北市立動物園、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研究專長為石虎生態與社區保育。[1]
個人經歷
喜歡山,也喜歡貓,貓在陳美汀人生版圖中佔據了重要位置,以致後來她雖然讀成大歷史系,畢業後卻基於「想為貓科動物做一點事」的動機,到台北市立動物園擔任動物照護員兩年。她志在野生動物保育,但動物園在這一塊貢獻度低微,與幾位老師商量的結果,決定到美國讀研究所,並以貓科動物為研究對象,而台灣貓科動物只有雲豹和石虎,雲豹幾乎已經宣告滅絕,石虎是唯一選擇。
1998年開始投入研究石虎,2004年第一次在苗栗山區拍到石虎蹤跡。2005年,她考進野生動物研究所,研究台灣僅剩的一些野生貓科動物,台灣雲豹已絕種,只剩下俗稱山貓的台灣石虎,總數也只剩300、400隻,石虎晝伏夜出,除了南部零星的棲地,多半就在竹苗一帶淺山活動,陳美汀因此需要經常入山放觀測相機,但卻在苗栗山區的溪床上被虎頭蜂叮了100多針,加護病房待10幾天,換血洗腎。[2]
2012年開始在通霄鎮的楓樹窩社區推動友善耕作,營造無毒的生態環境,號召農民投入無毒耕作,因為能保護石虎棲地,所以種出來的米又被稱為是「石虎米」。2019年林務局與台鐵合作推出的里山動物列車2.0版的概念,就是以楓樹窩社區的故事為發想,打造石虎列車,車箱內以里山地景及動物為意象,讓旅客一上車就被可愛的動物包圍,同時也希望藉此讓大家重新思考,如何讓像石虎這樣的里山動物與人類能夠共存、維繫和諧關係。
2017年,台灣石虎保育協會成立,出任第一屆理事長。2018年,發起「救救臺灣石虎」計畫,外界熱烈支持募集近760萬元資金,超出原本預計的五倍以上,準備改造一百間雞舍,避免石虎和雞農起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