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橋吹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金橋吹打 |
金橋吹打是重慶市萬盛區金橋鎮的漢族民間音樂,屬於吹打樂種。有喜慶類、生產生活類、喪事類、民間傳說類等類別,有花燈、大曲牌、朝牌、宮堂等曲牌和品打、刁打、散打、干打、夾打、刁散打、竹葉吹奏、口哨等演奏技藝,曲目達一千餘首。金橋吹打有音域寬、音量大、力度厚、音色明快、穿透力強等特點。特別是「馬風聲」派,風格尤其突出。金橋吹打在四川省、重慶市的演出比賽中多次獲獎,重慶市文化局命名金橋鎮為「吹打樂之鄉」,金橋吹打為「巴渝十大民間藝術」之一。2006年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內容
中文名:金橋吹打
地 區:重慶
分 類:音樂
歷史淵源
「金橋吹打」 原名「青山吹打」, 始於公元7-13世紀的唐宋時期 。它文化底蘊深厚,曲目繁多,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是 重慶巴渝漢族民間吹打中最具代表性、最有影響的「巴渝民間十大藝術」之一。在一些流傳下來的漢族民間吹打樂中,可以看到在樂曲形式及曲牌名稱方面與唐、宋音樂有十分緊密的聯繫。金橋吹打「馬風派」第三代傳人向紫欽所著吹打著作中說:鑼鼓是由唐朝起,因為臣子死亡,陰魂不散。鑼響鼓鳴,清吉泰(太)平。將他歷史演唱,金殿安樂無事。每個百官歸天之時就為鑼鼓起事也。
傳承發展
孕育期
「金橋吹打」經歷了由產生初期生產、生活、戰鬥中鼓舞唱和到14-17世紀的元明時期的逐漸轉型,且曲目日臻成熟。
發展期
金橋吹打在17-20世紀的清代出現轉折,形成了在漢族民間吹打中獨樹一幟的「馬風派」吹打風格,器樂配備齊全,曲目更加完善。從馬風派傳承始祖劉多二算起,可查弟子到21世紀初已有六代。「馬風派」吹打歷經數百年的傳承和發展,劉多二、劉漢卿、楊卜然、向義雲、劉志雲、向紫欽、翁慶華、張登陽等一大批民間藝人作出了重大貢獻。
鼎盛期
1949年後,金橋吹打得到長足發展,從藝農民大量增加,其成熟的藝 術成就獲得過眾多榮譽: 1957年收集整理的吹打曲目《鬧春耕》獲得重慶市農村文藝調演一等獎;並於1958年代表 重慶市民間音樂出席在成都舉行的全省群眾文藝匯演二等獎。之後《蛟龍翻身》、《蜜蜂圍着菜花飛》、《慶豐收》、《喜鵲牌》、《點江曲》等改編節目連續在省、市各種演出中獲獎。1985年的民間器樂集成中,300多首曲目編入《中國民族民間器樂集成》,存入國家藝術寶庫。1992年、1999年,中央電視台兩度來萬盛拍攝金橋吹打專題,播出後引起很大反響。金橋吹打一度達到鼎盛繁榮的顛峰。當時,金橋鎮有吹打樂班200多個,從業人員達1000多人。1995年,金橋鎮被重慶市文化局命名為「民間吹打之鄉」。1999年,金橋吹打被重慶市評為「巴渝十大民間藝術」。 金橋吹打以它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劇目特色與藝術特色,深受廣大農村觀眾歡迎,豐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
曲折發展期
20世紀90年代後,由於市場經濟和現代音樂文化的衝擊、缺乏經費投入等原因,吹打人員很少集中訓練,部分吹打藝人放下了吹打樂器,走上其它致富道路。當時從事吹打的藝人不足200人,其中年齡大的70多歲,最小的也是30多歲,平均年齡近50歲;藝人普遍文化程度為小學畢業;女子吹打隊員、青年吹打隊員面臨青黃不接甚至後繼無人的邊緣。由於人員流失嚴重,很多傳統的曲牌也面臨失傳境地。21世紀初,國家加大了對傳統民間民族文化保護和發展的力度,先後制定相關政策保護和傳承優秀俗文化。2002年成立區金橋民間吹打保護、搶救小組,在各級政府支持和領導下做了許多發掘、搶救性工作,先後組建了金橋吹打藝術團和金橋中心校吹打隊,使金橋吹打這一古老的民間傳統藝術重煥生機。2006年6月,金橋吹打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加以保護。2008年10月,萬盛區金橋鎮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藝術風格
金橋吹打曲牌按使用場合分為:花牌、宮堂、朝牌;按表現形式分為:雕打、散打、雕散打、品打;按不同樂器配置分為:干打、吹打、夾打、竹葉吹奏、口哨等形式。
金橋吹打樂具有音正節穩、音質純潔、清晰清脆、不含混拖拉,音域寬、音量大、力度厚、音色明快、穿透力強等特點。 金橋吹打派別獨特,它不同於陝北、魯南、河北、蘇南等的吹打樂風格。嗩吶高鳴時,酷似「馬嘯」聲;鼓響「得格鬥」,尤如馬蹄聲。曲至高潮時,「馬嘯」與「 蹄聲」共鳴,如萬馬奔騰之勢。
金橋吹打許多傳統曲牌還保存着古老的五音調式持點,記譜方式獨特,整個曲牌採用的是「浪蕩詞」記譜,這是中國記譜方式所罕見的。吹奏曲牌不叫吹「音」,而叫吹「字」,曲牌里的「字」代表一種音高。
吹奏的換氣方式也非常特別,許多人一口氣能吹奏五分鐘不停頓。[鏡頭:吹奏換氣的嘴型、口腔的鼓動情景。
金橋民間吹的藝人們在長期的演奏實踐中,改編了《花燈》、《朝牌》、《宮堂》等數十個漢族傳統曲牌,創作了《水上溝》、《青山水落音》、《採桑調》等近百個曲牌。1985年中國民間器樂收集活動中,他們向國家文化部門提供了近300個曲牌,不少曲牌收入了《中國民族民間器樂集成·重慶卷》,成為民間文化的瑰寶。
在金橋吹打的眾多曲牌中,有許多是來自生產勞動、自然界的音形聲,如《青山水落音》、《快樂的山村》、《雞公調》、《蛟龍翻身》。但有些曲牌的其中一部份是經過專家收集改編的,如《老二排鼓》、《新二排鼓》、《春到養雞場》等優美的曲牌,反映出喜、怒、哀、樂。有的古樸雅典,有的氣勢磅礴。有的妙趣橫生,幽默詼諧,如《哪裡哪裡抬起來》、《花大姐》。
代表曲目
金橋吹打樂的曲目豐富,據普查統計,有《花燈》、《大曲牌》、《朝牌》、《宮堂》、《品打》、《挑打》、《散打》、《干打》、《夾打》、《挑散打》、《竹葉吹奏》、《口哨》等多種類別,合計曲牌1000餘首。 「馬風派」代表作有:《將軍令》、《二排鼓》、《雞公調》、《蛟龍翻身》、《青山水落音》、《急馬出山》、《祝福》、《山村新曲》、《慶豐收》、《快樂的山村》等。
《急馬出山》簡介:
曲目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由次高音嗩吶奏出酷似雄雞鳴叫的散板,引入群馬奔騰的場景;
第二部分:打擊樂在馬蹄節奏的變換中呈現出雄壯有力的歡慶的色彩;
第三部分:在大嗩吶與小嗩吶的對比中展現出在青山綠水間、田邊院壩里人們辛勤勞動和悠然自得的歡樂氣氛。
樂曲集中反應了勤勞純樸的萬盛人民歡快熱烈、安居樂業的生活情景。
樂器配置
金橋漢族民間吹打樂的按樂器分為吹奏樂器、打擊樂器兩大類別。吹奏樂器主要是嗩吶;打擊類主要有鼓、鑼、鈸、鑔、馬鑼等。
金橋吹打的樂器也異常獨特。一支普通的嗩吶要經過選材、風乾、切割、絞管、車圓、鑽孔、編喇叭口、刮灰上漆、安氣盤、裝麥哨等幾十道工序;一面鼓也要經過采鼓桶、削牛皮、繃繩、定音、上釘、套箍等若干工序。嗩吶和鼓被有關專家譽為「天下第一嗩吶,人間第二奇鼓」。金橋嗩吶製作技藝高超,巴南、綦江、貴州等地的大量嗩吶來源於金橋。
非遺信息
遺產級別:第一批國家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文號:國發〔2006〕18號
批准日期:2006年5月20日
批准機關:國務院
批准序號:83
遺產編號:Ⅱ—52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項目名稱:吹打(金橋吹打)
申報單位: 重慶市 萬盛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