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金山圣伯多禄堂

金山圣伯多禄堂
图片来自blogspot

金山圣伯多禄堂意大利语San Pietro in Montorio),为伯拉孟特所设计,位于罗马,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建筑,亦为圣伯多禄殉教之处。现也作为司铎级枢机领衔圣堂[1]

目录

历史

金山圣伯多禄堂建于公元九世纪,位于罗马贾尼科洛山上。根据相关的记载,圣堂坐落之处正是圣伯多禄被钉上十字架的地方。[2]到十五世纪的时候,这座圣堂被交付给了一些方济各会的改良派修士们。这个修士团体是由教宗西斯笃四世的一个信徒所成立的,而圣堂很快也在费尔南多二世伊莎贝拉一世的指令下被重新修缮。如今的圣伯多禄堂自2008年3月1日起成为领衔圣堂枢机一职由詹姆斯·斯坦福主教担任。

内部构造

总的来说,这座圣堂的内部装饰几乎都是由十六及十七世纪文艺复兴的大艺术家们完成的。圣堂内右边第一间小堂便藏有塞巴斯蒂亚诺·德·皮翁博于1516年至1524年间所绘制的壁画。这幅壁画描述了圣经耶稣被笞打的情景,而其中的一些人物外形据信是由当时也在罗马的米开朗基罗绘出的。第二间小堂中则有Niccolò Circignani于1654年所绘壁画。

除此之外还有文艺复兴早期平图里乔画派的一些壁画作品,以及一幅巴尔达萨雷·佩鲁齐的作品。第四间小堂中有瓦萨里绘制的天顶画。同时,雪莱笔下著名的弑父烈女--贝亚特丽切·倩契,也被认定是葬于这间小堂或上层祭坛中的。第五间小堂中也有一幅由瓦萨里创作的壁画,而位于正中的祭坛画由Giulio Mazzoni完成,旁边的墓碑则由Bartolomeo Ammannati完成。

1797年以前,大祭坛上所安置的祭坛画为拉斐尔的最后遗作,不过这幅画后来被梵蒂冈博物馆收藏。现在的祭坛画则是一幅由Cammuccini复制的耶稣受难图,原画由Guido Reni绘制,目前也藏于梵蒂冈博物馆。圣堂左侧尽头的小堂中藏有一幅由Daniele da Volterra绘制的耶稣受洗图,以及Giulio Mazzoni绘制的天顶画。

左侧第三间小堂中还有由Antoniazzo Romano的一名学徒所绘制的壁画。圣母小堂的壁画则是由两名尼德兰画家完成的,其中一位是乌得勒支卡拉瓦乔画派的中心人物,Dirck van Baburen,另一位则是David de Haen。[3]Baburen在这幅壁画中不仅明显的表露出了对卡拉瓦乔的致敬,同时这间小堂中的另外两幅画都普遍被认为是由这二位艺术家分别或共同创作的。左侧第二间小堂,也被称作莱蒙蒂小堂,由济安·贝尼尼设计。这里有Francesco Baratta所绘的“狂喜的圣方济各”,以及Andrea Bolgi和Niccolò Sale所作的雕塑。

参考文献

  1. San Pietro in Montorio (Cardinal Titular Church. Catholic-hierarchy.org. 
  2. Fehl, Philipp. Michelangelo's Crucifixion of St. Peter: Notes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Locale of the Action. The Art Bulletin. 1971, 53 (3): 326–343. 
  3. Slatkes, Leonard. David de Haen and Dirck van Baburen in Rome. Oud Holland. 1966, 81 (3): 17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