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蔡新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蔡新榮

圖片來自公務員通訊第82期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

榮譽    銀紫荊星章

出生    1951年1月6日

性質    前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

蔡新榮SBS,JP(John Chai Sung-veng,1951年1月6日-)

簡介

香港機場管理局建築工程部執行總監,前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

經歷

蔡新榮於1978年加入香港政府,曾經負責策劃及執行多條主要幹線的工程,當中亦都包括青馬大橋屯門新市鎮項目等等。2001年7月1日,蔡新榮獲得委任為太平紳士。2005年,蔡新榮擢升為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負責監督《中環填海計劃》及《灣仔填海計劃》、《啟德發展計劃》、西九文化區及各區的綠化總綱圖等事務,至2011年退休。同年,蔡新榮獲得頒授銀紫荊星章

2012年,蔡新榮獲得機場管理局委任為建築工程部執行總監,領導建築工程部及參與《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等計劃工程。蔡新榮於同年10月24日履新,其領導的建築工程部將會確保上述工程能夠按照時間及在財政預算內進行,以及工程的安全及可持續發展事項。除了,《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中的三跑道系統項目,他亦會負責興建中場客運廊工程及《中場範圍發展計劃》等事務[1]

善用閒暇,享受人生

前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蔡新榮對退休後的生活充滿憧憬,心情興奮。他服務政府數十載,竭誠盡忠,在二零一一年獲頒銀紫荊星章。今天他已退下職場,是時候定下大計,善用閒暇,享受人生。

前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蔡新榮對退休後的生活充滿憧憬

正確事業方向

今年一月退休的蔡新榮說:「首先,我必須說,我很喜歡我的職業。但這一切似乎純屬偶然,也碰巧我在入讀大學前作了一個決定。」

人生充滿變數,世事難料。蔡新榮回憶唸中學時和鄰座同窗的一番話,這位同學有一次問他:「你畢業後想幹哪一行呢?」蔡新榮說他大概會執教鞭,他的朋友則表示想當工程師。結果他當上工程師,而該位同學反而成為教授。

蔡新榮回想,雖然這個決定影響了他一輩子和事業,但當初他也不肯定要修讀哪一門工程學科。

他憶述:「最後,我決定在大學修讀土木工程,因為這門學科與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我也渴望能夠參與城市建設。但我能夠晉升至退休前的職位,並這麼投入工作,也有點始料未及。」

選擇工作

一九七三年,蔡新榮在香港大學畢業後不久,便察覺當時的經濟環境並不理想,幸而社會對土木工程師的需求仍然殷切。為了取得更多自己希望專長的工作經驗,他選擇到一間顧問公司工作,因為那時大部分大型工務工程都是外判給私人公司承建。

蔡新榮說:「這做法在當時很普遍。我加入的公司是本港一間大型土木工程顧問公司。我很高興能夠參與屯門公路項目,這是本港首個同類的公路項目,是本港城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一九七八年十月,蔡新榮加入政府工作,因為政府當時已經擴充了土木工程專業的編制。

「當時,前工務局正參與建造吐露港公路和青山公路擴闊工程,政府大興土木,很多其他大型基建工程相繼推出,我的事業大有可為。」

他加入政府後,最先參與的其中一項大型工程,是建造連接薄扶林及西區海旁的山道天橋。

他說:「這項工程最特別的地方,是把道路依地勢而建,天橋貼近兩旁的大廈,我們施工時甚至可與屋內居民打招呼。」

蔡新榮其後擔任青馬大橋項目的總工程師。該項目規模宏大,舉世矚目,吸引到世界各地多位長跨距吊橋專家來港參與建造。今天,青馬大橋仍然是世界上最長的道路鐵路兩用吊橋。

部門合併

二零零三年,香港受到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的沉重打擊,經濟前景並不樂觀。政府因而須採取種種措施,以削減開支和提高效率。

蔡新榮憶述:「結果,政府決定在二零零四年把當時的土木工程署及拓展署合併為土木工程拓展署。二零零五年,我有幸擔任署長,一直工作至退休。」

回想任內工作,他認為最感滿足的是制訂全港的綠化總綱圖。

蔡新榮說:「過去七年,綠化總綱圖順利落實,港九新界廣植了千萬棵樹木和灌木,大大美化和綠化環境,深受區議會和市民的讚賞。」

另一項他引以為傲的工作,與推廣本地建築廢料循環再用有關。

土木工程拓展署負責管理兩個堆填區,分別位於將軍澳及屯門。堆填區可供拆建物料暫時存放,以待日後再用,又可在工地把有用的合適物料分類,以便循環再造為夥粒料,用作路底基層和排水管道墊料。

蔡新榮也負責統籌中環及灣仔填海工程。這項工程主要是提供土地建造中環灣仔繞道,以連接港島西的林士街行車天橋和港島東的東區走廊,藉此疏導港島北岸出入中環商業區的交通,解決現時的擠塞問題。

他表示:「香港在過去數十年間發展迅速,相信短期內步伐也不會放緩。作為獨特的國際都會,香港成功的關鍵在於創新求變。我殷切期待這城市在將來繼續發展,欣欣向榮。」

退休新里程

最後,蔡新榮有機會談到他最感重要的事情,就是他的退休大計。他熱愛旅遊,一月退休後便到中東一帶展開郵輪之旅,先從杜拜出發,然後穿越紅海,進入地中海。

他說:「中東和地中海的風景一向令人神往,現在終能優哉游哉地到該處旅遊,飽覽名勝和歷史建築。乘坐郵輪觀光,倒也十分寫意,一覺醒來,又到了另一個港口,無須舟車勞頓,不用頻頻收拾行裝。」

蔡新榮又是橋牌好手,於一九九零年在一項橋牌比賽中勝出,贏得往歐洲的商務客位機票。

「橋牌引人入勝,須與你的夥伴或隊友建立默契。如要在比賽中得勝,就要靠點運氣。過去十年,我的工作十分繁忙,因此甚少玩橋牌,退休後便可重拾這門興趣。」他說。

蔡新榮十分感謝太太陪伴他。「太太交遊廣闊,十分活躍,有很多『雀友』。但她擔心我不能立即適應退休生活,所以放下了自己的興趣,多點陪伴我,而我亦仍在適應中。」蔡新榮全情投入退休後的生活,發展多方面的興趣,包括唱歌,更為此學習聲樂。他還經常打羽毛球,保持體魄強健。[2]

參考文獻

  1. 前土木署長領導機場工程 《明報》 2012年10月20日
  2. 功成身退怡然自得,公務員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