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董福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董福祥
出生 公元1840年1月8日
國籍 晚清
職業 太子少保、甘肅提督、隨扈大臣
知名於 收復新疆有功
知名作品



董福祥 (dong fu xiang)(1840年1月8日-1908年2月9日),字星五,甘肅環縣(當時屬寧夏固原)人,清末著名將領,官至太子少保、甘肅提督、隨扈大臣,賜號阿爾杭阿巴圖魯

1864年,組織漢民民團反清,後在陝北被左宗棠部劉松山擊敗,投降清軍,所部改編為董字三營,先後從劉松山、劉錦棠平定陝西、甘肅、西寧(今屬青海)等處回民起義,升為提督

1875年,又隨劉錦棠進兵新疆。以收復烏魯木齊等地及平定南疆阿古柏騷亂有功,得左宗棠賞識。1890年,擢喀什噶爾提督。1895年,率部至甘肅消滅回民起義。後調甘肅提督。1897年,奉調防衛京師,所部編為榮祿所轄武衛後軍。1900年,義和團運動迅速發展,清廷採取"招撫"策略。董福祥部士兵紛紛加入義和團,殺死日本駐華使館書記官杉山彬,並參與圍攻東交民巷使館。八國聯軍侵占北京時,董福祥率軍護衛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西逃。清政府與八國聯軍議和過程中,外國侵略者要求處死董福祥,清廷不允,旋被解職,禁錮家中。1908年病死於甘肅金積堡(今屬寧夏吳忠)。

人物生平

率眾反清 董福祥於道光十九年(1839年)生於環縣毛井,其父董世猷為當地"哥老會"首領,為人直爽,打抱不平。董福祥自小受家風影響,嗜好練武而不喜讀書,青年時代喜歡結交綠林中人,經常往來於幫會,因而地方紳民對其皆存畏懼之心。

同治初年,董福祥利用其父與"哥老會"的關係組織地方團練,建立強大的漢族武裝,護陵衛民,保衛地方安寧,一時追隨者絡繹不絕。勢力不斷壯大。當時安化縣把總王藹臣看到董福祥影響力不斷擴大,遂以莫許有罪名將其逮捕,押在囚籠中施以沸水燙頂之刑,禁卒同情董福祥,偷偷將其釋放。董福祥大難不死,遂重整旗鼓,在安化縣發動起義。他的部隊既要對抗回軍的掠殺破壞,又要抵抗官兵的進剿,力不從心。

同治三年(1864年),董福祥接受環縣縣令翁健邀請,防守環縣城。不久,又倒戈反清,他聯絡回軍與捻軍在金積堡大敗清軍,繳獲無數。

同治六年(1867年),董福祥勢力已控制陝甘10餘州縣。

反正平亂

同治七年(1868年),董福祥自封為陝甘自衛總團大元帥,手下號稱30萬,控制區域南及延安,北達伊克昭盟,東起綏德,西至環縣、固原。

原在陝西境內活動的捻軍西入山西,清朝政府遂命令尾追而來的湘軍北上攻打董福祥。董福祥率部圍攻綏德數次均失敗,被迫轉入防禦。1869年,湘軍將領劉松山任陝西各部清軍總指揮,以一點開花,中心突破的戰法直接突破董福祥的外圍防線,大勝董軍於瓦窯堡。同年十二月,董福祥全軍投降清軍劉松山部。

董福祥投降清軍後,劉松山賞識其軍事才能,委以前敵總指揮。董福祥所部經過精減,被編為"董字三營"。

董福祥率領"董字三營",衝鋒陷陣,屢立戰功,很快打消了左宗棠、劉松山等人對其的疑慮。

同治八年(1869年)12月11日,董福祥在攻打吳忠的戰鬥中親身肉搏,雖受傷不下火線,為奪取吳忠立下頭功,左於是同意正式將董字三營編入官軍序列,成為劉松山手下的一支勁旅。

同治九年(1870年)2月,在金積堡戰役中,劉松山不聽董福祥的勸告,親自前往馬化龍營中受降,不料中彈身亡。此後,董福祥忠心輔佐劉錦棠。

同治十年(1871年)3月2日,馬化龍在被圍將近兩年後投降,被劉、董以藏匿武器的罪名處死。董福祥其後受命鎮守金積堡,將其改建成董部的大本營。同年,董福祥用開花炮猛轟馬家灘回民軍堡寨,回軍死傷慘重,一日之內回寨盡毀。

同治十一年(1872年),董福祥率部隨同劉錦棠進軍西寧,戰鬥中董福祥屢挫禹得彥白彥虎等回民軍,升任游擊將軍。在戰鬥中對待敵軍十分兇殘,"以鮮血染紅頂子"這句名言便是出自董福祥之口。

同治十三年(1874年),董福祥參與平定河州回民叛亂。積累軍功,官至提督。

直取南疆

光緒元年(1875年),左宗棠以劉錦棠為先導,西征新疆,反擊阿古柏侵略勢力。"董字三營"系西北土生土長的部隊,不懼風沙,衝鋒在前,大破天山木里河、古牧地後,一舉收復烏魯木齊,攻克瑪納斯城,首戰告捷。

光緒三年(1877年)4月:左宗棠令諸軍三路並進,直取南疆,董福祥率甘軍翻越天山,急行軍1200多里,先後參與攻收復南疆門戶達坂城、託克遜城的戰鬥。五月,阿古柏被部下所殺,白彥虎向俄境逃竄。八月,清軍開始追殲南疆殘敵,董軍任先鋒,攻克喀喇沙爾。

光緒四年(1878年)1月2日,董福祥收復哈密 。至此,新疆除伊犁外全部收復。董福祥自此名震新疆,加封雲騎尉世職,任阿克蘇總兵,賜號阿爾杭阿巴圖魯。 阿古柏政權滅亡後,英俄對此並不甘心,仍然扶持殘部不斷竄擾中國西部邊境,董福祥率軍駐守喀什噶爾,屢殲入侵之敵。

光緒五年(1879年),布魯特酋阿布都勒哈反叛,董福祥在兩日一夜之內,率部急馳300餘里,在木吉擊潰叛軍,殲敵2000餘人。

光緒十六年(1890年),擢為喀什噶爾提督,總統南疆軍事,光緒十七年(1891年)調任烏魯木齊提督。

董福祥在新疆駐守19年,禦敵戍邊,興修水利,開墾屯田,整修道路,政績卓著,贏得朝野讚譽。

仕途變遷

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董福祥晉尚書銜,奉旨率甘軍入衛京師,屯駐薊州一帶,受到慈禧的接見和賞識。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甘肅河州、湟中等地又爆發回族和撒拉族的農民起義,董福祥被任命為甘肅提督,率部進剿,平定匪亂後加封為太子少保,賞賜騎都尉世職。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董福祥奉命率甘軍進京。戊戌政變後,董軍被編入武衛軍,成為北洋三軍之一。董福祥任武衛軍統領,駐防直隸、山西。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董福祥復任甘肅提督。

庚子事變

當時京津一帶爆發了規模很大的義和團運動,清軍中一些將領和義和團的關係很密切,董福祥就是其中之一。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變爆發,慈禧太后為加強宮廷保安,召董福祥入京。6月9日董福祥率部進入北京,駐守永安門。6月11日,董部奉命開入永定門,剛好日本使館書記生杉山彬乘車欲出城郊探望經清廷總理衙門批准到使館區保衛日本使館的日本警衛隊24人,董軍營官喝問"何人",杉山彬據實回答,然未說完已被營官抽刀刺殺,其屍體被甘軍肢解,並剖腹取出腑臟,塞入馬糞,再棄於路旁。 杉山彬死後,慈禧太后派榮祿及啟秀到日本使館致歉,並召董福祥及端郡王載漪面斥,但李鴻章以如懲罰他則恐甘軍譁變為由勸阻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本想擬諭旨懲凶的計劃也只好作罷。事後,載漪稱董福祥是了不起的好漢。

6月20日,清廷命令榮祿攻打使館區,榮祿因怕當替罪羊負責任,先是裝病交出兵權,後因懿旨難違,便命沒有大炮只有土炮的董福祥部圍攻東交民巷的使館區,而按下自己有德式裝備的武衛中軍。董部甘軍自6月20日至6月23日一連四天每日發炮三百多發,但無法對使館區造成大損害。6月25日,榮祿奉旨停攻使館,並派人送西瓜蔬菜等慰問品到各國使館,又派人假扮走私販將大量先進德制後膛槍等軍火入使館以加強使館區的防衛。6月28日,甘軍又恢復攻擊,其後打打停停五十餘日直至8月14日,始終未能攻下使館區。

8月14日,八國聯軍自通州攻打北京,董福祥率軍在廣渠門與英國軍隊作戰,下午2時,廣渠門被攻占,董福祥後撤至東便門朝陽門正陽門一帶繼續抵抗,擊斃沙俄軍團長安寧科夫,擊傷其將軍。8月15日,慈禧攜光緒帝西逃,董福祥擔任隨扈大臣。10月26日抵達西安。

清政府與八國聯軍議和期間,董福祥被八國指控為"首凶",要求清政府將其處死。慈禧因其護駕有功,百般回護,最終以革職永不敘用論處。董福祥對此一決定非常不滿,一度計劃自行招募軍隊赴山西繼續戰鬥。慈禧恐其破壞和談,令光緒帝賜其手書"他日聞鼙鼓思將帥,舍爾其誰屬哉",要求他守時待變,以圖再舉,董福祥方才回鄉隱居。

晚年生活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董福祥由西安回到金積堡,屯田隱居,終老田園。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董福祥突患重病,多名京醫、當地名醫前來診治,均未奏效。正月初七,董福祥上書朝廷,表示"未能盡晚年之忠誠,無以報朝廷為憾。"同時遺囑將平時儲銀40萬兩上交國庫,並將洋槍1600多支運存寧夏。正月初九,董福祥於金積堡去世,享年70歲。清政府迫於列強壓力,未為其舉行儀式,也沒有賜予諡號,僅在其家鄉豎立"董少保故里碑"一座。

歷史評價

光緒帝:"他日聞鼙鼓思將帥,舍爾其誰屬哉?"

載漪:"汝真好漢,各大帥能盡如爾膽量,洋人不足平矣!"

馬元章:"君是丈夫身,位泰山而立;我有英雄淚,向黃河以灑之。"

趙爾巽:"初討陝回,福祥以降軍效力,名震西域,何其悍也!運昌統卓勝軍,萬鵬領旌善營,與虎恩、錫楨、友升轉戰寧、肅,皆以驍勇名,各著奇績,其勇略亦有可傳焉。其後福祥終以驕妄敗,助亂啟釁,竟免顯戮,豈非幸歟?"

子孫後代

董福祥無子嗣,所過繼其胞兄董福壽之子董天純為子,董恭為孫。

1930年,董府遭劫後,董天純一家隨董福祥四姨太搬至固原,不久董天純的三姨太和四姨太因土匪和戰亂輾轉至西安、蘭州兩地。董福祥之侄董天佑和董天裼及其後代在寧夏吳忠、永寧等地居住至今。

據永寧回民中學的董文倫介紹,董之後裔現在有第七代,總計在寧夏吳忠、永寧、青銅峽及北京、甘肅蘭州、山西臨汾、西安及四川綿陽等地有董氏後人約百十口。董家第四代中,除了永寧的董文倫、吳忠的董乃倫外,還有:董明倫(又名賀霖)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解放前,隨劉、鄧大軍參戰大江南北,曾任少將軍銜,現居北京;董毓麟,畢業於蘭州大學化學系,現在蘭州,任蘭州教育學院教師;董徽倫(又名明吾),畢業於華北軍政大學,抗美援朝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炮兵團副營長,因傷轉業到山西省工業廳。

史書記載

《清史稿·列傳二百四十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