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葛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葛覃

【原文】

葛之覃兮①,施于中谷②,维叶萋萋③。

黄鸟于飞④,集于灌木,其鸣喈喈⑤。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⑥。

是刈是劐⑦,为纟希为纟谷⑧,服之无肄⑨。

言告师氏⑩,言告言归⑾。 薄污我私⑿,

薄浣我衣⒀。 害浣害否⒁,归宁父母⒂。

【注释】

①葛:葛藤,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纤维可以用来织布。覃(tan):长。

②施(yi):蔓延。中谷:谷中。

③维:语气助词,没有实义。萋萋:茂盛的样子。

④黄鸟:黄鹂。于: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⑤喈喈(jie):鸟儿鸣叫的声音。

⑥莫莫:茂密的样子。

⑦刈(yi):用刀割。劐:煮。

⑧纟希:细葛纤维织成的布。纟谷:粗葛纤维织成的布。

⑨服:穿着。无肄(yi):心里不厌弃。

⑩言:语气助词,无实义。师氏:管女奴的老妈子。

⑾归:指回娘家。

⑿薄: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污(wu):洗去污垢。私:内衣。

⒀浣(huan):洗涤。

⒁害(he):曷,何,什么。否:不。

⒂归宁:指回娘家。

【译文】

葛草长得长又长,
漫山遍谷都有它,
藤叶茂密又繁盛。
黄鹂上下在飞翔,
飞落栖息灌木上,
鸣叫婉转声清丽。
葛草长得长又长,
漫山遍谷都有它,
藤叶茂密又繁盛。
割藤蒸煮织麻忙,
织细布啊织粗布,
做衣穿着不厌弃。
告诉管家心理话,
说我心想回娘家。
快把内衣洗干净。
洗和不洗分清楚,
回娘家去看父母。

【读解】

正如动物的雌雄有分工一样(比如蜜蜂、蚂蚁等等),男人和女人在生活中的角色也有分工。男子汉种田耕地打猎经商骑马打枪,吃苦耐劳粗犷骠悍是男子汉的本色。女子采桑织布浆洗做饭哺育子女,灵巧细心温柔贤慧周到体贴是女人的本色。这是自然法则。

过去数千年中,我们的祖先遵循自然法则生活,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这种生活,陶冶出的是自然平和恬淡悠然的心态,是知足常乐、乐天知命的满足和幸福感。

纺纱织布,缝衣浆洗既是女子的职责,无可非议,也就怀着快乐的心情歌唱它。父母是亲人中最可尊敬和想念的,因此思念父母、盼望回家的急切心情更在情理之中,同样也值得歌唱。朴实恬淡的生活,辛勤繁忙的劳作,深深眷念的亲情,全都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如同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一样。

倘若在现在,这样的诗恐怕绝不会被看作艺术品,唱这歌的人恐怕绝不会被称为诗人,朴实自然的生活恐怕会让习惯了电灯电视洗衣机自来水出租车的都市人鄙弃。毕竟时代不同了嘛。

然而,虽然时代在不断变迁,但由自然法则所决定的男、女角色的差别和分工,却不应当由此被抹杀。但如果抹杀了男女的差别,肯定是违背自然法则的。古人说,天不变道亦不变。现代的女子不一定非要纺纱织布、缝衣浆洗,也不一定非要相夫教子、做饭持家,但如果非得抛弃灵巧细心温柔贤惠周到体贴,变得象男子汉一样粗犷骠悍,那这世界也将变得十分可怕[1]

简介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中,它原来的文学性质就变成了同政治、道德等密切相连的教化人的教科书,也称“诗教”。[2]

《诗经》中的三百零五篇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大雅”(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和“小雅”(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一共有一百零五篇。“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诗经》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外交、风俗、文艺各个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3]

《诗经》编辑成书的年代约在春秋后期,据说孔子曾经删定过〈诗经〉。到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齐国辕固所传的《诗》叫《齐诗》,鲁国申培所传的《诗》叫《鲁诗》,燕国韩婴所传的《诗》叫《韩诗》,鲁国毛亨所传的《诗》叫《毛诗》。东汉时,《毛诗》得到了官方和学者们的认同,逐渐盛行,齐、鲁、韩三家《诗》逐渐衰落以至亡佚。现在我们见到的《诗经》,就是毛亨传下来的,我们这里选录的《诗经》,原文主要依据清代阮元校订的《十三经注疏》,并广泛参考了其他研究《诗经》的专著。[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