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莺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莺莺传 |
作品名称:莺莺传 作品别名:会真记 创作年代:唐代贞元 作品出处:唐代传奇 文学体裁:传奇 作 者:元稹 |
《莺莺传》,又称《崔莺莺传》、《会真记》,唐朝著名诗人元稹着,是《唐人传奇》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主要讲述的是贫寒书生张生对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始乱终弃的悲剧故事,本文因女主人公崔氏小名莺莺而得名。《莺莺传》后来改编为《西厢记》
创作背景
传奇小说名篇。元稹撰,原题《传奇》,《异闻集》载此篇,还保存原题,收入《太平广记》488卷,收录时改作《莺莺传》[1],沿用至今,又因传中有赋《会真诗》的内容,俗亦称《会真记》。其篇末说:“贞元岁九月,执事〔友〕李公垂(李绅字)宿于予靖安里第,语及于是,公垂卓然称异,遂为《莺莺歌》以传之。”今考出是贞元二十年(804年)九月,元稹将故事讲给李绅听,李绅以元稹为原型作《莺莺歌》。
内容简介
剧情在于张生对崔莺莺一见钟情,莺莺碍于礼教,拒绝了张生的求爱,而侍女红娘在其身边劝解,两人成功相恋后,如胶似漆,后来张生赴京应试未中,滞留京师,与莺莺情书来往,互赠信物以表深情。但张生终于变心,认为莺莺是天下之“尤物”,认为自己“德不足以胜妖孽”,怕像周幽王一般引致祸端,便与其断绝联系。莺莺只能自怨自艾。一年多后,莺莺另嫁,张生也另娶。一次张生路过莺莺家门,要求以“外兄”相见,遭莺莺拒绝,张生,作诗送崔莺莺“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2]”
当时人们还称赞张生“始乱终弃”的行为是“善于补过”。小说显然是站在张生的立场,美化张生,为他的薄幸行为辩护。
莺莺传是唐人传奇中最著名的一篇,故事广泛流传。元代王实甫据此改编成杂剧《西厢记》。
艺术特色
《莺莺传》成功地地塑造了崔莺莺的经典形象。她是位出身于没落士族之家的少女,内心充满了情与礼的矛盾。小说深刻揭示了出身和教养给莺莺带来的思想矛盾和性格特征,细致地描绘这位少女在反抗传统礼教时内心冲突的过程。莺莺悲剧性格既单纯又丰富,她最后拒绝张生的求见,体现出性格由柔弱向刚强的转变。莺莺的悲剧性格既有独特性又有普遍性,它典型地概括了历史上无数个女性受封建礼教束缚、遭负心郎抛弃的共同命运。在中国文学史的人物画廊中,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都是追求自由爱情,勇于向封建礼教挑战女性,她们都是处于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内涵的光辉妇女形象,而列在画廊榜首则是崔莺莺。相比之下,张生的形像则写得较为逊色。尤其是篇末,作者为了替张生遗弃崔莺莺的无耻行径辩解开脱,竟藉其口大骂崔莺莺为“尤物”﹑“妖孽”﹑“不妖其身,必妖于人”,这就不仅使得人物形像前后不统一,也造成了主题思想的矛盾。诚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说:“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3]”
禁书
王实甫根据《会真记》所写的《西厢记》曾被明清朝廷列为禁书[4]。小说《红楼梦》中有贾宝玉与林黛玉在大观园偷看禁书《会真》,即是《西厢记》。
故事主角的原型考证
宋代苏轼认为张生是元稹的好友张籍。王銍在《〈传奇〉辩证》考证张生为元稹本人,并认为莺莺为元稹姨母郑氏与永年县尉崔鹏之女崔氏,即元稹的表妹[5]。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莺莺传》者,……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
视频
唢呐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太平广记》,国学大师
- ↑ 《太平广记》 卷第四百八十八 杂传记五,国学大师
- ↑ 莺莺传艺术赏析,古典文学网
- ↑ 为什么会有“男不看红楼梦,女不看西厢记”这一俗语?,搜狐,晓中外,2017-09-02 22:25
- ↑ 元稹,国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