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英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英廉滿語ᡳᠩᠯᡳᠶᠠᠨ穆麟德ingliyan,1707年-1783年),字計六,號夢堂,男,遼東(今遼陽)人,馮氏[1][2][3]

其先世馮士勇浙江嘉興人,後徙山東省,再徙遼東內務府漢軍包衣籍,鑲黃旗旗鼓佐領出身[4]

人物生平

自筆帖式授內務府主事。乾隆初,命往江南河工學習,補淮安府外河同知。累遷永定河道。河決,總督方觀承劾英廉淤溝鑲埽,衝陷水上月堤,匿不以聞,遂誤要工。

奪職,逮治,英廉抗辨。逾年讞未決,觀承請遣大臣蒞其事。

上命尚書舒赫德會鞫,言英廉申報不以實,且未將淤溝先事預防,堵築經費,當責出私財以償。

上諭言:"英廉上官未及兩月,淤溝失防,咎實在前政。然觀承以總督劾屬吏,不敢率意入罪,讞逾年未定,請遣大臣蒞其事。是其心有所警畏,亦朕明慎庶政之效。仍從其請。"

未幾,命在高梁橋迤西稻田廠效力。尋復自筆帖式授內務府主事。累遷內務府正黃旗護軍統領。外授江寧布政使,兼織造。

英廉以父老,乞留京師,賜二品銜,授內務府大臣戶部侍郎

三十四年,征緬甸,師行,命與尚書托庸等董其事。遷刑部尚書,仍兼戶部侍郎、正黃旗滿洲都統。

三十九年,侍郎高朴劾左都御史觀保,侍郎申保、倪承寬、吳壇交內監高雲從,泄道府記載。

上問英廉,英廉謝不知。詔詰責,命奪職,從寬留任。京師商人投呈皇六子,有所陳請,事下內務府。

上召內務府諸大臣,問:"收呈者誰也?"英廉、金簡皆謝不知。邁拉遜乃言"六阿哥收呈"。上責英廉、金簡隱諱,下部議,命寬之,仍註冊。

四十二年,協辦大學士。四十四年,暫署直隸總督。四十五年,大學士于敏中卒,上以英廉本漢軍,協辦有年,特授漢大學士。漢軍授漢大學士自英廉始。尋授東閣大學士,仍領戶部。

四十六年,復署直隸總督,疏請清州縣虧帑。四十七年,加太子太保。復署直隸總督。直隸災,治賑,疏請以截存漕米補各倉儲谷,又疏請蠲未完耗羨三萬餘兩,皆從其請。

尋以病乞罷,命以大學士還京師養疴。

參考資料

  1. 見《清史稿》、《清史列傳》、《八旗滿氏族通譜》
  2. 《清代畫史》一書中說英廉是滿族人,認為他是屬於滿洲正白旗人,姓馮佳氏。
  3. 鄧之誠《骨董瑣記》中說:「英廉,字計六,漢軍鑲黃旗人,本姓馮,涿州人,蓋銓之裔也。」
  4. 《清史稿》《英廉傳》中記載:「英廉,字計六,內務府漢軍鑲黃旗人,雍正十年舉人」。
官銜
前任:
官保
清朝刑部滿尚書
乾隆三十八年九月庚辰 - 乾隆四十二年十月戊戌
1773年11月8日 - 1777年11月5日
繼任:
德福
前任:
豐昇額
清朝戶部滿尚書
乾隆四十二年十月戊戌 - 乾隆四十五年三月辛丑
1777年11月5日 - 1780年4月26日
繼任:
和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