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良一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教宗良一世
圖片來自SL傳媒

教宗良一世[1] [2]拉丁語:Sanctus Leo PP. I;(400年-461年11月10日),於440年9月29日至461年11月10日任教宗[3]

簡介-生平

教宗良一世,西元400年生於義大利托斯卡纳,本名:Leo。[4]

良一世於公元四四0年登上伯鐸宗座,而成為人靈的真牧者和父親。他竭力鞏固信理的完整,維護教會的統一;對野蠻人的侵襲,或力予抗拒,或予以安撫,寬猛相濟,堪稱為「大教宗」。公元四六一年逝世。

聖良一世的確是給羅馬宗座帶來光榮的其中一位最偉大的教宗,在鞏固宗座的權力和名聲上貢獻良多。他是第一位羅馬主教以良(Leone)作名字,之後有十二位教宗跟隨他。他亦是首位教宗的講道能傳留後世,這些講道都是當年他於慶典中,對圍繞在他身邊的子民的講話。

他將羅馬教會提升至西方教會最高的地位,並從羅馬皇帝手中取得羅馬主教的合法地位。

教宗良一世是一位傑出的行政家和講員,在神學理念上強烈反對基督一性說(此派認為耶穌的人性為神性所吸收),為此還寫了一份對基督位格的教義聲明,又稱「大卷」,主張基督具有完整人性與神性,竭力抨擊犧牲基督人性強調基督神性的觀念。[5]

  • 本定於449年呈送至以弗所會議宣讀,但是被當時的狄奧斯庫若主教所拒絕,而沒有宣讀。
  • 教宗良一世稱這個會議為強盜會議。
  • 直到兩年後(451年)召開的迦克敦會議上,教宗良一世才有機會再度宣讀「大卷」的內容,成為訂立迦克敦信經的主要文件。
  • 草擬基督位格的迦克敦釋義的一個主要文件,教宗良一世依照主流信仰說明基督具有完整的人性,也具有完整的神性,但非分裂的位格。」[6]

在452年說服匈人首領阿提拉從羅馬撤退,阻止匈人西進。於455年在汪達爾人劫掠羅馬城時,與其首領該賽利協商,將羅馬城的傷害減到最小。他的這些功績令其又稱為大教宗良一世(拉丁語Leo PP. I Magnus),死後又叫大教宗聖良一世(Sanctus Leo PP. I Magnus[[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做在教會組織中,他主張聖職人員要在道德上做信徒的榜樣,過高級聖潔的生活,也不可娶妻。[7]

教宗任期

  • 就任:440年9月29日,卸任:461年11月10日,在位21年42天。
  • 前任:教宗西斯篤三世
  • 繼任:教宗希拉略

死亡

良一世於公元461年11月10日死於羅馬。[8]

後人把他的遺體葬在聖伯多祿墓旁,其遺髑今日仍保存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的其中一處祭台中。

譯名列表

参考文献

  1. 教宗本篤十六世大聖良一世,vatican,2008-03-05
  2. 11月10日聖師良一世(S.Leo Magnus)教宗 ...,痞客邦,2020-11-10
  3. Pontiffs. Holy See. [201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英语). 
  4. 陶理主編,《基督教二千年史──自第一世紀至當代》,李伯明、林牧野譯(香港:海天書樓,2001),184。
  5. 陶理主編,《基督教兩千年史》,李伯明、林牧野譯(香港:海天書樓有限公司,2012),184
  6. 同上
  7. 華爾克,《基督教會史》,謝受靈、趙毅之譯(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05),266。
  8. 郝柏爾,《歷史的軌跡-兩千年教會史》,李林靜芝譯(台灣:校園書房出版社,198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