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法华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台南法华寺 |
---|
|
台南法华寺位于台湾台南市中西区的桶盘栈,竹溪北岸,为中华民国直辖市定古迹。该寺亦为台湾府城七寺八庙之一。[1]
沿革
该寺前身原为明朝末年随郑经来台逸士李茂春的住所,因其无心名位,遂于此栽梅种竹,建园修行念佛,人称李菩萨。李茂春与明郑参军陈永华为好友,两人时常在此园交游,陈永华并为此园题名,赠“梦蝶园碑”给李茂春。而在明永历二十九年(1675年)李茂春去世后,其僧友将其故居改建为“准提庵”,供奉准提菩萨。
进入清朝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湾知府蒋毓英集资在此建佛寺,供奉如来佛,并将寺名改为法华寺。而康熙四十七年(1798年)时,凤山知县宋永清率众捐款修寺,建三进寺舍,前殿供奉火神祝融(南极大帝),又称火神庙;中殿供奉观音菩萨,后殿供奉准提菩萨,并在后院另设禅房,种竹木花果,而除此之外还有建钟楼与鼓楼。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八月,该寺住持照明方丈募款铸钟,将之悬于钟楼上,而此钟今仍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南台湾发生大地震,法华寺因而损毁,住持碧天(重修碑文记为伯夫)等人集资加以重修,并再塑弥勒佛与四大天王像于前殿(天王殿),至乾隆八年(1743年)完工。
之后到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时,台湾知府蒋允焄重修该寺,重建火神庙于寺右,隔年又在寺前新凿半月池“南湖”,为端阳竞舟的地方,而在湖畔又建有南湖书院与半月楼,是当时文人雅集的所在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时,台湾知府杨廷理又建关帝庙于寺左。光绪初年,台湾道夏献纶又予以整修,并写“梦蝶遗踪”匾,然而此后该寺渐趋荒废。
到了日治时期的大正三年(1914年),应地方士绅之请,基隆月眉山灵泉禅寺开山祖善慧上人前来担任该寺住持,且在地方士绅上官薇、石膜记、叶永声及台南三郊组合的许藏春、石学文、苏有志等人的赞助下,对该寺进行全面整修。三年后因善慧上人忙于台北创办“台湾佛教中学林”(今台北市私立泰北高中前身),遂派其师弟善性、善昌二法师先后担任该寺监寺,并在其后重修后殿、增建女客堂、斋堂与厨寮。
大正八年(1919年),台南诗社南社社长赵云石与连横将诗社迁于该寺中,一时有众多文人齐聚于此。昭和十七年(1942年)左右该寺又予以整修,而此时适逢日人辟建台南机场,拆毁李茂春之墓,遂将其遗骨收于寺塔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华寺殿宇多半焚毁。民国四十年代起由住持善昌法师发起重修,并于民国四十八年(1959年)完工。虽然此寺大部分的建筑重建后为仿木结构,但因其历史意义和整体规制上依循传统,遂于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列为三级古迹。
建筑特色
法华寺座北朝南,共五条轴线。主体第一进为天王殿,中央前面供奉弥勒佛,后方供奉韦驮,两侧则为四大天王;其第二进为大雄宝殿,供奉三宝佛,两侧各有五尊菩萨;第三进为观音殿,供奉观音菩萨。寺左由山门、内庭、关帝殿及旧斋堂组成,于关帝殿中供奉文衡大帝,且陪祀马使爷,而再往东则是山门与灵骨塔,庭中有数块碑记,“梦蝶园记”亦安放于此。
寺右由山门、供奉南极大帝的南极殿与聚贤堂组成,在南极殿与聚贤堂间还有延寿桥相连,而再向西去,则有功德堂与祖堂,其中功德堂为木构造,为该寺中最古老的部分。但现已倾颓荒废,未修复,寺方另建新建筑物命名为功德堂取代之。
在该寺之中有多处壁画如“庄周梦蝶”、“达摩面壁”和“虎溪三笑”等,乃府城名师潘丽水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