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紫陽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紫陽堤位於中國江西省廬山市(原星子縣)紫陽南路南端,鄱陽湖西岸,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星子鎮升為縣,四年後又設南康軍。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知南康軍,任內將舊堤擴建。後人以朱熹別號稱之為紫陽堤。紫陽堤以石條疊砌而成,堤寬七八米,長一公里左右,向外微微凸出,略呈弧形。岸與堤之間有石橋連接,橋下有拱洞供漁舟出入,堤內面積共2800平方米。這是中國最早、最大的港口石堤。

基本內容

始建於北宋元祐間,郡守吳審禮以郡治瀕湖,風濤險惡,往來舟楫停泊無所,於是構木為障。因草創簡陋,儀十餘年即廢。崇寧間,郡守孫喬年報請以石為堤,長500餘米,堤內又疏浚二個停泊之所,俗稱「內澳」,可容小船千艘,歲久漸圮。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知南康軍,着手大力修復。朱熹,南宋哲學家教育家,集理學之大成者,生於建炎四年(1130年),卒於寧宗慶元六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別號考亭、紫陽。其上任伊始,見舊堤歲久不治,水波盪擊,木腐土疏,澳內則淤泥堵塞。於是籌錢百萬,米五百斛,於淳熙七年(1180年)動工。朱熹「間亦躬行於上,勞苦勤恤者甚至」,凡用工一萬七千二百有奇,在舊堤上增高三尺,益以土石,疏浚澳中淤泥,澳外挺木以護,閘門製備堅固,又於閘內設池引泉,以備乾旱。遠而望之,宛若一城,屹立於鄱湖之濱,「三邑之民歡趨之」。現在,這一遺蹟仍然保存完好,內外兩堤堅固如防,層層壘疊的花崗石塊基礎依舊,古閘依稀可見,有石階可至閘底,並以石橋相連,橋下有孔,供漁舟出入。這是我國古代水利史上的偉大傑作。同時,又成為縣城一個非常優美的景點,尤其是在明朗的夜更是如此。清曹龍樹《紫陽堤水月》詩:「蟾宮桂子落江鄉,江卜平堤號紫陽。月印波心珠滾動,波浮月色鏡磨光。嵯峨沙阜千層雪,寥闊洪濤兩岸霜。此夜行吟真不夜,二分何必說維揚。[2]

視頻

紫陽堤 相關視頻

為10年來首次,鄱陽湖湖區100條堤進洪
江西上饒 鄱陽湖康山堤塌方險情得到妥善處置

參考文獻

  1. 江西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江西省人民政府,2020-05-14
  2. 千年紫陽堤 ,鄱湖人家網,20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