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属于哲学[1]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方法、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由于科学技术活动已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因此,将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单独对象考察和研究无论对科技发展还是对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哲学原称自然辩证法,其研究实际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史、科学学哲理数学数学哲学工程哲学、技术哲学、技术经济学等学科。中国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的学术组织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是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下的交叉学科一级学会。

目录

学科定位

定义

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原称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传统和科学哲学传统的对峙和融合贯穿了过去三十年的发展。自然辩证法传统属于德国古典自然哲学传统,有意识形态的优势,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科学哲学传统属于逻辑经验主义传统,强调学科自主性,重视学科建设。两个传统和平共存,但带来了这个学科的致命问题:名实长期冲突,学科定位不明。

科学技术哲学与理学的一级学科——科学技术史关系密切,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围主要涉及理、工、农、医四大学科门类,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科学技术史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要探讨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因此,科学技术史既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学,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历史学。它是横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同样的,科学技术哲学虽然是哲学的分支学科,但是却不是单纯的人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而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具有浓厚方法论性质的、横跨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综合性学科。著名英籍匈牙利哲学家拉卡托斯所一贯倡导的“精致证伪主义”就力图使科学哲学与科学史一致,这是拉卡托斯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也是我们称之为“精致证伪主义”的原因。另外,历史主义的科学哲学流派,其代表人物如库恩、费耶阿本德、图尔明等,也主张用科学史来检验科学哲学。

影响和地位

二级学科,但这个学科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远远不是一个二级学科[2]能够概括的。1990年之前,“科学技术哲学”的名字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界曾经走在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前列,引领风气和时尚。但是,在学科建设方面,由于先天缺陷,三十年的发展依然未能在学科定位上取得共识,并且最终制约着学科发展。

研究内容

研究领域遍及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和科技方法论等基础研究,数学哲学、物理哲学、天文哲学、化学哲学、地学哲学、医学哲学(主要包括医学辩证法和医学伦理学两方面的内容)、生物哲学等应用研究。科学社会学、科学与宗教、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科学思想史及传播学、科学伦理学生态哲学环境哲学经济哲学科学学、哲理数学,以及各个产业、行业领域的一些哲学、方法论、科技政策、发展战略等都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范围。

视频

科学技术哲学 相关视频

科普育人《认知哲学科学技术与艺术》
科普育人《第十三讲 哲学科学技术认知思维的数轴模型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