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福斯集團

福斯集團
圖片來自automat-project

Volkswagen Group大众集团,或作福斯集团)是世界最大的三家汽车制造商之一,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

公司成立于1937年,最早是由纳粹德国政府出资的国有企业,以出产甲壳虫汽车而闻名。在二战结束后,英军接管了公司的汽车工厂,并在战后的艰难岁月裏继续出产甲壳虫汽车。1949年英国政府将大众公司交还给德国聯邦政府與地方邦政府,合資為國營企業

目录

历史

1937年-1945年

1937年3月28日,德意志劳工阵线成立了大众公司的前身“德国国民汽车筹备公司”,目的是为了生产保时捷60型即后来的大众1型汽车,也就是俗称的大众甲壳虫。该车由费迪南德·波尔舍的公司设计,大众公司则得到了阿道夫·希特勒的支持[1]。1938年9月16日,公司更名为大众公司。

位于法勒斯莱本的工厂建成不久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工厂的主要产品改为军用的保时捷82型汽车和水陆两栖保时捷166型汽车。仅有少量的保时捷60型汽车在此期间被生产出来。法勒斯莱本工厂还生产V-1飞弹,因此也成为了盟军的主要轰炸目标。工厂的大多数工人是来自东欧的劳奴。

1945年-1970年

战后,1945年6月,英国皇家陆军电气机械工程团少校伊万·赫斯特<接管了被炸毁的工厂并重启生产,以期待工厂成为战争赔款的一部分。然而,没有英国汽车商对此感兴趣。1948年,英国人将大众赠予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但福特副总载欧内斯特·R·布里奇认为它一文不值。随后,布里奇宣称考虑将德国福特公司与大众合并,但由于战后大众的所有权混乱,以至于不知道与谁进行谈判。作为战后德国工业计划的一部分,包括大众在内的大部分德国工业将被拆除,全国汽车产量被控制在不超过1936年产量的10%。

大众因为给英国陆军生产汽车而逃过一劫。1948年,英国政府将公司移交给德国政府,前欧宝公司主管海因里希·诺德霍夫接掌大众。德國政府日後在股市陸續賣出福斯汽車的股票,但制定了“福斯汽車法”,規定福斯汽車股東會的決議必須有八成股權同意,而德國下薩克森邦邦政府擁有百分之20.2的福斯汽車股權,實際上擁有股東會決議的否決權,因此德國政府依然控制福斯汽車的營運。

由于工厂重建和战后原料短缺,60型汽车(后更名为1型)的生产一直恢复缓慢,但到1950年代和1960年代,生产速度快速增长。大众开始在1型汽车(大众甲壳虫)的平台上推出新款汽车,包括1950年的大众2型、1955年的大众卡曼吉亚、1961年的大众3型、1968年的大众4型和1969年的大众181型。許多車款仍以金龜車(1型汽車)的機械為基礎來開發,直到1970年推出首款前輪驅動車。

1965年1月1日,大众从戴姆勒-奔驰公司手中收购了汽车联盟公司。新公司继续生产奥迪系列的战后第一款汽车:奥迪F103[2]。1969年8月26日,另一家德国汽车制造商NSU汽车厂并入汽车联盟公司,新公司名为奥迪NSU汽车联盟公司(1985年更名为奥迪公司)。

1970年至2000年

1982年9月30日,大众与西班牙汽车制造商西雅特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成为跨出德国的第一步<。1986年6月18日,大众收购了西雅特公司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家非德国子公司。12月23日,大众又将持有股份增至百分之七十五。1990年,大众完全收购西雅特,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

1991年3月28日,大众与捷克斯洛伐克斯柯达汽车公司签署合资协议,获得后者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并分别在1994年和1995年将股份增至百分之六十和百分之七十。

1998年,三个著名品牌加入大众:宾利兰博基尼布加迪

2000年至今

2000年5月30日,斯柯达成为大众的全资子公司。

2002年至2007年,大众集团重新构建了两大业务部门[3]:奥迪品牌组多专注于运动领域,旗下包括奥迪、西雅特和兰博基尼;大众品牌组则更专注于经典领域,旗下包括大众、斯柯达、宾利和布佳迪。2007年歐盟判決“福斯汽車法”違反歐盟憲法而無效。

2009年10月24日,有消息称大众集团有意收购其长期合作伙伴威廉·卡曼公司。11月,大众监理会同意收购卡曼公司,并计划于2012年重启后者在奥斯纳布吕克工厂的卡车生产。

2009年年初,保時捷控股公司(Porsche SE)收購福斯汽車超過半數的股權,但金融海嘯讓保時捷控股公司也出現資金不足的問題,12月,保時捷控股公司把旗下保時捷汽車公司(Porsche AG)的百分之四十九点九的股份賣給福斯汽車,迈出与其合建汽车集团的第一步。

2012年7月4日,大众宣布收购保时捷汽車公司百分之百的股份,但保時捷控股公司已擁有福斯汽車集團公司(VW AG)過半數股權。2013年歐盟法庭宣判"福斯汽車法"中規定福斯汽車股東會決議須有八成股權同意的規定無效,保時捷控股公司正式控制了福斯汽車集團公司,保時捷控股公司中保時捷家族擁有半數股權,但卻有百分之百的股東投票權,保時捷家族因此在實際上控制了福斯汽車集團。不過保時捷控股公司並未擁有百分之75的福斯汽車集團股權,所以福斯汽車集團的營收不列入保時捷控股公司的營收。

2010年1月15日,大众集团宣布收购铃木公司百分之十九点九的股份,而铃木则持有大众百分之一点四九的股份。2011年,铃木向伦敦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大众归还其百分之十九点九的股份。

2010年5月25日,大众集团通过其子公司兰博基尼控股公司收购了意大利设计-乔治亚罗公司百分之九十点一的股份。

排放醜聞

2015年9月18日,美國環保署表示德國福斯集團(Volkswagen AG)坦承2009年來在美國廢氣檢驗時作弊,在美國銷售的柴油車中裝設的軟體只有在接受官方測試時,才會全面啟動廢氣排放控制,車輛實際行駛時,會排放超標10到40倍於法定標準的廢氣。受影響的車輛近50萬輛,福斯可能因此招致180億美元罰款。21日股價最深重挫23%,跌幅六年最深,一天內市值蒸發154億歐元(174億美元)。时任CEO马丁·文德恩引咎辞职。

2018年6月18日,慕尼黑检察官以奥迪全球CEO鲁伯特·施泰德“试图妨碍检方对大众柴油尾气排放造假的进一步调查”为由将其逮捕。

大众汽車在臺灣

臺灣

1963年,臺灣的永業集團取得福斯的代理權,正式進入臺灣市場。自1994年起,慶眾汽車開始在臺生產的T4箱型車直至2004年停產。1999年福斯收回永業之臺灣代理權,2000年轉交由臺鳳汽車、太古汽車代理。2015年1月1日起由母公司收回代理權,設立直營的臺灣福斯汽車,原總代理太古標達汽車轉型為臺灣福斯汽車的經銷商[4]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与中国大陸

1985年3月,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宣布进入中国大陸市场,与中方合资组建上海大众,大众汽车股份公司控股50%,也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汽车企业,直到今天上海大众生产的桑塔纳轿车依然占据中国汽车市场的最大份额。

參考文獻

  1. Nelson, Walter. Small Wonder. Little, Brown & Company. 1967: 333. 
  2. Manfred Grieger, Ulrike Gutzmann, Dirk Schlinkert (编). Volkswagen Chronicle (PDF). Historical Notes 7. Volkswagen AG. 2008 [21 December 2009]. ISBN 978-3-935112-1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12-16). 
  3. Volkswagen's branding plan takes shape[失效連結]
  4. Volkswagen Taiwan台灣福斯汽車正式營運[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