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理想國》(古希臘語:Πολιτεία;拉丁語:Res Publica)又譯作《國家篇》、《共和國》、《王制》,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大約公元前390年所寫成的作品,主要談及了正義、秩序和正義的人及城邦所扮演的角色[1]。它以蘇格拉底為主角,採用對話體的形式,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長僅次於《法律篇》。《理想國》是柏拉圖最著名的著作,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和政治理論著作之一。
《理想國》譯本極多,英譯本中最有名者為Benjamin Jowett於1871年所出之譯本,1968年艾倫·布魯姆的譯本也被學界公認。而某些版本(如郭斌和、張竹明的2009年譯本)在正文旁插入了柏拉圖著作編號,以作為不同譯本或學者引述時的公器。
主要內容
書中主要是在探討政治哲學,對後來的學者有巨大的影響,成為政治學領域的基本經典。本篇對話錄關心到底什麼是「世事的道理」,並且探討的領域包括了經濟學、政治社會學、政治哲學、倫理學、正義及知識。上述領域都是從研究正義之性質的角度作思考——這就是對話的中心問題:什麼是正義?在對話中,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討論了正義的涵義以及正義的人是否比非正義的人生活的更快樂。
從這個基點出發,柏拉圖(通過蘇格拉底)考慮了現有政治制度的本質、並構造一個理想城市的模型。這個城市的司法理論是完美的。柏拉圖的理想政體模式是依靠德性,建立在知識和真理之上的貴族政體。如果理想的貴族政體發生蛻變,榮譽取代了知識和德性,則形成勛閥政體;勛閥政體的榮譽被財富取代,則形成寡頭政體;寡頭政體蛻變形成民主政體,再蛻變則形成僭主政體。
在《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中,柏拉圖對理想政體和現實政體根據統治者數量進行了區分,分為君主政體、僭主政體、貴族政體、寡頭政體、民主政體和共和政體。此理論被亞里士多德進一步完善,一直為政治家們所採用[2]。
此外,柏拉圖在《法律篇》還提出了「混合政體」。他認為這是最好最穩定的政體,綜合了君主政體跟貴族政體的智慧和德性(德行)以及穩定、和平及秩序還有平民政體、民主政體跟共和政體的平等(又叫做公正,也就是公平)和自由。這個理論被認為是近代分權式政府的理論先驅。
視頻
理想國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見字,如見故人來!_柏拉圖,搜狐,2019-01-20
- ↑ 《理想國》導讀,泉州職業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