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庶(?—1143年),字子尚,号当叟,庆阳(今属甘肃)人。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举进士。泾州保定县知县,通判怀德军。

  • 高宗即位,为部延经略使兼知延安府,节制陕西六路军马。延安失守,张浚以为参议官,未几服母丧。
  • 建炎四年(1130年),起知兴元府,兼利夔路制置使。
  • 绍兴元年(1131),以忤张浚落职提举江州太平观。
  • 绍兴二年(1132年),复为张浚参谋官。绍兴六年,起知鄂州,旋改知荆南府、湖北经略安抚使。
  • 绍兴七年(1137年),召为兵部侍郎。迁尚书,拜枢密副使。时相秦桧主和,庶力诋和议,以资政殿学士知潭州。
  • 绍兴十二年(1142年),被劾以讥讪朝政,责向德军节度副使、道州安置,卒于贬所。谥“敏节”。

基本信息

姓名    王庶  
字号    字子尚,号当叟      
民族    汉族      
官职    尚书,拜枢密副使  
谥号    敏节     
出生地   庆阳(今属甘肃)
出生时间  不详   
去世时间   1143年 
所处时代   宋朝   
主要作品   《遂宁府千里楼》   

人物生平

苦谏防金

  • 契丹族的辽国被女真族的金国侵犯,辽国以归还宋朝原燕云十六州的土地为筹码向宋朝求援,皇帝下诏书命种师道只接受归还的燕云之地,并不派兵救援。王庶对种师道说:“我朝与辽国和平相处已有百年之久了,看着辽国败亡而不救他,却接收他们归还的土地,这不是为下一步女真人侵我大宋留下口实了吗?”他的真知灼见,朝廷并未采纳。在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金人果然入寇宋朝。当时,太宰李邦彦晚上召见王庶,征求对策。王庶说:“有丰富经验的老将首推种师道,而且周边国家也畏服他,应该派他率西部兵将增援边疆。”李邦彦又用此话征求蔡攸意见,蔡攸并不赞同。王庶见意见不用,要求离开,朝廷派王庶为陕西转运司通判兼制置解盐的事务。

准备抗金

  • 原来,河东经略制置使王燮暗中已经回归朝廷,东京留守宗泽按照朝廷的意见授王庶为陕西制置使。适逢皇帝又命谢亮作为使者西入潼关。王庶写信给谢亮说:“西夏的边患小而缓,金人之患大而紧迫。到了秋季草旺马肥时必然大举侵犯,请您就持使节号召各军积极行动,将其逐过黄河,再寻找机会恢复我们失地。”这也是切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良策,谢亮不是不听,而是无能力号召各军。到了秋季,金兵大举进犯,王庶调兵沿黄河到冯翊之间据险固守。

接连失地

  • 没想到,严寒早到,黄河一夜之间结了冰,金人乘机渡过黄河,侵犯晋宁、丹州(今陕西省宜川县),又渡过清水河,攻破潼关,秦、陇一带人心惶惶。王庶传檄各路军兵,拟定时间共同讨伐金兵。泾原统制曲端平时就不服从王庶领导,以未接到朝廷的命令来推辞;过了几天,朝廷下了命令,但他又以其他原因推辞。金人探知曲端与王庶不和,于是合兵侵犯富州、延州。王庶当时在坊州,闻讯立即连夜赶路,想在鄜、延两州组织兵力阻止金兵的侵犯。金人并未直接攻打延安,而绕道攻陷了丹州(今陕西省宜川县)。丹州在鄜、延之间,王庶只能亲往延州防守其中一路。王庶多次督促统率泾原精兵强将的曲端进兵救援,但曲端却按兵不动,金人遂又移军攻陷了延州。

军中斗争

  • 当时,王庶闻知延州受金兵围攻已到了十分危急的时候,亲自收集各路散兵游勇去增援;观察使王燮也将自己的部属发往兴元。王庶赶到甘泉时,延州已经失守。既然已经无所归附,就把自带的军队交付王燮,仅带百余骑赶到襄乐(今甘肃宁县),既是慰劳其他驻军,又想依靠曲端帮助自己。王庶到了曲端的驻地,曲端命令王庶每进一门要减少从骑一半,到了曲端的军帐之下仅剩几名卫兵。曲端坐在帐内严厉追问延州失守的情况,最后带着嘲弄的口吻问:“节制,你只知爱你的身家性命,怎么不知道爱护天子的城池?你平安地回来了,而延州城呢?”王庶冷笑着回答:“我多次命令你救援延州,你怕死不服从,这能说明你不爱自己的身家性命?”曲端见被问住,勃然大怒,阴谋在军中杀死王庶而夺取兵权。但他感到自己势单力薄,连夜去宁州,见到谢亮说:“延州是五路的咽喉,给丢失了。《春秋》上说,‘大夫出疆域之外,可以自主决定事情。’请你协助我,诛杀王庶。”谢亮说:“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上面的指令,我们作为朝廷的大臣,擅自在外面诛杀大臣,这是跋扈的行为,我不敢这样做,你自己去干吧!”曲端碰了一鼻子灰,沮丧而归。又气恨不过,乃夺取王庶的节制使印信,并拘留了他的下属。这时,皇帝下诏书命王庶回京防守。王庶赶回京城后,首先向朝廷自我检讨了失掉延州的罪责,朝廷也未追究其责任。这时,王庶的母亲去世。

再谏无果

  • 自从张浚从富平败归,想起当初王庶及曲端的有些建言合理可用,乃一并召见他们。王庶居地离得近,首先赶到。他向张浚极力陈述安抚陕西保障四川的策略,劝说张浚收集熙河、秦凤的兵马,扼守关中、陇右,以作下一步攻金的打算,张浚不愿采纳。王庶见良策不用,要求回家为母亲守三年丧,也不允,只授于参议官令他在帐下听用。后来张浚想起曲端与王庶犹如二虎,同放在帐下必然互不相容,在曲端未到之前,又改派王庶去驻守恭州。临走前,王庶对张浚说:“曲端有反叛之心。”张浚也畏惧曲端善得文人之心,就萌生了杀曲端的念头。

宦海沉浮

  • 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又起用王庶任兴元府知府、利夔路制置使。王庶看到这里兵士比较少,难以防守金兵入侵,便征籍兴、洋几个城内及三泉县的强壮人丁,二人取一人,三人取二人,组建了军队。大家称这些人为“义士”。每天在县内操练,每月在州里会操一次。对表现好的,予以奖励犒赏。不到半年,能上战场的兵士达数万人。张浚将王庶的政绩报告了朝廷,朝廷提升王庶为徽猷阁直学士。有人对张浚进谗言,又调王庶任成都知府,未到任时又改知嘉州(今四川省乐山地区)。第二年张浚又弹劾王庶做事轻率而又喜欢冒险,所以朝廷免去了王庶的职务,在家奉祀宗祠。不久,朝廷又起用王庶知遂宁府。他感到朝廷奸臣当道,良言不听,难以有所作为,因此一再申请辞官不就,朝廷也就同意了。

献策高宗

  • 绍兴六年末(1136年),朝廷又任王庶为湖北安抚使,知鄂州。他去朝廷觐见,高宗皇帝设宴接见了他。王庶进言:“陛下如果只想保住江南,我就无什么可说的;如果要恢复大宋的基业,以荆州为皇都比较好。荆州左面是东吴,右边是西蜀,都是很好的屏障,而且南海可以供给财物。要防守,前面是长江天险、汉水阻隔;要进攻,可以出三川、涉大河,图取中原,这正是当年曹操畏惧关羽的根本原因。”高宗皇帝对这个意见很感兴趣,又复任王庶为显谟阁待制,并任他为荆南府知府、湖北经略安抚使,后又升为显谟阁直学士。

主政兵部

  • 绍兴七年(1137年)十月,王庶以兵部侍郎职务被高宗皇帝召入朝内。第二年春天,上朝议事。皇上说:“召你入朝任职的时候,恰是张浚已去职,赵鼎还未来之时,是我亲自提拔你的,并非什么人建议。”王庶闻言,慌忙叩头谢恩,感激涕零。因此又上奏说:“恢复我大宋北部半壁河山的大功十年未就,失误在于偏听偏信;在于性急,欲速则不达;在于轻易赐爵封赏,是非、邪正混淆。真正能做到有功就赏,有罪必罚,谁人不服?过去汉光武帝以武力能夺取天下,是因为他不到万分紧急时不会掠夺百姓,不懂军事的人不令其带兵打仗。”他又口陈手画陕西、四川两省在军事、政治上的重要性,请皇上派重臣予以防守。宋高宗听后大喜,当天就提升王庶为兵部尚书,过了月余,又拜为枢密副使。

不合秦桧

朝廷商议要派一名重臣巡视边疆防务,皇上遂命王庶措置江、淮边防。京、湖宣抚使岳飞听到王庶巡视边防,就送来书信说:“若不叫我出师北伐,那么我就要交回宣抚使的节印,归家赋闲去了。”王庶深为岳飞的壮志感动,巡边回朝后,极力论说金人狡诈,私自背弃盟约;又汇报了岳飞要求出师北伐,否则便交回节印之言。当时秦桧再次出任丞相,以与金人议和为朝廷的要务,而且金国还派来了使臣乌陵思谋,因此才请皇上下诏书催促王庶还朝。王庶极力论说和议的错误,请求朝廷诛杀金国使臣,其言十分恳切。金国又派萧通古来,许愿只要议和,可以割让土地,归还徽、钦两位皇帝的灵枢,归还皇太后。王庶说:“和议的事情,我不知有什么好处,金人的许愿,我也不敢相信。”他因与秦桧意见不合,曾上疏七次要求免去官职,朝廷才以资政殿学士衔让他知谭州。

晚年

  • 御史中丞勾龙如渊弹劾王庶是赵鼎推荐任职的,欺骗蒙蔽皇上。宋高宗明知此言虚假,但一心想议和,因此就罢免了主战派王庶的谭州知府职务。在王庶归朝路过九江时,又被剥夺了资政殿学士衔。王庶无官一身轻,,便携家眷回归故里。绍兴十三年(1143年),御史胡汝明又弹劾王庶嘲笑朝廷的主和政策,朝廷又贬王庶去向德军节度副使那里报到,在道州居住。王庶赶到贬所时去世。到了宋孝宗时,孝宗皇帝想起王庶历次上疏的主战理由,觉得很在理,认为王庶是朝廷的一位很有才干的忠贞之臣,因此恢复了王庶原来官位,谥为“敏节”。

人物专题


史书记载

  • 《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