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湖南省农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湖南省农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湖南省农业委员会直属单位。

机构简介

中文名:湖南省农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所属部门:湖南省农业委员会;所属地区:湖南省

工作职责

开展农业农村人才政策理论研究,实施农业人才发展规划;承办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农业系列职称[1]改革和评审工作;承办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监督管理、农业行业工人技术等级考核(考试)工作;承办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认定、管理工作;承办专家服务、选拔、推荐、培养工作。

相关资讯

省农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姜太军主任一行对我市2021年度“湖南省十佳农民”提名人选综合情况进行考察调研

8月26日上午,省农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姜太军主任一行在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胡荣华、祁东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友元等的陪同下,对我市2021年度“湖南省十佳农民”提名人选龙顺英同志的情况进行了综合考察。

考察工作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随机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太军主任认真听取了工作汇报并深入到生产经营一线认真对照查看,对龙顺英同志身兼数职(祁东伟瑞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祁东牙泉农机合作社董事长、牙泉村支部书记),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转型提质,充分发挥合作社社团优势,带领村民发展优质稻生产,助力乡村振兴奔小康,发挥耕插抛收烘等新农机优势,服务本村村民和周边群众,大家给予了充定肯定和高度认可,示范引领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培养产业“头雁” 引领“雁阵”齐飞

8月15日,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浙江大学承办的2022年湖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顺利启动。湖南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贺丽君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浙江大学党委原常务副书记陈子辰致辞,湖南省农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姜太军,浙江大学继续教育[2]学院院长、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副主任刘继荣,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姚青以及导师代表杭州稻香小镇总经理、杭州市乡村振兴联合体副秘书长刘松同时出席本次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人事处处长张志龙主持。

贺丽君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湖南省实际,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5000人规模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头雁”是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培育机构要注重做好对“头雁”成长发展的支持与服务,积极推动集成政策、资源、要素和平台,给予立体式、全方位保障,充分发挥“头雁”之才、之勇、之智,实现“头雁带动、雁阵齐飞”,营造“头雁”联农带农、兴农富农的良好氛围,加快乡村产业发展,把群众嵌入产业链条中,共享发展成果。

陈子辰介绍了浙江大学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以及承接国家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是浙江大学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对标服务国家“三农”战略的实际行动,对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浙江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指示精神,积极响应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确定的重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浙江地缘优势、浙大学科综合优势,积极对接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有关工作,成功入选参与包括湖南、浙江在内的6省培育工作。本期培训是浙江大学承接湖南“头雁”项目的第一期,启动仪式也标志着浙江大学服务湖南省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崭新起点。

启动仪式上,导师代表刘松表示一定不负信任,庄重承诺,“对专业,知无不言、绝不保留”“对问题,有问必答、绝不敷衍”“对资源,持续开放、有多少对接多少”,真正做到“课内课外、互动长新”“一日为师、终身为友”“培训期一年、服务期一生”的三点要求。期待“头雁”从起飞到领飞,直至高飞。

学员代表戴顺友对参加本次培训的115位学员,从思想上、纪律上提出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愿学以致用,为乡村产业振兴工作的展开贡献最大力量。

8月15日,2022年湖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顺利启动。

本期班级已开展两天教学,学员们纷纷表示浙大的师资力量雄厚,课堂内容生动有趣、案例详实切实要点,课间与老师交流收获颇丰。课后学员们及时复盘,互相汲取产业发展经验。

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自2022年开始,由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实施,旨在加强对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的系统性培育和综合性政策支持,培育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头雁”队伍。“头雁”项目是对地方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双促进”的创新举措。培训时间为期一年,采取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本期培训第一阶段集中学习共15天,以专家讲座、现场教学、专题研讨及学员沙龙等多种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