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海瑞罢官

海瑞罷官》,故事以大明名臣之清官海瑞一生經歷四朝,因為當官的時候敢打擊貪官污吏,所以他得到了民心,所以他的官位也越來越高,但是他依舊改變初衷,一直為百姓造福。海瑞是一個好官,所以即便他去世了人們還願意傳播他的故事,歌頌他的品質。[1]

目录

簡介

  • 海瑞,明朝人士,以廉潔奉公而著稱於世。海瑞號剛峰,剛峰不僅是他的名字,也是他個人的真實寫照。性格剛硬,做事正直,為官清廉且剛正不阿,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被人們稱之為第一清官。也是明朝時期第一清官。
  • 生於1515年,死於1587年,海瑞一生得罪很多達官貴族,雖然仕途坎坎坷坷但是其人生還算平平談談,一直到老死,這也是上天眷顧這個可敬的人兒。

背景

  • 是1959年4月北京市副市長吳晗根據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號召學習明朝大臣海瑞「直言敢諫」精神而寫成的一齣京劇。1960年底,本劇完成之後,交給北京京劇團(現在的北京京劇院)排演,馬連良裘盛戎李多奎主演,琴師是李慕良
  • 《海瑞罷官》的內容是海瑞因為不畏权贵徐阶,平反冤狱、退还民田而被罷官下獄,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來源請求]吳晗之後又相繼寫出《論海瑞》、《海瑞罷官》等文章和劇本。毛泽东曾经赠送亲笔签名的《毛泽东选集》给吴晗,以示对其作品的认可。
  • 时隔数年以后,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發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突然扭转了这一评价,斥责《海瑞罷官》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並指它影射了“彭德懷事件”。
  • 对《海瑞罢官》的定性被提升到了政治斗争的高度,由此揭開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 批判、撤免吳晗的目的是攻击吳晗的上司彭真,彭真是刘少奇的支持者。打倒彭真,就可以攻击刘少奇在党内的地位与支持。(pp.91-92, Teiwes, Frederick C. "Peng Dehuai and Mao Zedong".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o. 16, July 1986. pp. 81–98.)
  • 相关题材的作品还有周信芳、许思言合编,1959年上演的戏曲《海瑞上疏》。周也因此在文革期间受到迫害

参见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