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博物館
歷史
1958年3月26日,泰州市人民政府決定籌建泰州博物館。1959年1月,泰州市與泰縣合併,改稱泰州縣博物館。1962年兩泰分治,復名泰州市博物館。文化大革命期間,博物館與文化館、圖書館、工人文化宮合稱泰州市毛澤東思想宣傳館。1974年元旦恢復為泰州市博物館。1980年開始,博物館在舊址原址進行翻建,先後建成了陳列樓、辦公和文物庫房綜合樓等建築。1996年,組建地級泰州市,泰州市博物館上劃為地級市屬博物館。2006年,原址因城市建設需要,博物館拆遷搬到青年路20號過渡性用房辦公。2013年,位於泰州市鼓樓南路297號的新館建成,對外開放[2]。
館舍
泰州博物館舊址位于海陵南路657號,占地面積1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餘平方米,其中展覽廳面積近800平方米,文物庫房近300平方米。建館之初,以一座5間兩層小樓作館舍,文革期間又增加原福音堂3間平房,合計320平方米。1980年建成正方「回」字形地下一層、地面二層的陳列樓一座,面積972平方米,辦公和文物庫房綜合樓等建築隨後也逐步建成;新建築共占地1000平方米,並提供1700餘平方米的空間。
2006年,原址因城市建設需要,博物館拆遷搬到青年路20號過渡性用房辦公。辦公房占地2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500平方米。2013年,位於鼓樓南路297號的新館建成,建築面積22000餘平方米,其中展覽廳面積近6000平方米。
藏品
泰州博物館館藏不同類型的藏品。書法方面,泰州博物館藏有查士標的《臨米襄陽意行書軸》、何紹基的《行書七言聯》、劉墉的《臨名家書軸》、趙朴初的《踏莎行》書法、王澍的《詩經·小雅·天保》篆書軸,以及吳熙載的《重修城隍廟正殿記》的一部分等。繪畫方面,泰州博物館藏有汪士慎《詩畫合璧卷》、八大山人《秋花危石圖軸》、陳卓《萬松高樓圖軸》、黃慎《攜琴仕女圖軸》、李鱓《玉蘭海棠圖》、清鄭燮《墨竹圖》、清潘恭壽《重岩暮靄圖》、清羅牧《臨董巨筆意山水圖》、清藍孟《木落皋亭圖》,以及明程勝《蕉石圖》等。博物館也藏有陶瓷、服飾、銅鏡、竹雕、景泰藍雙耳瓶、雀繞花枝紋鏡等藏品。
其他
泰州博物館也會不定期舉行不同的活動,例如泰州傳統戲曲研學活動、生肖文化展、主題黨日活動等。
2019年4月20日,再現紅色渡江路、禮讚「水兵母親城」——「紀念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海軍專題老報展在泰州市博物館舉行。展覽共展示早期海軍相關報紙132份,包括1949年3月刊登「重慶號」艦毅然起義的《江海導報》、刊有「人民的海軍」圖片的1949年6月出版的《新華日報》畫刊、1950年5月報道舟山本島政權轉移的《浙江日報》等。當日,泰州市博物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分別獲贈1949年1月27日《人民日報》刊有泰州高郵解放,以及1949年5月13日《膠東日報》刊有人民海軍成立兩份經典的報紙。該展覽持續到同月26日,並可免費觀看。
視頻
泰州博物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江蘇旅遊景點:泰州市博物館 ,豆丁網, 2013-12-6
- ↑ 泰博歷史 ,泰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