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陵德山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武陵德山寺

 

 

 

武陵德山寺

武陵德山寺现改名为乾明寺 武陵德山寺的开创,缘起于佛教禅宗的兴盛和发展。 禅宗传入常德,始于澧州慧演。 他大约于天宝之乱(755-762)中间来到澧阳(今澧县、津市、临澧)弘法,但史料上没有关于他住寺或立寺的记载。最早在常德境内立寺的禅师是药山惟俨。 他于唐贞元初(785)驻锡药山(在今津市棠华乡),开创药山寺。 《景德传灯录》说禅师从曹溪(慧能,638-713)以来多居律寺,至百丈怀海(720-814)才“别立禅居”,自创“规式”。 虽然这种说法与史实不尽相符,但百丈怀海制定禅门清规,的确推动了独立禅刹的发展。

德山在沅水下游。 沅水东流过常德城,“历小湾,谓之枉渚。渚东里许,便得枉人山(即枉山)。 山西带修溪一百余里,茂竹便娟,披溪荫渚,长川径引,远注于沅。” 故老相传,善卷让王之后,隐居于枉山。 到了隋朝灭陈,大将樊子盖任嵩州刺史,仰慕善卷之德,改枉山为善德山(后世简称德山)。 司马承祯(647-735)的《天地宫府图》把德山列为道家第五十三福地。 杜光庭(850-933)《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把德山列为道家第七十二福地。

德山寺的始建,目前唯一能够见到的较为具体的资料,是《景德传灯录》卷第十五《朗州德山宣鉴禅师》的夹注:“总印禅师开山创院,鉴即第二世住也。”

总印禅师,恰好是开创禅刹制度的百丈怀海的师弟,《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都有记载,可惜的是只载明他是马祖道一的弟子,最后居止在潭州(今长沙、湘潭、株洲、益阳、娄底等地)三角山(具体地望不详),生平事迹不详。 马祖道一自天宝元年(742)开堂说法,直到贞元四年(788)示寂,总印禅师追随马祖的时间应当在此期间。 那么,他来德山开山创院的时间,最有可能是在贞元四年至元和五年(810)这一段时间内。

李翱于长庆元年(821)任朗州刺史,直到宝历元年(825)才离任。 在朗州期间,李翱专程赴澧州药山拜访惟俨禅师,留下了一段儒家学者参学佛法的佳话。 李翱后来把禅宗的“性”学引入自己的儒学理论《复性书》,和韩愈一起,为后世道学奠定了基础。 太和九年(835),李翱调任检校户部尚书、襄州刺史等职,还赴澧州拜访过龙潭崇信。

从李翱向禅宗高僧请益的活动,我们不禁要问,李翱为什么要舍近求远,没有留下和德山寺僧人来往的记载呢? 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当时德山寺创建不久,住持禅师的影响不够大。 这位住持是不是总印禅师,我们也无从知道。 总印禅师创建德山寺之后,居留一段时间应当就离开了,去了潭州三角山。

德山寺轶事

刘禹锡与诚禅师、会禅师 刘禹锡参加永贞(805)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在朗州10年,元和十年(815)才奉诏还京。刘禹锡在朗州留下了很多和德山僧人往来的诗篇,最著名的有《宿诚禅师山房题赠二首》、《登枉山谒会禅师》。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二首》:

宴坐白云端,清江直下看。来人望金刹,讲席绕香坛。

虎啸夜林动,鼍鸣秋涧寒。众音徒起灭,心在净中观。

不出孤峰上,人间四十秋。视身如传舍,阅世似东流。

法为因缘立,心从次第修。中宵问真偈,有住是吾忧。

从第二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首诗作于刘禹锡40岁那年,即元和六年(811),而且诗中提到的“孤峰”,正是德山临江的最高点孤峰岭。 诗中提到的诚禅师,我们有理由推断是药山惟俨的弟子船子德诚。 一是药山惟俨在贞元元年(785)至太和八年(834)期间住持药山; 二是药山离德山很近; 三是船子德诚是有名的诗僧,他随侍惟俨30年,元和六年虽然还未离开药山,但完全有可能访问新创立的德山寺,临时挂锡德山。

《登枉山谒会禅师》:

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弱冠游咸京,上书金马外。

结交当世贤,驰声溢四塞。勉修贵及早,狃捷不知退。

锱铢扬芬馨,寻尺招瑕颣。淹留郢南都,摧颓羽翰碎。

安能咎往事,且欲去沉痗。吾师得真如,寄在人寰内。

哀我堕名网,有如翾飞辈。曈曈揭智烛,照使出昏昧。

静见玄关启,歆然初心会。夙尚一何微,今得信可大。

觉路明证入,便门通忏悔。悟理言自忘,处屯道犹泰。

色身岂吾宝,慧性非形碍。思此灵山期,未卜何年载。

刘禹锡登德山所见的会禅师,最有可能是长沙东寺如会禅师(744-823)。 如会禅师也是马祖道一的弟子,韶州始兴(今韶关市始兴县)人。 他在长沙东寺弘法,学徒太多,以致僧堂内的床榻都被挤折了。 因此,当时他的法会被称为“折床会”,东寺被称为“禅窟”。 他反对将马祖 “即心即佛” 的说法庸俗化,向僧徒指出“心不是佛,智不是道”。 《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都有《如会传》。 如会是德山寺住持总印禅师的师兄弟,而且近在长沙居止,舟楫往来非常方便,行脚访问总印的可能性相当大。 有人也许会问,刘禹锡为什么不谒见住持总印,而要谒见一个行脚和尚呢? 原因不外有二, 一是如会临时挂锡德山,才有必要专程前往拜会; 二是如会名气比总印要大。 元和十四年(819),宰相崔群贬为湖南观察使,也曾专门拜会如会。 如会死后,门徒将其葬于长沙城南。 太和七年(833),李翱任湖南观察使、潭州刺史,“尽毁近城坟塔”,唯独留下如会的墓塔,并题词:“独留此塔,以别贤愚矣。” 不管诚禅师和会禅师究竟是谁,从这些诗中,我们至少可以肯定,在唐元和六年(811)以前,也就是刘禹锡拜访诚禅师之前,德山就有禅院存在。 这些诗进一步印证了总印禅师开山创院的说法。

薛廷望重建德山寺

唐会昌五年(845)八月,朝廷公布“毁佛寺勒僧尼还俗制”,拆除寺院四万四千余所,没收良田数千顷,勒令僧尼还俗二十六万五百余人,十五万寺奴改为两税户,诸寺铜钟佛像尽铸钱币。 在长安、洛阳两地只设四所寺院,三十名僧人; 各州只设一所寺院,分别留僧人二十名、十名、五名不等。 会昌法难使隋唐鼎盛的佛教掉入深谷。 总印禅师创建的德山寺,想必也毁于会昌法难。

唐宣宗继位,于大中元年(847)下诏恢复废寺。任何事情,一旦矫枉过正,就会流为时弊。 《资治通鉴》记载说:“是时君、相务反会昌之政,故僧、尼之弊皆复其旧。” 以致在大中五年(851) 进士孙樵上书说“即位以来,修复废寺,天下斧斤之声”,不绝于耳,“度僧,几复其旧矣”,要求加以节制。唐宣宗因此下诏:“望委所在长吏量加撙节。”

常德在当时属于远离京都长安的边郡鄙地,估计还未执行上一道诏令时,下一道诏令又来了。 而且据《旧唐书》记载:“是岁(大中五年),湖南大饥。” 常德因此更不可能大修佛寺。

德山寺的重建,一直拖到咸通元年(860),等到薛廷望任朗州刺史,才得以实现。

薛廷望,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生卒年不详。 史书上没有他的传记,由杜牧拟稿的朝廷敕书称赞他:“才学声华,膺丞相之选”,但是,他见于史料的事迹仅有两条,而且都和文化事业有关:一是大中六年(852),朝廷任命他为美原县尉兼任弘文馆修撰官,参与修撰《续会要》。 大中七年(853),《续会要》书成,由弘文馆大学士、宰相崔铉上呈唐宣宗。 二是咸通元年,他任朗州刺史,重修德山寺和善卷坛,坚请宣鉴禅师住持德山寺,并分僧守护善卷坛。

薛廷望重修德山寺,命名为古德禅院,并请荆南节度使裴休题写院名。 裴休题字的刻石,千百年中,随着德山寺的屡毁屡建,不知何时,堕于沟渠。 清道光十四年(1834),才“于寺后沟中搜得”,道光二十一年(1841),“嵌于墙”。 可惜今已不存。 武陵名人胡焯,亲历其事,作《古德禅院刻石记》传世。

薛廷望重修德山寺的事迹,后世主要见于僧传、灯录和地方志:《祖堂集》、《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和《嘉靖常德府志》、《嘉庆常德府志》、《同治武陵县志》。 这些史料对薛廷望重修德山寺的事实没有争议,但有三处不统一的地方: 一是《宋高僧传》把薛廷望误为“薛延望”; 二是除《同治武陵县志》外,都把刺史记作太守; 三是时间存在两说,一说在大中初,如:《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 一说在咸通初,如《祖堂集》、《宋高僧传》、《嘉靖常德府志》、《嘉庆常德府志》、《同治武陵县志》。

“薛延望”为“薛廷望”之误,应无异议。 刺史记为“太守”,原因在于天宝元年(742),曾改州为郡,改刺史为太守; 到乾元元年(758),又复为州,复为刺史。“太守”是一种习惯性的称呼。

争议最大的是时间问题。 现代有很多论者,都认为至少应在大中年间(847-859)。 前面已经说到,薛廷望大中六年被授美原县尉兼任弘文馆修撰官,而且《续会要》第二年才完成,可证其在大中七年以前不可能任朗州刺史。 另外《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包括常德府志都记载: 李讷于大中九年(855)贬任朗州刺史。 到大中十三年(859)的5年中,没有史料说明李讷什么时候调离,他任满5年是有可能的。 同时,薛廷望从853年至860年的8年间,从一个县尉(从九品)升到刺史(正四品),连升了11级,即便参与修撰《续会要》是他被超拔擢用的理由,也算是够快的了,说薛廷望咸通元年(860)任朗州刺史,应当在情理之中。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薛廷望重修德山寺的时间,当在咸通初年(860)。

德山寺的兴废

禅宗“从公元7世纪到11世纪,就是从唐玄宗起至宋徽宗时止,这四百年,是极盛的黄金时代”。 从禅宗灯录的记载可以推断,德山寺在唐咸通年间宣鉴禅师的主持下达到极盛。 其后的300年,代有名僧。 南宋以后虽然逐渐式微,但从历代文人留下的赋咏来看,德山寺屡毁屡兴,依然香火不断。

大约在南宋以后,德山寺被称为乾明寺。 德山寺何时被称为乾明寺? 并没有资料载明。 为什么说在南宋以后呢? 先来看两条资料: 一是明代居顶洪武年间撰《续传灯录》,收入“鼎州乾明知应禅师”。 二是常德现存的最早方志《嘉靖常德府志》卷二记载善德山(德山)时,明确提到“山有乾明寺”; 而卷二十记载:“乾明寺,善德山上,唐咸通间建。” 因此可以判定,德山寺被称为乾明寺至迟在明代以前。 这是下限。 上限却更难确定。 《五灯会元》通篇涉及到德山的记载,都未提到“乾明”二字,而记载钦山普初禅师时却记为: “澧州钦山乾明普初”。 《五灯会元》收集资料止于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从此可以推断,至少在这之前,德山寺还未被称为乾明寺。另外,现存明代以前的关于德山乃至德山寺的诗文,从未出现过“乾明”二字。 因此,只能将上限定在绍定年间以后。

清康熙十二年(1673),乾明寺毁于火灾。 寺僧宾日筹款复建。 当时宾日的法弟山学,受定南王郡主孔四贞礼聘,正在广西,听到消息后,说动孔四贞捐款,乾明寺得以重建。 后来孔四贞路过常德,又捐资重塑牟尼、弥陀和十六应真佛像,使乾明寺恢复旧制。 山学禅师师承德山原直。据蔡毓荣《游德山记》记载,他于康熙十八年(1679)平吴三桂率军过境常德,游德山时,见到的乾明寺住持就是山学禅师。 山学后来离开乾明寺,去了桂林南院。宾日禅师,《五灯全书》没有记载,既然《嘉庆常德府志》说他是山学的师兄,那么他也应当是德山原直的弟子。

咸丰四年(1854),乾明寺毁于太平军; 光绪十六年(1890)募捐修复。民国初年,武陵学者余嘉锡题写“乾明寺”匾额,右上款刻“第五十三福地”,左下款刻“武陵余嘉锡题”,可惜今已不存。

德山乾明寺在民国32年(1943)冬遭日寇炮击,“大雄宝殿”等建筑全毁,仅残存前殿。

1950年代,乾明寺寺院被改作粮仓,仅存的前殿也陆续拆除,改作他用。 2001年,常德市人民政府决定重修乾明寺,并斥巨资助建。 2002年10月4日,乾明寺落成。   [1]

参考文献

  1. 德山乾明寺, 湖南省政府网 - as.hunan.gov.cn/1...- 2019-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