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杰拉德·R·福特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杰拉德·R·福特号(英语:USS Gerald R. Ford,舷号CVN-78),简称福特号,是美国海军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为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首舰。为美国第一艘以第38任总统杰拉德·R·福特为名的军舰。福特号在2007年1月16日获海军部长命名,但建造合约在2008年9月10日才正式签订。于2009年11月14日开始建造,2013年1月26日装设舰岛,并在10月3日安装螺旋桨。2013年10月11日,福特号的船坞开始注水,下水仪式邀请了福特总统的女儿苏珊·福特按下注水的启动按钮[1],福特号于2013年11月9日的掷瓶典礼亦由她执行。2017年4月8日,以自身动力首次出海试航,经多次工程延误及超支后,于2017年7月22日服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诺福克海军基地举行的服役仪式上评论说,福特号是“美国力量和威望的象征”,她将令美国的盟国得以安然入睡,令美国的敌人浑身颤抖。

历史

福特号原计划于2014年入列。但由于设备频繁故障,服役日期一再延后。下水后马上就显现出问题。专家发现舰载机起降系统存在重大问题。

目前受到飞行控制系统、新型弹射器和弹药升降机相关问题的困扰。此外,航母的动力装置也发生故障。美国著名防务网站“Task&Purpose”曾将福特级航空母舰称为“移动灾难”。《军事新闻》报导,福特号打从2018年进入原厂船坞后,纽波特纽斯造船就开始日以继夜地维修工程。

设计特点

福特级航母是美国第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工具设计的航空母舰,应用了虚拟影像技术,在设计过程就能精确模拟每一个设计细节,并且预先解决相关的布局问题,对各部件实际制造的掌握精确度也大幅提高,此外也容许多组团队在同一时间分别进行设计开发,节约时间。

福特号航母使用了大量新技术新设计,包括重新设计了舰体岛式上层建筑和飞行甲板布局,强调隐身性,动力装置更加高效,具有更强的发电能力,整体电力系统采用新型电力分配结构,采用电磁弹射,新的大功率一体化核反应堆;带状电力分配系统(全电力化推进的军舰),有源相控阵雷达,F-35舰载机等关键性的舰用高科技,并且增加了船体的冗余设计用于未来的升级改造,航母的整体作战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2]

舰体外型

福特号航母的舰体布局似乎与尼米兹级大致相似,不过实际上仍做了相当多的改良。飞行甲板布局方面,CVN-21在规划之初曾出现全新的构型,例如一个将降落区、起飞区分于舰身两侧的大胆构想;不过考量成本与风险后, 福特级仍以现役美国航空母舰的配置为基础进行改良。福特号舰体前部采用球鼻舰首,可减低航行阻力,增加舰首的浮力,降低舰首的纵向摇晃,进而使舰载机起飞作业更加顺利。采用封闭式飞行甲板,依然采用直角加斜角式飞行甲板组合,但是重新设计了飞行甲板,加大了甲板使用面积。

福特号位于右舷的岛形上层建筑位置比尼米兹级更靠舰艉,扩大了飞行甲板的使用面积,动力装置随之后移,轴系缩短,机库面积也增大。改进了岛式上层建筑,充分考虑视野、湍流、指挥、飞行控制、各种雷达通信要求;强调隐身性,突出部位使用有关材料,降低雷达反射面积。美国航母以往的舰岛都拥有两层舰桥,分别供舰长以及航空母舰战斗群指挥官使用;而福特号的舰岛仅设置一层宽广的主舰桥,并在主舰桥靠近舰岛左侧的上方与下方,各设置一层小型舰桥,上方应为舰载机管制室,下方则用于监视飞行甲板运作。这种较为紧致的空间配置,是基于美国海军长年累积的操作经验,也是为了降低雷达截面积等。

视频

杰拉德·R·福特号 相关视频

美国杰拉德·R·福特号航空母舰,美国最新的航空母舰
美国海军,杰拉德·R·福特号航空母舰(CVN-78)舰载机起降测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