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月斑蝴蝶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月斑蝴蝶魚

學 名 :Chaetodon lunula,又稱新月蝴蝶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蝴蝶魚科的其中一種。

俗 名 : 月眉蝶、月鯛,蝶仔(臺東)、紅司公(澎湖)、虱鬢(澎湖)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紅海、東非洲,東至夏威夷馬貴斯群島杜夕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羅得豪島拉帕島

臺灣分布 : 各地岩礁及珊湖礁海域皆可見其蹤跡。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蝴蝶魚目 Chaetodontiformes

科: 蝴蝶魚科 Chaetodontidae

屬: 蝴蝶魚屬 Chaetodon

種: 月斑蝴蝶魚 C. lunula

形態特徵

體高而呈卵圓形;頭部上方輪廓平直。吻尖,但不延長為管狀。前鼻孔具鼻瓣。前鰓蓋緣具細鋸齒;鰓蓋膜與峽部相連。兩頜齒細尖密列,上下頜齒各約5-7列。體被中大型鱗片;側線向上陡昇至背鰭第IX棘下方而下降至背鰭基底末緣下方。背鰭單一,硬棘XII-XIII,軟條24-26;臀鰭硬棘III,軟條18-20。

體黃色至黃褐色;體側於胸鰭上方至背鰭第V硬棘基部具有一條斜的黑色帶,腹鰭前方至背部後方有黑點形成6-10列斜點帶紋;頭部黑色眼帶略寬於眼徑,但僅向下延伸至鰓蓋緣,眼帶後方另具一寬白帶。[1]


幼魚尾柄及背鰭軟條部各具一黑點,且尾鰭近基部有黑線紋,隨著成長,背鰭軟條部的黑點及尾鰭近基部的黑線紋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尾柄的黑點向上擴展,沿背鰭軟條部基底而形成一狹帶。成魚背鰭及臀鰭具黑緣;腹鰭黃色;胸鰭淡色;尾鰭黃色,末端具黑紋而有白緣。

棲所生態

棲息環境多樣,如潮池、珊瑚礁區、岩石礁區、海藻區或石礫區。是夜行性蝶魚,白天大都停留在礁石間。單獨、成對或成群一起移動一段長距離去覓食。

雜食性,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珊瑚蟲、海葵及藻類碎片為食。

漁業利用

一般以潛水方式捕捉。為觀賞魚類,無食用經濟價值。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Cuvier, G. etc. 1831 沈世傑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