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洞宗大本山台湾别院钟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曹洞宗大本山台湾别院钟楼在东和禅寺的入口,是台湾台北市市定古迹。状似城门,这原是日本桃山及江户时期流行的建筑风格,至二十世纪,形成近代和风建筑。。[1]
地理位置
构造风格
- 兴建时位于东和禅寺大殿前,其功能为该寺的迎接殿。
- 后兴建青少年育乐中心时,原计划拆除该钟楼,在文化人士的争取下,该钟楼获得保存,并成为市定古迹。如今成为禅寺的南面入口。
- 结构上为钢筋混凝土建物,屋顶形式为单檐歇山式,并使用日式黑瓦,脊头处设有鬼瓦。一楼现有一大两小三门洞,拱门造型,并设有楼梯可供上楼。一楼使用粗面的大石块,属于日本桃山时期至江户时期的建筑流行风格。二楼整修后改漆为白色外墙,内部悬有铜钟一口,外面有缘廊,廊边有出挑平座栏杆。
- 钟楼周围设有石宫灯,并改铺草地、石板步道、石墙,配合建筑整体造型。原泰北中学的广告看板,改挂与钟楼相关的资料;青少年育乐中心的通风口,则以一刻有“东和禅寺”的石状物遮蔽,让钟楼显得静穆庄严。
禅寺现况
- 东和禅寺属于曹洞宗,本名为“曹洞宗大本山别院”,是永平寺和总持寺两大本山的别院。
- 现位于丹阳街南侧,东边紧临泰北中学,南面为青少年育乐中心。
- 当年的禅寺用地涵盖今日的禅寺、原泰北中学城区部用地、青少年育乐中心、钟楼与露天咖啡广场。
- 今日的禅寺是原本“曹洞宗大本山别院”之观音禅堂。
历史沿革
- “曹洞宗大本山别院”于1908年在当时台北城东门町(现仁爱路与林森南路口)外建立,是今台湾少数具有日本禅宗风格的佛寺。1920年,禅寺本堂动工重建,直到1923年完工。当时多数日本人所建佛寺,均建为日式风格,禅寺本堂亦不例外。当时本寺仅供日籍人士参拜,寺方因为考量吸引本地信徒的需要,在1914年由台籍禅师于正殿之右兴建难得一见的闽式建筑佛殿─观音禅堂。1930年,进行改建。
- 1916年禅寺附设佛教学校,提供僧侣与信众的子弟就读,校名“私立台湾佛教中学林”。1922年改名“私立曹洞宗台湾中学林”并收并“私立临济宗镇南中学林”;1922年收并“私立国学院”;1935年改名为私立台北中学,从佛教学校转型为一般学校。日治时期结束后,再度改名成为今日的“泰北中学”。
- 1945年后,日治时期结束,禅寺改归中华民国政府管理。1950年代,禅寺部份建物包括大殿,受军队及民众长期占住遭到破坏毁损,被违章建筑所包围,需要走过数条小巷后,才能进入规模较原本来得小的禅寺。1985年,禅寺土地拨交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筹建青少年育乐中心。
- 2000年,台北市政府整顿丹阳街,将该街打通成为现貌,并拆除部份违章建筑。硕果仅存的殿堂,除钟楼外仅剩下原观音禅堂,即今日的禅寺。今青少年育乐中心,原本亦为该寺用地,市府收回用地后改建为今貌。现禅寺座东向西,面向原泰北中学城区部用地,后为私立东和幼稚园。现庙埕有南北两入口。
- 现钟楼为禅寺的南入口;穿越钟楼后,沿青少年育乐中心与原泰北中学城区部用地间小径,即为禅寺。建物由原硕照明设计顾问公司进行整体设计后,于2002年11月7日点灯启用。
- 北入口即位于丹阳街旁,唯入口不明显,故设计上除利用灯光照明步道衔接丹阳街与庙埕,改变北面出入口外,南边与钟楼间小径也使用适度的灯光照明,建立起与钟楼间的联系。并利用打光,强化屋顶、墙壁等建筑特色,并改善室内照明,对禅寺整体印象,加分不少。
- 2006年7月21日,铜钟经数十年仿古修复后,正式再度响起。
- 2011年8月23日,泰北中学校友返回钟楼敲平安钟,发现名称有误,其名应为“曹洞宗大本山台湾别院”。泰北高中校友向台北市议员林瑞图陈情此事。林瑞图研究室调查发现,古迹导览告示牌(注明原称“曹洞宗大本山别院”)、钟楼前石碑(注明原称“曹洞宗大本山台北别院”)也全都有错。2012年4月18日,林瑞图指出,因考据不周,曹洞宗大本山台湾别院长期被误植为“东和禅寺”,所有告示导览内容也都误用,应正名尊重历史;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长刘维公回应,“东和禅寺”名称确实不正确,更名已成定局。[2]
- 2012年3月,泰北中学城区部拆除。2012年6月5日,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公告,钟楼为市定古迹。2018年7月10日,台北市青少年发展处公告,钟楼为该处经营管理之市定古迹,钟楼之楼梯及二楼不对外开放。
- 2019年5月8日,台北市政府文化局重新公告,扩大古迹的定著土地范围[3]。
外部连结
视频
参考资料
- ↑ 曹洞宗大本山台湾别院钟楼,文化部文化资产局,文章日期
- ↑ 周志豪. 告示牌全错了…东和禅寺要正名. 台北: 联合报. 2012-04-19 [2014-05-14].
- ↑ 北市文化文资字第10830171271号
- 蔡伦会 编,《台北城的故事》(Taipei Story),台北市,2005
- 泰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