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南生
彭南生[1] 汉族,1963年10月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现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1985年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8年9月至2000年11月在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9月-2002年6月担任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亚联董”访问学人。长期在华中师范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获2000年全国高等学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多次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博士研究生学历,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学者"特聘教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2] 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
彭南生 | |
---|---|
出生 |
1963年10月 湖北黄陂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
知名于 | 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 |
知名作品 |
《近代史研究》 《历史研究》 《史学月刊》 |
目录
主要成就
人物履历
1985年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1998年9月至2000年11月在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1年9月-2002年6月担任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亚联董"访问学人;
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2012年5月起任华中师范大学科研部部长兼社科处处长;
2014年1月被任命为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
2017年6月,任命彭南生为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4]。
学术科研
长期在华中师范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经济史,辛亥革命史。主持多项国家级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出版专著《中间经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近代手工业(1840-1936年)》等5部,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史学月刊》等权威与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荣誉奖励
2000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9年获教育部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多次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工作分工
分管本科教学、实验设备、教师培训、继续教育、体育、附属学校等工作。兼任教育部中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主任。分管单位:教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教师教育学院、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图书馆、一附中、附小。联系学院:教育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
著 作
1.《中间经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近代手工业(1840-1936)》,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行会制度的近代命运》,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半工业化:近代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7年版。
4.《东方文化与现代文明》,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合著。
5.《中国经济通史》第八卷(下册),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合著。
6.《中国近代同业公会与当代行业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合著。
论 文
1.《梁启超的“开明专制”思想新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2.《清末路政改革与辛亥革命的发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专辑。
3.《太平天国输入近代文化之路探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4.《近代经济开放“度”及其效应》,《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专辑。
5.《甲午战争时期主战官僚心理探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6.《晚清外交官制及其俸薪制度的形成与变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7.《晚清手工业经济中的政府行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8.《清末农政改革述评》,《郧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
9.《论近代手工业与民族机器工业的互补关系》,《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2期。
10.《近代手工业与民族机器工业互补形态初探》,《江汉论坛》1999年第3期。
11.《也论近代农民离村原因――兼与王文昌同志商榷》,《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
12.《近代农民离村与城市社会问题》,《史学月刊》1999年第6期。
13.《评民初至抗战前手工业经济中的政府行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4.《太平天国前期农民领袖集团散论》,《安徽史学》2000年第2期。
15.《近代华北乡村手织业经济区兴起原因初探》,《广西梧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
16.《清末川路公司股份制的历史误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7.《晚清无业游民与政府救助行为》,《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
18.《论严复对国民“恶根性”的批判与批判思想》,《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19.《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以近代棉纺织业为例》,《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
20.《中间经济:中国近代手工业经济地位与作用的新阐释》,《近代中国》第11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21.《民国时期工商同业公会政治参与行为的实证分析》,《近代史学刊》第1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传统工业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选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3.《近代工商同业公会制度的现代性刍论》,《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4.《包买主制与近代乡村手工业的发展》,《史学月刊》2002年第9期。
25.《角色冲突:洋务企业失败原因的新阐释》,《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26.《“地方能人”与近代乡村手工业的发展》,《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27.《论近代乡村“半工业化”的兴衰――以华北乡村手工织布业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28.《半工业化:近代乡村手工业发展进程的一种描述》,《史学月刊》2003年第7期。
29.《孙中山实现中西部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及其启示》,《郧阳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30.《近代市镇成长道路探析》,《江汉论坛》2004年第2期。
31.《近代中国行会到同业公会的制度变迁历程及其方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32.《论近代中国行业组织制度功能的转化》,《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33.《论洋务活动中“风水”观的影响》,《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34.《关于新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如何突破的思考》,《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
35.《近代中国“半工业化”农村中的经济社会变迁》,《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36.《清以降乡村绅商的形成及其社会经济功能》,《中国农史》2005年第1期。
37.《近代江南地区工商业会馆、公所碑刻述论》,《安徽史学》2005年第3期。
38.《民初上海马路商界联合会简论》,《浙江学刊》2005年第6期。
39.《近50余年中国近代乡村手工业经济史研究述评》,《史学月刊》2005年第11期。
40.《论近代中国农家经营模式的变动》,《学术月刊》2005年第12期。
41.《江南市镇早期现代化建设的一次尝试――以战后(1945-1949)菱湖重建为例》,《近代史学刊》第2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手工业的调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43.《略论大革命时期的湖北商民协会》,《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44.《抗战胜利后江南市镇建设中的民间力量――以菱湖战后重建(1945-1949)为例》,《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45.《简论1929年的〈工厂法〉》,《安徽史学》2006年第4期。
46.《原生态与历史研究的原创性》,《学术月刊》2006年第6期。
47.《欺诈行为与近代乡村手工业经济的衰变》,《江汉论坛》2006年第10期。
48.《近代学徒的社会状况与社会流动》,《近代史学刊》第3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9.《论近代乡村手工业的三种形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50.《梁漱溟的早期工业化思想述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51.《日本侵华战争与近代乡村手工业发展进程的中断》,《江汉论坛》2007年第9期。
其 他
1.《评〈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概论〉》,《历史研究》1993年第6期。
2.《对梁启超宪政思想的新探索――评〈梁启超与立宪政治〉》,《辛亥革命研究动态》1995年第3期。
3.《加强晚清改革史的系统研究――〈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评介》,《辛亥革命研究动态》1996年第11期。
4.《求真求实,厚积薄发――评〈黄亦住传〉》,《江汉论坛》2000年第9期。
5.《把握近代行进的脉搏,吸取历史蕴含的智慧――评〈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近代史学刊》第1辑,华中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6.《湖北省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综述》,《理论月刊》1992年第8期。
7.《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8.《“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档案与史学》1996年第2期。
9.《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又见《光明日报》2000年9月29日。
视频
彭南生老师英语教学分享
参考文献
- ↑ 个人简历网
- ↑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南生,教育信息化, 2015-12-14
- ↑ 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名单公示,新浪网, 2017-12-30
- ↑ 教育部关于杨宗凯等职务任免的通知 ,教育部, 2017-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