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张正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正吟
张正吟.jpg
张正吟
英文名 JuZheng Zhang
出生 1912年

江苏南京
逝世  1995年
别名 原名镇瀛,名志熙
职业 著名花鸟画家、古琴家
知名作品 《张正吟花鸟画集》
《百花图卷》
《秋塞吟》等。

张正吟  

(1912年-1995年)名志熙,男,江苏南京人。1937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受教于徐悲鸿吕凤子张书旗等书画大师。擅长小写意花鸟。常与萧朗合作,亦师亦友,与著名花鸟画家萧朗合称“小写意张朗”。他的人物画,师法于徐燕荪,在人物的开像和线条的技法上,也是一变徐的典雅为豪放。

长期在南京多所中学任美术老师。1962年和南京画家王金山联合举办画展,1980年在鼓楼公园举办画展。出版有《张正吟花鸟画集》。先生对花鸟虫鱼莫不精心领会,色彩淡雅,清秀俊逸,作品被故宫博物院收藏,日本《当代中国书画篆刻名人鉴》对先生评语"风格秀丽,雅俗共赏",曾绘制《百花图卷》有金陵各家题诗百首于其上,美焕绝伦。《松雀图》、《孔雀樱花》、《松鹤延年》、《秋色秋声》、《花王图》、《迎春》等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及在报刊上发表。张正吟生前曾任鼓楼区人大代表,白下区政协委员。江苏省文史馆馆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成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书画院特约画师。

张老住在三条巷六合里九号,画界朋友都戏称他这个位于陋巷里的住宅是“三六九”。

张正吟不但精于丹青,而且在古琴技艺上也有很深的造诣,是江苏广陵琴派的名家,他还是“南京乐社”的创始人之一。“南京乐社”从1952年创办以来,几十年间培养了大批古琴演奏人才。

人物经历

张正吟 生前还精通古琴,是江苏广陵派的名家。上中学时课余苦学民乐。1937年于中央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做美术教师。从古琴家夏一峰学习古琴三十余年,与夏一峰、甘涛等于1954年组织“南京乐社”,任总干事。为挖掘古琴曲、重新打谱,曾特地赴扬州抢救广陵琴派艺术遗产。张还致力收藏古琴,集有南宋、明、清时期七弦琴二十余张,有一张被专家鉴定为南宋女词人李清照遗物,后传给高足、今上海民乐团团长龚一,龚一定其名为“正吟琴”,带着它赴英国演奏。

张正吟先生寓所在三条巷六合里九号,画界朋友都戏称他这个位于陋巷里的住宅是“三六九”。古琴界友人更是自六十年代发起每周一次的“三六九雅集”,与刘正春、夏一峰、梅曰强、邓文权等定期琴会交流。期间既有查阜西、徐立荪、程午嘉、谢孝苹等先辈的参与,又有后来的龚一、林友仁、李禹贤、王永昌、马杰等人的加入。天南海北,其乐融融。1964年初夏,查阜西先生携夫人南游,在“三六九”与金陵琴人相聚,计有朱赞成、查阜西、王生香、田光烈、邓文权、梅曰强、刘正春、常乐林、刘正志、王亚立、师小平、张刚等到场,并抚琴欢聚,所弹琴曲为:查阜西:《醉渔唱晚》《北国风光》、王生香:《渔樵问答》、张正吟:《秋塞吟》、邓文权:《秋塞吟》、梅曰强:《秋塞吟》、刘正春:《醉渔唱晚》、《秋江夜泊》、刘正志:《良宵引》、常乐林:《酒狂》、师小平:《酒狂》。查阜西先生曾赠抚琴影照,以示对金陵琴学后辈的勉励。六十年代中后期,由于文化革命运动,南京琴事活动基本停止。 [1]

人物评价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江苏以傅抱石为代表的新金陵山水画派”琴韵人生•伴琴(一)是为很多人所熟悉的。和“新金陵派”同处于一个时期的,南京还有一个“新金陵花鸟派”,知道的人就很少了。李味青、赵良翰、韩少婴、张正吟四位已逝的老画家,就是这个画派的代表。他们长期生活在南京民间,自甘淡泊、埋首学问,贫困的生活造就了他们在艺术上的辉煌。他们在艺术上有着许多共同的理想,都强调笔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从艺术流变的风格上看,他们的绘画继承了清代扬州八怪和海派的优秀传统,建立了一种不同于古人和同时代其他画家的独特的风格。他们还带出了很多学生,为江苏当代画坛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南京博物院组织这批老画家,临摹太平天国王府壁画,在两年时间内他们用自己精湛的技艺, 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文革结束后,这四位老画家在南京举办过画展,产生了一些地方性的影响。但随着他们的辞别人世,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卓越的艺术成就,美术史是不应该忘却每一个优秀画家的。为了将这些乡贤们的画作为更多的人所认识。南京博物院于今年元月二十五日,在现代艺术馆为这四位已故的画家举办了大型的遗作展。希望能够引起全国美术界的重视。

张正吟先生的花鸟草虫无不精妙。他笔下的花、鸟、外型准确生动,没有丝毫随意夸张的成分,体现出他对自然物象观察得细腻入微。其技巧之娴熟和题材之广泛,在同时代的画家中是极为罕见的。他的作品笔墨苍润华滋,设色典雅大方,在墨与色的搭配上彼此融合一体相互补益。晚年的作品则由繁入简,笔下的花、鸟简括生动,以少少许胜许许多,设色也由淡入浓,渐入化境。看他的画如同和一位儒雅的君子相对,没有丝毫的火气和浮燥之感。他还精通古琴,是江苏广陵派的名家。由于长期抚琴的原因,在他的画中有一种安静平和的成分在其间,有人说中国古琴的特点是平和中正,虚灵雅致。我们想用这二句话来形容张先生的花鸟作品也是非常合适的。

他在中央大学学习期间就受到徐悲鸿、吕凤子、高剑父等名家的指导。这些画家们的绘画风格不同。在张先生的作品中间,这些画家们的风格特点都是有所流露的。但是,又重新统一在张正吟自己个人的面貌之中间,没有丝毫牵强的成份。古人讲智过其师乃堪传授,张正吟是一生尊师的,但是没有被老师们所左右。根据自己的本性,寻找到一条完全符合自己性格特点的路来。他有一方闲章曰“奔放中求精微”,这句夫子自道,概括出他绘画的风格。

如果说山水画是以大气势来体现出其精神的话,那么花鸟画则是以小情趣来表现。张正吟的作品是情趣主义的高手,故让人看后,有余音绕梁的感觉。如他画鸳鸯,不画一对而是画一只孤独的鸳鸯,睡眼朦胧地站在石头上,头顶是斜柳和明月高挂,水中雪白的睡莲花静静地绽放着,仿佛是天上人间了无踪迹。这种对意境刻意地营造,在当代花鸟画家中是不多见的。但在作大画的时侯,他对大局的把握非常好,如画松树用篆籀的笔法一气直下,毫不犹豫,有吕凤子的遗风,和他作小画时的精细入微是不一样的。[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