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张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巡(708年—757年11月24日),字巡,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新唐书》载为邓州南阳)[1]

  • 唐玄宗开元末年,张巡中进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令。安史之乱时,起兵守卫雍丘,抵抗叛军。
  • 至德二载(757年),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军南侵江淮屏障睢阳,张巡与许远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前后交战四百余次,使叛军损失惨重。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江淮,保障了唐朝东南地区的安全。最终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被俘遇害。后获赠扬州大都督、邓国公。[2]
  •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巡绘像于凌烟阁。至清代时,得以从祀历代帝王庙。

基本信息

姓名    张巡  
字号    字巡      
民族    汉族      
官职    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令  
爵位    邓国公  
追赠    扬州大都督     
出生地   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
出生时间  708年   
去世时间   757年11月24日 
所处时代   唐朝   
主要成就   雍丘、宁陵抗敌,睢阳保卫战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 张巡生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他从小博览群书,晓通战阵兵法,年轻时就志气远大,不拘小节,结交的都是理想远大者或宽厚长者,而讨厌和庸俗之辈交往。
  • 唐玄宗开元末年(741年),张巡中进士,此时其兄张晓已位居监察御史,兄弟二人都名重一时。其后,张巡以太子通事舍人之职外任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令。他在任内治绩优良,有气节、讲义气,对因遇到困难来依靠的人,都倾囊相助,豪无吝色。任满后,张巡被召回长安。当时正值杨国忠当权,有人劝他投靠杨国忠,定会被重用,但他却拒绝,答道:“这正是国家的怪事,京官不能当啊。”于是被调到真源县(今河南鹿邑)再当县令。
  • 当时真源县辖地很多土豪劣绅。其中以大吏华南金为首最猖狂,时时欺压百姓,当地流传有“金南口,明府手”的歌谣。张巡到任不久,就把华南金绳之以法,依法处死,他的余党被赦免,这些人都改邪归正。张巡为政简约,很受民众拥护。

雍丘抗敌

  •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冬,安史之乱爆发。数月后,安禄山就攻陷东都洛阳,称帝,国号为“大燕”。由于大唐王朝承平日久,而安禄山早有反意,声势浩大,于是一些州县的太守、县令早被燕军的气势吓得手足无措,望风而降。
  • 天宝十五载,燕军将领张通晤攻陷宋、曹等州,谯郡(今安徽亳县)太守杨万石投降燕军,而真源县正是在谯郡的辖地内。杨万石降敌后,又逼张巡为长史,并令其向西接应燕军。张巡得知后很气愤,率吏民大哭于真源玄元皇帝祠,然后起兵对抗燕军,响应的有千余人。
  • 这时候,玄宗任命吴王李祗为灵昌(今河南滑县东)太守,河南都知兵马使,统合河南兵马以抗击安禄山。单父(今山东单县)尉贾贲、阆州刺史璇之子等人,带领官兵先到,称为吴王兵,对宋州展开反攻。张通晤败走襄邑(今河南睢县),被顿丘令卢韺所杀。之后,贾贲领兵至雍丘(今河南杞县)与张巡会合,共有两千余兵。这时的雍丘县令令狐潮已经率全县投向燕军。燕军任令狐潮为军将,率兵向东驰援襄邑。令狐潮击败在襄邑的淮阳军,俘虏了百余官兵,并将他们囚禁在雍丘,准备杀害。令狐潮先去见燕军大将李庭望,淮阳兵俘虏乘机杀掉守卫,雍丘城内顿时大乱。贾贲、张巡等得以乘乱攻入雍丘,令狐潮弃城逃跑。
  • 八月,燕军将领李庭望率领蕃汉兵二万余人向东袭击宁陵与襄邑,夜里在雍丘城外三十里处宿营。结果,遭到张巡率领的三千士兵,手持短兵器夜袭。燕军大败,死伤大半。李庭望只得收兵连夜而逃。
  • 十月初四,令狐潮又与叛将王福德一同率领步、骑兵一万余人进攻雍丘。张巡再领兵迎击,大败燕军,杀敌千人。燕军败逃而去。
  • 十一月初八,令狐潮率兵一万余人扎营于雍丘城北面,张巡领兵邀击,大败燕军,燕军逃走。

转战宁陵

  • 到了十二月,由于数月来令狐潮、李庭望对雍丘屡攻不下,燕军遂在雍丘北面的杞州,构筑杞州城以断张巡的粮食补给。此月,鲁郡(今山东兖州)、东平(今山东东平西北)相继被燕军攻陷,济阴郡(今山东定陶西南)太守又高承义献郡投降燕军。虢王李巨便守彭城(今江苏徐州),领兵退守临淮。叛将杨朝宗率步、骑兵二万意图攻取宁陵,以断张巡后路。于是,张巡主动放弃雍丘,率马三百匹、将士三千余人移师向东,坚守宁陵,始与睢阳太守许远、城父令姚訚等在宁陵合兵。
  • 当日,杨朝宗率兵进至宁陵城西北后,张巡、许远派部将雷万春、南霁云领兵迎战,经过一昼夜激烈厮杀,大破杨朝宗部,杀叛将二十员,斩首万余级,死尸塞满汴水,顷流而下。杨朝宗收集残部,连夜逃去。因战功显赫,唐肃宗下敕书任命张巡为河南节度副使。张巡为有功的部下们请功,派遣使者向虢王李巨请求给予委任状以及赏赐物品,而虢王李巨只给了折冲都尉与果毅都尉的委任状三十通,没有给予赏赐的物品。张巡就写信责备李巨:“宗社尚危,围陵孤外,渠可吝赏与赀?”李巨竟一直不予以理睬。

死守睢阳

  • 睢阳地当睢阳渠要冲,位置非常重要。至德二载(757年),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同罗、突厥、奚等部族精锐兵力与杨朝宗合,共十几万人,进攻睢阳。面对强敌,张巡、许远激励将士固守,从早至午,接战二十余次,士气不衰。许远自以才能不及张巡,推张巡为主帅,而自己管筹集军粮和战争物资。张巡任主帅后首先清除了内部叛将田秀荣,然后率军出城主动袭击叛军,将叛军打得大败而逃,并缴获了大批车马牛羊。张巡把这些战利品都分给了将士,自己分毫不要。这次大捷之后,朝廷拜张巡为御史中丞;许远为待御史;姚訚为吏部郎中。
  • 到了五月,正是麦熟时节,叛军在城外收麦以充军粮,张巡在城上看到后,集结士兵,擂鼓作出欲战的样子。叛军见状立刻停止收麦待战。这时,张巡止住擂鼓,让军士作出休息的样子,叛军见状放松了警惕。张巡抓住时机命南霁云率军大开城门突然冲出,直捣尹子琦大营,斩将拔旗。与此同时,有叛军大将率一千余骑兵直逼城下招张巡投降。张巡在城上一边与敌将答话,一边暗命勇士几十人手持钩、陌刀、强弩从城上吊下潜入无水的护城壕中,趁城外叛军依仗人多势众并不戒备时,勇士们奋勇杀出,叛军猝不及防损伤了很多人马。
  • 到了当年七月,叛军再次围城。这时士兵每日才能分到一勺米,饥了只好吃树皮和纸。守军也只剩千余人,瘦弱得拉不开弓,而且外无救兵。叛军了解情况后决定强攻睢阳,他们先用云梯爬城。张巡命士兵用钩杆将云梯顶翻,随即又从城上投火焚烧云梯,这样,叛军用云梯攻城就失败了。之后,叛军作了一番整顿,又用钩车、木马攻城,但当他们靠近城墙时,又被城上投下的石块砸得七零八落。叛军见状停止攻城,又围城挖壕,壕外再加筑栅栏,以作长期围困。这时城中守军很多因饥饿而死去,留存又大多伤残疲惫不堪。这时,张巡杀其爱妾,煮熟犒赏将士。许远也系其奴僮给士兵吃。城中的麻雀老鼠及铠甲弓箭上的皮子都找来吃了,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巡还对接近城墙的叛军将领晓以忠义,劝其反正。而被张巡策反的李怀忠等许多人,都能死心塌地的帮助张巡守城。

城陷遇害

  • 御史大夫贺兰进明接替李巨任节度使,驻军临淮,许叔冀、尚衡驻军彭城,他们都持观望态度,不肯救睢阳之围。张巡命南霁云许叔冀处求援,许叔冀不同意,只送布数千匹。南霁云在马上谩骂,要求拼死决斗,许叔冀不敢回答。
  • 叛军知睢阳已无外援,围攻更急。众人议论向东转移,张巡、许远认为睢阳是江、淮屏障,如果放弃,叛军就会乘胜鼓噪南窜,江、淮必亡。而且带领饥饿士兵行军,必然到不了目的地。
  • 十月初九,叛军攻城,将士因伤病无法作战。张巡向西叩拜说:“孤城防卫之计已穷尽,不能保全了,臣活着不能报告陛下,死也一定变成鬼来杀贼。”
  • 睢阳城陷后,张巡与许远一起被俘。睢阳将士见到张巡后,起立哭泣,张巡说:“大家镇静,不要怕,死是命中注定的。”众人都因悲伤而无法仰面正视他。尹子琦对张巡说:“听说您督战时,大声呼喊,往往眼眶破裂血流满面,牙也咬碎,何至于这样呢?”张巡答道:“我要用正气消灭逆贼,只是力不从心而已。”尹子琦发怒,用刀撬开他的嘴,发现只剩三、四颗牙齿。张巡骂着说:“我为君父而死,你投靠叛贼,乃是猪狗,怎能长久!”尹子琦佩服他的气节,想要释放他。有人说:“他是谨守节义的人,怎肯为我所用?而且他得军心,不可留。”尹子琦于是以刀胁迫张巡投降,张巡不屈服。尹子琦又逼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未应声。张巡呼叫:“南八,男儿一死而已,不能向不义的人投降!”南霁云笑着说:“想有所作为啊,您是了解我的,怎么敢不死!”也不肯投降,张巡于是与姚门言、雷万春等三十六人一同遇害,终年四十九岁。
  • 唐肃宗后追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邓国公,并授其子官职。

人物评价

  • 柳宗元称赞张巡等:惟公(南霁云)与南阳张公巡、高阳许公远,义气悬合,𬣙谋大同。誓鸠武旅,以遏横溃。裂裳而千里来应,左袒而一呼皆至。柱厉不知而死难,狼瞫见黜而奔师。忠谋朗然,万夫齐力。
  • 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中感叹: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 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书》中说道:张巡亦进士也,凡三入判等,以兵九千守睢阳城凡周岁,拒贼十三万兵,使贼不能东进尺寸,以全江淮。
  • 刘昫在《旧唐书》中赞道:兽解触邪,草能指佞。烈士徇义,见危致命。国有忠臣,亡而复存。何以丧邦?奸邪受恩。

史料记载

  •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3]
  •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七》[1]
  •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七·唐纪三十三》
  •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八·唐纪三十四》
  •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九·唐纪三十五》
  •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唐纪三十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