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麦根腐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麦根腐病

小麦根腐病
原圖鏈接

小麦根腐病是由禾旋孢腔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小麦各生育期均能发生。苗期形成苗枯,成株期形成茎基枯死、叶枯和穗枯。由于小麦受害时期、部位的症状差异,因此有斑点病黑胚病青死病等名称。症状表现常因气候条件而异。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多产生根腐型症状。在潮湿地区,除根腐病症状外,还可发生叶斑、茎枯和穗颈枯死等症状。

小麦根腐病是一种全球性病害,也是中国小麦重要病害之一,各小麦种植区都有发生。小麦根腐病分布很广,尤其是多雨年份和潮湿地区发生更重。小麦感病后常造成叶片早枯,影响籽粒灌浆,降低千粒重。穗部感病后,可造成枯白穗,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更大。种子带病率高,可降低发芽率,引起幼根腐烂,严重影响小麦的出苗和幼苗生长。

小麦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可采取种子消毒、栽培防病、利用抗病品种和喷药防治等综合措施。

基本信息

中文名:小麦根腐病

外文名:Weat Common Rot

为害作物:小麦

小麦根腐病
原圖鏈接

为害部位:幼苗、叶片、穗部、籽粒

病 原:禾旋孢腔菌

病原特征

病原为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ativus (Ito & Kurib.) Drechsler),属子囊菌门、旋孢腔菌属。子囊壳生于病残体上,凸出,球形,有喙和孔口。子囊无色,内有4-8个子囊孢子,螺旋状排列。子囊孢子线形,淡黄褐色,有6-13个隔膜。无性态为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 Shoemaker),属无性菌类。小麦根腐病菌在PDA培养基上菌落深榄褐色,气生菌丝白色,生长繁茂。菌丝体发育温度范围0-39℃,最适温度24-28℃。分生孢子萌发从顶细胞伸出芽管,萌发温度范围6-39℃,以24℃最适宜。分生孢子在中性或偏碱性条件下萌发较佳。光对菌丝生长发育及分生孢子的萌发无明显的刺激或抑制作用。分生孢子在水滴中或在空气相对湿度98%以上,只要温度适宜即可萌发侵染。小麦根腐病菌寄主范围很广,除为害小麦外,尚能为害大麦、燕麦、黑麦等禾本科作物和野稗、野黍猫尾草、狗尾草等30多种禾本科杂草。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小种间除对不同种及品种的致病力不同外,有的小种对幼苗为害较重,有的小种则为害成株较重。

症状分析

小麦幼芽和幼苗发病后种子根变黑腐烂,严重时幼芽烂死,出土后的幼苗因地下部分腐烂,生长衰弱而陆续死亡,未死的病苗发育迟缓、生长不良。

1、根和根冠病菌侵害根部,产生褐色病斑,严重时根及根冠腐烂,因而称根腐病。苗期被害,除根部腐烂外,病苗基部、叶鞘产生褐斑,叶片变黄,随后陆续枯死。轻病苗可继续生长发育而成穗,但有的植株因根冠组织被破坏,水分运输受阻,穗部青枯不能结实,形成白穗。此时植株地上部位常没有其他被害现象。白穗在田间常表现为单株发病。有时不表现白穗而为穗枯。

根腐病的病原菌常常不是一种,而是由多种寄生菌和腐生菌例如长蠕孢菌、镰刀菌等相结合而起作用。

2、节和茎节部受侵变成黑色,半面被侵,茎呈弯曲状,严重时也影响籽粒的饱满度。茎、茎基部和穗颈有时出现褐色病斑,但影响不大。

3、叶和叶鞘在叶片上,病斑初期为梭形小斑,外缘深褐色,中部色淡。天气干旱时,病斑不再扩大;天气潮湿则扩大成椭圆形、长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的黄褐色大斑,病害严重时,许多病斑联合成不规则形的大形黄褐色斑块,其上产生黑褐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叶片提早枯死,称为斑点病或叶枯病。

在叶片基部和叶鞘相接的叶鞘部分感病后形成浅褐色病斑,影响水分输送,使叶片变黄而干枯,为害性最大。

4穗和种子穗部的颖壳上病斑初期褐色、不规则形,天气潮湿时其上可生黑色霉状物。小穗不能结实或结实而种子皱瘪,或种子虽饱满但胚部变黑,称为黑胚。穗部的病斑,常容易与颖枯病和黑颖病引起的症状相混淆。[1]

病害特点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部和病株残体的组织中越冬或越夏,也可以分生孢子沾附在种子或病株残体上越冬或越夏。带菌种子和土壤中的病菌是幼苗发病的初侵染源,病苗上以及越冬或越夏的病残体上所产生的分生孢子是叶、茎和穗部发病的初侵染源。这些受害的叶、茎、穗部的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在环境适合时,病害可不断蔓延、扩展。

这一病害的发生程度与气象条件、品种抗病力和栽培条件等关系很大。

1、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与发病有密切关系,在冬麦区,春季气温不稳定,小麦返青时常遇到寒流,麦苗受冻后抗病力降低,易诱发根腐病,造成大量死苗。在北方春麦区,春季多雨,土壤过于潮湿,或干旱少雨土壤严重缺水,均诱致病害加重,病苗未及出土即行枯死,或成田间严重缺苗,或虽出土,但长势很弱。在成株期,特别是小麦抽穗期以后,如有高温、多雨或多雾露,有利于病原菌孢子萌发侵染,病害发生严重,致使叶片早枯。小麦开花期以后如持续出现高温多湿的气象条件,穗腐重,种子感病率也高。

2、品种抗病性 对这种病害,没有免疫的品种,但品种间的抗病性有差别。不同品种的不同部分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程度可以不同并没有一定的相关性。例如河北省调查,在墨西哥小麦中有的品种根部比较感病,造成死株、死穗;有的则叶部发病较重或种子比较感病,黑胚粒率较高。冬麦区小麦品种抗寒性差的容易因春季温度低而引起烂根或叶枯。

3、栽培条件 小麦根腐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任何栽培条件不利于小麦生长发育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诱发病害。小麦播种时,由于地力瘠薄、土质粘结、土壤过干或低洼潮湿,以及播种时覆土过厚或播种过深等造成幼苗出土慢和生育不良,就可以造成烂根和死苗。小麦生育中、后期如水肥不足,则叶枯、穗腐可严重发生。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外以及病株残体上越冬。如病残体腐烂,体内的菌丝体随之死亡。分生孢子亦能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的存活力随土壤湿度的提高而下降。种子和田间病残体上的病菌均为苗期侵染来源,尤其是种子内部带菌更为主要。当气温回升到16℃左右,病组织及残体所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在温度和湿度适合条件下,病菌直接侵入或由伤口和气孔侵入。直接穿透侵入时,芽管与叶面接触后顶端膨大,形成球形附着胞,穿透叶片角质层侵入叶片内;由伤口和气孔侵入时,芽管不形成附着胞直接侵入。在25℃下病害潜育期5d。气候潮湿和温度适合,发病后不久病斑上便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小麦抽穗后,分生孢子从小穗颖壳基部侵入而造成颖壳变褐枯死。颖片上的菌丝可以蔓延侵染种子,种子上产生病斑或形成黑胚粒。

发生规律

病害初次侵染主要来自病残组织中的分生孢子。发病后病菌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再借助于气流、雨水、轮作、感病种子传播,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若干年。小麦根腐病的流行程度与菌源数量、栽培管理措施、气象条件和寄主抗病性等因素有关。

1、菌源数量田间病残体多,腐解慢,病害初次侵染菌源积累多,发病就重。

2、栽培措施耕作粗放、土壤板结、播种时覆土过厚、春麦区播种过迟、冬麦区播种过早以及小麦连作、种子带菌、田间杂草多、地下害虫为害引起根部损伤等因素均有利于苗腐发生。麦田缺氧、植株早衰或叶片龄期长,小麦抗病力下降,则发病重。

3、气象条件土壤过于干旱或潮湿及幼苗受冻害时根腐病发生重小麦抽穗后出现高温、多雨的潮湿气候,病害发生程度明显加重。黑龙江春麦区小麦抽穗后正值雨季,湿度高,气候温,雨湿条件对根腐病发生发展十分有利,因此,根腐病是这一地区小麦的主要病害;华北西北麦区由于湿度低,病害轻。在25℃下病害潜育期5–7天。气温18–25℃,相对混度100%,功能叶片和麦穗便大量染病甚至流行成灾。

4、小麦抗病性小麦不同品种间抗病性有一定差异,但尚未发现免疫品种。[2]

防治方法

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和栽培防病为主,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该病为全生育期病害,穗期叶斑和穗腐是防治的关键。减少田间菌源,降低病菌积累速度,保护成株功能叶片,可有效地防治根腐病。

农业防治

1、选用抗(耐)病良种因地制宜地选用中抗或高抗品种,避免种植感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控制苗期根腐病的关键是麦田不能连作,可与亚麻马铃薯油菜及豆科植物等作物轮作换茬:适时早播、浅播,土壤过湿要散墒,过干应镇压,提高播种质量;施足基肥,及时追肥和中耕除草,防治苗期地下害虫。

化学防治

(1)药剂拌种或包衣:播种前用24%福美双・三唑醇悬浮种衣剂按药种比1:50包衣,晾干后播种,防病效果较好。也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75%卫福合剂、58%倍得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3%纹净可湿性粉剂、20%三唑乳油、80%喷克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2%-0.3%拌种,防效可达60%以上。杀菌剂与増产菌(使用剂量:种子重量的0.04%-0.06%)混和拌种可促进小麦生长,消除三唑酮等杀菌剂对小麦出苗的影响。

(2)药剂浸种:用50%退菌特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浸种24-36小时,防效在80%以上。

(3)喷药防治:重病年及时喷药保护。第一次在小麦扬花期喷酒25%敌力脱乳油2000–40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00克,对水75千克喷酒;第二次在小麦灌浆期至乳熟初期喷酒70%代森锰锌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500-600倍液,间隔15天。或者用20%三唑酮乳油、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2.5%特谱唑乳油2500倍液,能有效控制该害。种子包衣或拌种结合成株期喷药保护可有效控制根腐病的发生与为害。


相关视频

2.6小麦根腐病


农业专家提醒:小麦纹枯病、根腐病普发 需抓紧防治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