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对开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对开蕨(学名:Phyllitis scolopendrium(L.) Newm.)是铁角蕨科,对开蕨属土生,常绿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60厘米。鳞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浅棕色,膜质,叶柄棕色至褐棕色,叶片舌状披针形,向下略变狭,基部心脏形,主脉粗壮,下面隆起,上面有浅纵沟,叶鲜时稍呈肉质,干后薄革质,棕绿色,孢子囊群粗线形,斜展,囊群盖线形,深棕色,膜质。

主要价值

1. 对开蕨,形态优美,株型矮小,是较为理想的观赏植物。可供庭院栽植和栽制盆景插花。可布置高雅客厅及会议室。

2.在医药上用做泌尿系统的消炎、利尿、消肿、止血剂等。

3.对开蕨是世界稀有植物,中国1975年9月发现,填补了对开蕨在中国的空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1]

庭院栽植可做主栽观赏品种,也可做搭配植物。在百花盛开的花坛中,栽植几簇对开蕨,也可称之为“万花丛中一点绿”。同时呈现出立体感。

分布区域

对开蕨分布于中国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集安、抚松及桦甸等地。生于海拔700-750米的阔叶林中。苏联、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生长环境

分布在长白山地区,生于山中茂密的林下,要求阴湿而土壤腐植质较多的生长环境[2]。其分布区域气候温凉、潮湿,土壤为酸性暗棕色森林土,年平均温6.2℃,年降水量946毫米,生于山地落叶阔叶林下的腐殖质层中,具有喜阴、喜湿 等特点。

栽培技术

对开蕨耐寒性强,但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管理中应注意保持空气及土壤湿润。生长初期须防止阳光过强,多加荫蔽;休眠期则须放在光线充足处。喜过滤性、间接或反射光,如光线不足,则植株徒长,显得细瘦衰弱或软垂。定植成活后,在生长期间要多次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要追施1-2次肥,每亩施稀薄的人粪尿1500千克,并结合中耕除草3次,使土壤疏松湿润。如需要可在床边种植1行遮荫物。冬季要将干枯的地上部分割除。苗期可用0.3%尿素水液喷洒叶面,生长旺季追旋氮磷钾复合肥。对开蕨的叶片一般可存活3年左右,但过多老叶的存在对幼叶的伸展有抑制作用,应适当剪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