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姬拉·丽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姬拉·丽莉(Keira Christina Knightley),1983年出生的姬拉·丽莉有个大她四岁的哥哥 Caleb姬拉, 父亲威尔·丽莉是演员,母亲莎曼·麦克唐纳(Sharman Macdonald)是剧作家[1]

演艺生涯

6岁时在姬拉的要求下,父母同意她暑假里在剧组工作。她的第一个角色是7岁时出演Royal Celebration。在Keira十一岁时,她的父母就将她引荐给经纪人公司,而拍摄她的第一部电影A Village Affair. 一年后,她又在Innocent Lies中饰演年轻的Celia, 但是姬拉首次在大银幕上崭露头角是在1999年的《星球大战前传一:魅影危机》(Star Wars: Episode I - The Phantom Menace,1999)戏里扮演阿米达拉女王的替身Sabe。自此她出演了一系列电影,包括《鬼地方》(The Hole,2001),姬拉早期最为人所知的角色是由古林德尔·哈昌(Gurinder Chadha)导演的《我爱碧含》(Bend It Like Beckham,2002)里顽皮的足球运动员Jules Paxton,本片在美国票房成绩不俗,媒体惊讶于一部关于足球的电影在美国这样一个对足球不太感兴趣的地方能取得如此成绩,最后,纷纷把这一成绩归功于青春逼人的姬拉。在2003年的奇幻大片《加勒比海盗》中,她与约强尼·德普奥兰多·布鲁姆搭档,扮演一名外表是大家闺秀实际野性难驯的总督女儿,不但影片票房大收,更令她星光大闪,获多位名导垂青。2006年《加勒比海盗2》上映,07年《加勒比海盗3》上映。在此期间,姬拉主演的《傲慢与偏见》、《灵幻夹克》、《赎罪》等片都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凯拉这朵“英伦玫瑰”骄傲盛放,成为英国乃至好莱坞女演员中最繁忙、最受关注的一位。当年二十三岁的她已经有参演多部大制作的机会, 亦曾获奥斯卡影后提名。艺术成就及票房同告成功, 有观众缘而得影评欢心确实难得。Pride & Prejudice 与 Atonement 演活小说家笔下的文艺气质。同时魔盗王,King Arthur又显出不凡英姿, 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强人代表。游走主流文艺之间,绝对有登上高峰潜质的。

姬拉·丽莉语录

如果选择《加勒比海盗》里最让人难忘的一个镜头,我想我会选择在一个小女孩噩梦骤然惊醒那一刻镜头转换,一只眼睛张开,美丽而惊恐,像汹涌暗夜的海洋,风雷滚滚,黑压压天与海的交界处,有若隐若现的清澈灯火,像火焰或星光一样闪过。后来,她走过红地毯,晨星般熠熠耀然,好莱坞将一次奥斯卡提名给了这位年轻的英伦玫瑰,她却把奥斯卡颁奖典礼比喻成热闹的狗走秀:

1. " 走过奥斯卡的红地毯,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得了大奖的狮子狗,所有的人都会根据我的衣著来给我打成绩,没有人会在意我究竟有些什么才华。奥斯卡颁奖典礼实际上就是一场热闹的狗走秀,在我看来,谁有可能成为当晚最大的赢家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取决于那晚你穿的衣服、戴的珠宝首饰是不是恰巧迎合了影评人的口味。这感觉真的太可怕了。 "很多人都为她的美迷醉,摄影机不厌其烦地从各个角度摄取她每一个微小表情,奥兰多因她有男朋友而大失所望,她却认为自己的脸就像“鼻子被打歪的拳击手”。

2. 我只是遗传了好的基因。而且,我为此也接受了一系列包装———做发型、化妆,甚至还得浓妆艳抹,你们看到的并不是真的我。

3. 我没有什么胸,也秀不了乳沟。但是在美国,如果你不是C罩杯简直就上不了杂志,因为大众不买帐。所以杂志社的人征求意见要把我的胸改得大一点,我说,好吧,我才不在乎呢。

4. 虽然骨感是当下的审美趋势,我可不这么看。我老是怕影迷说我胳膊细,一点儿也不性感。如果是一般人,也就算了,但我是明星,所以压力很大。而且我在镜头里也显得不美。

5. 我之所以喜欢看20年、30年、40年乃至50年前的电影,是因为我根本不想知道演员们究竟是谁,他们的真实背景又是怎样。我只关注他们的角色,电影的魔力呈现在银幕之上,而不是其背后,一味挖掘明星的个人生活会毁了这种魔力。

6. 我喜欢洛杉矶,但我不能住在那里。你在洛城到处可见到完美人士,你就必须得像他们一样。你得顽强地抵御各种美食以及丰乳、隆胸术的诱惑。我够瘦得了,但是那里有些衣服我根本就穿不进去。当年二十三岁的她已经有参演多部大制作的机会, 亦曾获奥斯卡影后提名[2]

姬拉.丽莉曾参与演出的三部电影,由左到右分别为: 加勒比海盗-聚魂棺,亚瑟王, 胡桃夹子和四个国王

艺术成就及票房同告成功, 有观众缘而得影评欢心确实难得。 Pride & Prejudice与 Atonement 演活小说家笔下的文艺气质。同时魔盗王, King Arthur又显出不凡英姿, 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强人代表。游走主流文艺之间, 绝对有登上高峰潜质。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