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天柱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柱县地图

天柱县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部下辖的一个县。位于黔东湘西结合处,清水江下游,与湖南省新晃县、靖州县、会同县、芷江县及贵州省剑河县、锦屏县、三穗县接壤。位于贵州省东部,天柱县与湖南省新晃县靖州县会同县芷江县及贵州省剑河县锦屏县三穗县接壤,是川渝黔通往两广、江浙的重要门户,素有“黔东第一关”、“中国重晶石之乡”、“贵州高原黄金城”之称[1]

县以城北柱石山“石柱擎天”得名。

天柱山

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的山脉,因主峰如柱倚天而得名。天柱山又名皖山、皖公山,古称霍山、衡山,有“江淮第一山”、“古南岳”之称。天柱山为古皖文化荟萃地。 天柱山座落于大别山南麓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交汇处,主要山体距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区西北9公里。风景区总面积333(主景区82)

建制沿革

天柱夏属荆州之界僻。周属楚之西。秦属黔中地。汉属 牂牁郡。隋、唐、宋为诚州(今湖南靖州)所辖。元为湖广行省 武冈路绥宁县及靖州路会同边地。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天柱千户所,属湖广靖州卫。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置天柱县,县署设在凤城, 朱梓为首任知县,划出会同县的汶溪所、 江东里和绥宁县的远口里、 镇远巡检司(六池)、江东巡检司并入天柱县,属湖广布政司靖州。

崇祯十年(1637年)迁治 龙塘,改龙塘县,不久回治天柱,仍复天柱县名。

崇祯十二年(1639年)改隶 镇远府。

雍正五年(1727年)天柱县改隶贵州,属黎平府。

1913年天柱属黔东道。1923年直属于贵州省。

1935年属第十 行政督察区。1936年改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1950年属镇远专区。1956年划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8年撤销天柱县并入 锦屏县。

1961年恢复天柱县[2]

行政区划

2013年,天柱县辖10个镇、6个乡: 凤城镇、 邦洞镇、 坪地镇、 兰田镇、 瓮洞镇、 高酿镇、 石洞镇、 远口镇、 坌处镇、 白市镇、 社学乡、 渡马乡、 注溪乡、 地湖乡、 竹林乡、 江东镇。

地理环境

天柱县位于贵州省东部,面积2201平方公里。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沛,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性暧湿气候。县内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河流21条。

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复杂,地形以中低山丘为主,山地丘陵占天柱县总面积的97%。 海拔多在300~700米。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西南向东北倾斜。

境内山脉大多呈东西走向。主要山脉:北有分水岭山脉,中有 金凤山山脉,雄居县境中部,为湘黔界山;南有黄哨山脉,山峦起伏,峡谷,盆地相错其间,形成“山丘抱盆,盆中含丘”的独特 地貌景观。主峰海海拔1119.9米,是天柱县的最高峰。

少数民族

天柱县以侗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40.2万人,占98.2%。(侗族占60%,苗族占31%,此外还有水、布依等少数民族),是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之一。2013年,天柱县少数民族 人口出生率10.99‰,自然增长率5.88‰, 计划生育率93.88%。

自然资源

天柱县2012年已探明储量的矿石有 重晶石黄金铁矿钾矿硅石石灰石白云石、 高岭土、矾矿、陶瓷土等10余种。 其中,重晶石已探明储量1.0881亿吨,远景储量达3亿吨,占全国储量的60%。

天柱县内植被属于中亚热带黔东低山丘陵常绿阔叶混交林,以 杉、 松、 樟、 油桐等为主,有树种73科194属391种,草藤本植物67科183属378种。天柱县森林面积达185万亩,活立木蓄积2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5%。

经济文化

2018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5426万元,增长6.0%。2018年,民营经济增加值444482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5%。

北部地区民歌山歌、玩山歌、河边歌、好事歌、伴嫁歌等。玩山、赶歌场是侗族青年男女主要娱乐和建立婚姻家庭的主要途径。

天柱县有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纪念地和纪念建筑等各类文物单位150余处,其中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已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9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统民居吊脚楼、 民间工艺( 竹编剪纸、 纸扎、侗家织锦)、民间艺术(侗歌、苗歌、酒歌、踩 梁歌、祭祀歌、傩文化、阳戏)、 民间故事、 谚语、 谱牒、 经卷)、宗祠群和宗祠(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7座)、石刻( 石碑、 摩崖石刻)[3]

旅游资源

家祠

主要分布于清水江下游的天柱县境内。其中远口吴氏总祠、白市杨氏先祠,建筑规模宏伟,墙上雕画艺术精湛,特别是坌处三门塘 刘氏宗祠。

石柱岩

坐落在天柱县城北4公里的石坪村南侧。有多根大石柱,石柱高矮不一,大小各异,其中最高者达20余米,底粗近20米。石柱岩周围石笋林立,顶上石块状如椅子。石柱岩的顶部相对比较平坦,由三块石头堆叠而成,可容六七人在其上耍玩。

三门塘村

是清水江边一个古老的侗族村寨。5000多年前,从湖南迁入的严、谢、王三姓,各立门户,故称 三门塘。又传是寨中东、西、南三面各立有寨门叫做三门塘。这个寨是当地著名的侗族四十八寨之一,历史上早有记载,寨中有19姓,300余户,1500余人[4]

名优特产

天柱脐橙

天柱“清水江”牌脐橙平均单果重226.4克,果实 可溶性固形物13.5%,含微生素C等多种微量 元素,且果面光滑,果形端正、整齐,果质 丰富,果肉化渣柔软,酸甜适度,风味浓郁,耐贮性强,品质优良。

名人简介

王天培

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担任宣传工作。1912年进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深造。1914年毕业分回贵州,历任黔军见习排长、 连长、 营长、 团长、 师长、 军长等职。

杨长槐

1963年于贵州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毕业,工作后在贵州美协长期从事山水画创作和美术组织工作。其代表作有《一江春水来[5]、《醉玉满春》、《侗乡烟云》等。

吴绍周

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兼八十五军军长。

姜应芳

侗族农民起义军首领。

视频

天柱县相关视频

天柱县坪地镇小学少儿铛铛鼓
天柱县爱弥儿幼儿园10周年庆典
天柱县高酿镇上花村2019年联欢晚会
贵州省天柱县远口镇黄田村2017春节视频

参考文献

  1. 贵州高原上的黄金城天柱:天柱新概,新华网贵州频道 2019-12-19
  2. 历史沿革,天柱县人民政府
  3. 天柱夜色惹人醉,搜狐网 2018-5-26
  4. 天柱三门塘,木排漂来的侗寨,搜狐网 2018-6-21
  5. 杨长槐 - 美讯网|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美讯网, 201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