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塞爾維亞戰役

塞爾維亞戰役,開始於1914年7月奧匈帝國入侵塞爾維亞王國,一直持續到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塞爾維亞軍隊在這場戰爭中付出巨大犧牲,其軍隊在戰前曾42萬人戰後僅剩10萬人,塞爾維亞損失了其總人口的27%和男性總人口的60%。據南斯拉夫政府在1924年的估計,塞爾維亞損失了265,164名軍人和總人口的25%,這一比例在法國是16.8%,德國是15.4%,俄國是11.5%,意大利是10.3%。

目錄

戰役概況

奧匈帝國同塞爾維亞作戰,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對比實力懸殊。經過兩次巴爾幹戰爭,塞爾維亞軍隊已疲憊不堪,缺乏軍餉和武器。塞爾維亞經全國動員後只有40萬現役和預備役兵力,它面對的是擁有200萬全副武裝的歐洲最強大的奧匈帝國軍隊。與此同時,塞爾維亞在戰爭在開始時沒有得到一個盟友的支持。然而,"塞爾維亞不得不無辜地進行一場不對稱的戰爭"。

1914年在南斯拉夫境內發生了兩次大的戰役。8月12-20日,奧匈軍隊在波喬雷克將軍的率領下,投入20多萬兵力向德里納河的塞爾維亞軍隊發起進攻,爆發了米爾戰役。同年12月,奧匈軍隊與塞爾維亞軍隊又在科盧巴拉進行爭奪戰。在上述兩次戰役中,25萬塞爾維亞軍隊半數以上非傷即亡,而奧匈軍隊也死傷數萬人。波喬雷克將軍被奧匈皇帝解除軍職,宣布退役。

1915年夏天,由於傷寒流行,約有15萬塞爾維亞士兵染病,喪失了戰鬥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為奪回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失去的大片土地,站在同盟國一邊向塞爾維亞發起進攻,決心占領整個馬其頓、塞爾維亞南部地區和南多布羅查。從這年秋季起,塞爾維亞受到德國、奧匈和保加利亞三國軍隊從背後和側翼的大舉進攻,塞爾維亞軍隊被迫通過塞爾維亞和黑山向阿爾巴尼亞方向撤退。到了嚴寒的冬季,塞爾維亞政府和塞軍最高指揮部決定將政府、議會和軍隊一起經阿爾巴尼亞撤退到亞得里亞海海濱地區,因為當時意大利已向奧匈帝國宣戰。撤退進行了一個月,飢餓和嚴寒造成約15萬人死於阿爾巴尼亞山區。據南斯拉夫歷史學家統計,1915年10月塞爾維亞軍隊有42萬人,11月底到達科索沃時僅剩下30萬人。他們在12月穿越阿爾巴尼亞時約有22萬人,而在1916年2月到達科孚島時已不足15萬人。塞爾維亞全境已被德國、奧匈和保加利亞3國軍隊占領。

1916年8月,羅馬尼亞經過幾次猶豫後,答應同協約國一起戰鬥,條件是奧匈帝國垮台後在分享戰利品時,它要求得到特蘭西瓦尼亞的全部領土,布科維納和巴納特也要割讓給它;同時,它還要求俄國軍隊進入多布羅查地區,以協助它保衛南部邊界免遭保加利亞的侵犯。1917年6月,希臘也站到協約國一邊投入戰鬥,使巴爾幹戰場形勢對同盟國越來越不利。在希臘科孚島上經過幾個月的休整後,10萬多塞爾維亞軍隊於1916年下半年起同協約國軍隊一起投入了薩洛尼卡戰役。1918年秋,塞爾維亞軍隊同英國法國和希臘等協約國軍隊一起,徹底打敗了保加利亞軍隊。塞爾維亞軍隊經過45天的戰鬥收復了塞爾維亞全境,並向奧匈帝國腹地進軍。1918年11月1日,貝爾格萊德獲得解放。

據統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南部斯拉夫地區有1100萬人,卻損失了190萬人,也就是說犧牲了近18%的人口,它在協約國中的損失是最慘重的。

在戰爭結束階段,俄國爆發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奧匈帝國土崩瓦解。1918年12月1日歷史上第一個由南斯拉夫境內各斯拉夫民族共同組成的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成立。

戰役過程

20世紀初歐洲分裂成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集團和以英、法、俄為首的協約國集團,這兩個集團如同急於搶地盤的幫派,積極搜羅武器,互相威脅,並且發動攻擊。當時,與德國結盟的奧匈帝國(其主體就是今天的奧地利共和國)作為歐洲面積第二大國(僅次於沙俄),最害怕境內的斯拉夫少數民族犯上作亂,年邁的老皇帝弗蘭茨·約瑟夫疑心非常重,他得到的情報顯示:位於巴爾幹的塞爾維亞王國不斷派遣間諜進入帝國,煽動斯拉夫人進行顛覆活動,而塞爾維亞的靠山就是沙俄。

1914年7月,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在鄰近塞爾維亞的波黑行省(今波黑共和國)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激怒了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以「統一或死亡」為口號的塞爾維亞秘密組織「黑手會」在政府高官的默許下,在波黑首府薩拉熱窩刺殺了斐迪南夫婦。這場刺殺讓早就想對塞爾維亞下手的奧匈帝國找到了開戰的藉口,維也納的報紙上充斥着「塞爾維亞必定滅亡」的戰爭叫囂。隱身幕後的同盟國和協約國則紛紛煽風點火,生怕戰火被外交折衝澆滅。

當時,塞爾維亞的戰備情況遠不如奧匈帝國,30餘萬大軍只有少數獲得現代化裝備,重要武器和彈藥都依賴從法國和俄國進口。奧匈帝國的情況同樣不樂觀,因為它的整個東部邊疆都暴露在虎視眈眈的俄國面前,中間僅隔着一道喀爾巴阡山脈。因此,當奧匈帝國總參謀長康拉德制定入侵塞爾維亞的戰爭計劃時,還得仔細計算自己部署在東線的軍隊能擋住俄軍多長時間,以便在「解決塞爾維亞問題」後迅速把部隊調回抵禦沙俄的進攻。

7月23日,奧匈帝國外交部向塞爾維亞發出條件苛刻的最後通牒,要求在三天內答覆,其內容包括取締塞國內所有反奧宣傳、把公開反奧的官員免職、鎮壓危害奧匈安全的泛斯拉夫民族運動等。約瑟夫皇帝的意圖很明顯,就是希望塞方因條件苛刻而拒絕接受,從而使開戰順理成章。沒想到老謀深算的塞爾維亞首相帕西奇幾乎都應承了下來,只要求對通牒的第六點(奧匈官員在塞境內追查暗殺元兇)略作修改。然而,一心想打的奧匈帝國連「半個不字」也當成藉口。

7月28日,奧匈正式向塞爾維亞宣戰。在隨後的一個月內,德、法、俄、英等國先後捲入戰團,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塞軍定計棄邊守險

與今天的塞爾維亞版圖不同,當年的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與奧匈帝國的伏伊伏丁那平原只隔着薩瓦河,奧匈內河艦隊的淺水炮艦能輕易把貝爾格萊德城堡打得千瘡百孔。而塞國西面,在波黑境內陳兵27萬的奧匈軍隊只需渡過德里納河,就能進抵塞爾維亞腹地,因此「一步都不能退」成為塞軍上下喊得最響的口號。

反觀奧匈方面,儘管帝國總參謀長康拉德是個忠誠的職業軍人,但他任命的前敵總指揮、巴爾幹集團軍司令波提瓦雷克實在是個草包,這位喜好施特勞斯音樂的將軍急於在皇帝生日(8月18日)前取得勝利,不等第二梯隊(第6軍)集結完畢,就催促以第5軍為主的20萬人馬強渡德里納河。由於工兵舟橋準備不足,許多重炮和機槍未能跟隨部隊過河。

針對奧匈軍隊的進攻,塞爾維亞國王彼得一世奉行「拒敵於國門之外」的策略,但經驗老到的塞軍總司令普特尼克認為在本國軍力僅25萬人的情況下,「守邊不如守險」,不顧國王反對,把主力(3個集團軍)分配到戰略要點駐守:人數最多的第1軍拱衛貝爾格萊德;第3集團軍被部署在德里納河東岸,依託西部山區進行持久抵抗;第2集團軍則充當戰略預備隊,在潘切沃地區實施機動防禦。

奧匈受挫冒險增兵

後來的戰局證明普特尼克的決策是正確的。奧匈第5、6軍正面強攻德里納河東岸,結果在采爾山和埃維爾克山遭遇塞軍第3集團軍的堅決抵抗,由於塞軍可以依託預設築壘地域,加之奧匈部隊缺乏攻堅重炮,導致奧匈軍隊在開戰前4天內有1.85萬人傷亡,4500人被俘,卻僅僅向前推進了14千米。

面對傷亡慘重卻推進遲緩的戰局,起初信心滿滿的奧匈帝國總參謀長康拉德坐不住了。如果塞爾維亞戰事繼續拖延,一旦俄國完成軍隊動員,並在東部發起進攻,奧匈帝國就會陷入極端不利的境地。8月10日,康拉德命令把駐防東部加利西亞地區的第2集團軍的12個師運往塞爾維亞前線。儘管這條命令意味着面向俄國的防線失去防禦力,但康拉德抱着僥倖心理——他希望憑藉壓倒性的軍力優勢在10天內擊潰塞軍,然後迅速回防東線。

然而康拉德不僅嚴重低估了塞軍的頑強,而且還高估了奧匈帝國的鐵路運輸能力。洶湧而來的軍列和糟糕鐵路調度指揮幾乎使奧匈帝國的鐵路系統癱瘓。

互有勝負戰局僵持

直到8月中旬,奧匈第2集團軍才從伏伊伏丁那平原出發,強渡薩瓦河進入塞爾維亞,主力第4師在貝爾格萊德郊外奪取一處橋頭堡,這讓塞國上下驚慌不已。

為了保衛首都,塞爾維亞國王彼得一世強令總司令普特尼克採取「圍魏救趙」的戰術,指揮集結于貝爾格萊德的塞軍第1集團軍強渡薩瓦河,到外線去奪取奧匈領土,試圖逼迫奧匈軍隊遠離首都。可是這一冒險從一開始就遭遇失敗,當塞軍推推搡搡地登上輪船時,遭到奧匈內河艦隊的猛烈阻擊,6000餘人喪生,鮮血染紅了河面。

由於互有勝負,奧匈帝國軍隊和塞爾維亞軍隊陷入僵持局面。8月底,由於俄國動員軍隊和進攻加利西亞的速度超出預想,康拉德只得匆忙把進攻貝爾格萊德的第2集團軍調回東線,這使塞軍面對的壓力大減。奧匈帝國的前敵總指揮波提瓦雷克只好繼續嘗試正面突破塞軍的山谷防線。9月2日至7日,雙方圍繞塞爾維亞西部山區展開殊死爭奪,2萬餘人命喪疆場。

塞軍力竭撤離首都

由於塞軍缺乏預備隊,最終普特尼克下令塞軍放棄前沿陣地,向後收縮,準備和對手打塹壕戰。對於這一決定,多數塞軍軍官表示反對,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火炮,士兵的彈藥儲備又不足,如果繼續用呆板的陣地戰與敵人拼消耗,最後吃虧的只能是塞軍。果然,當雙方陷入陣地戰後,塞軍大炮在交戰僅一周後就彈藥不繼,塹壕內的塞軍每天承受奧匈軍隊肆無忌憚的炮轟,損失越來越大。不過,一些機靈的塞軍軍官發明了坑道戰——在地下挖掘坑道,然後埋設地雷,等到奧匈軍隊躍出戰壕衝鋒時引爆。

11月5日,波提瓦雷克靠着兵力優勢向塞軍發起新的大規模攻勢。由於塞爾維亞第3集團軍在前期交戰中消耗殆盡,普特尼克把預備隊第2集團軍投入戰鬥,但終歸力竭勢窮。面對「玉石俱焚」還是「留下青山」的抉擇,普特尼克向國王彼得一世坦承:「我們的軍隊已經做出重大犧牲,為了戰爭和民族的前途,我誠懇地向陛下建議,放棄首都貝爾格萊德,向南部尼什地區轉移。」於是,塞爾維亞王族和內閣在11月的最後一周乘火車南下,隨行還帶走國庫里的黃金和重要文件。12月2日,奧匈軍隊開進貝爾格萊德。

以弱敵強雖敗猶榮

在整個塞爾維亞戰役中,塞軍以25萬人,遲滯奧匈軍多達45萬兵力,儘管丟掉首都,但塞軍以損失13.3萬人的代價,卻消滅了多達22.5萬人的奧匈軍隊,創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首個以弱敵強的奇蹟。奧匈軍隊總指揮波特瓦雷克因作戰不力,被解除巴爾幹集團軍司令的職務。歷史學家認為,奧匈軍隊在塞爾維亞戰場上的巨大損失,以及俄軍在加利西亞前線的節節勝利,使存在了幾百年的奧匈帝國逐漸呈現出搖搖欲墜的跡象。儘管它還能堅持在世界大戰中打上四年,可是覆滅的種子已經埋下。[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