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青地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四季青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下辖的一个地区办事处,同时保留四季青镇名称,其行政事务机构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体制,地区办事处与镇政府合署办公,2011年挂四季青地区办事处牌[1][2]。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四季青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海淀区
海淀区“海淀区”的“淀”字在本詞中並非“澱”的简化字[3]。“淀”字本義為淺水的湖泊,而海淀街道辖区西部在元代有一名为丹棱沜的浅水湖泊[4]。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北京城区西北部。全区面积426平方公里,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最宽处29公里,約占北京面積2.53%,平原约占全区面积的四分之三。
历史
其治所古时称海淀镇,海淀歷史悠久, 最晚在戰國時代已經有村落,东升地区的朱房村有汉代建筑遗址; 海淀區又是北京西北郊最大的集镇。作为地名,“海淀”在元朝王恽所著《中堂记事》一书中即有文字记载。海淀又称“海甸”,在元朝以前是一片洼淀(沼泽地带),故称“海淀”。到清代中叶,由于“三山五园”(三山: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颐和园)的修建,带动了海淀镇文化和经济的繁荣。
海淀区现有地域在民国时期分属市郊区和河北省宛平、昌平两县。1949年1月10日,北平市十八区人民政府在海淀镇成立,同年7月与十六区一部、十七区合并,改称十六区。原昌平县东北旺一带等五村随后也并入十六区。1950年8月,十六区更名为十三区。展览路、礼士路以东地区于1951年5月划归西四、西单区管辖。1952年9月1日,十三区正式更名为海淀区。
參考文獻
- ↑ 《北京市民政局关于调整海淀区七个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京民划函[2011]317号)
- ↑ 海淀5镇挂牌地区办事处 . 北京晚报.
- ↑ 李炳衛; 童卓然 (编). 北平地名典. 北平: 北平民社. 1933年8月: 第137页.
- ↑ 引用错误:无效
<ref>
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hddm
的引用提供文字